县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言致辞、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应用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deed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县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
县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
聚力帮扶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攻坚行动,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采取项目引入嫁接、兼并重组、利用亩均英雄贷收储等方式盘活土地、厂房,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恢复、扩大生产。
二是继续开展供需对接会、银企对接会。
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一企一策帮扶计划,帮助企业在生产运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上体积功资金保障。
以下是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现将县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目标任务,推动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
落实县领导联系包保机制,坚持年度目标任务不动摇,强化分析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努力提升各项指标。
全县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开工X个,全县新投产固投2000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投产X个,均超序时进度;全年制造业竣工投产项目目标任务X个,已竣工投产X个,投产率100%;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完成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居全市第X 位;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完成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居全市第X 位;清理处置闲置用地、低效用地X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X%,综合得分居全市第1位。
(二)抓实全盘经济,主要指标运行合理。
坚持分层分类包联服务,动态监测前30强企业,会同载体对新入规企业、半停产企业加
强重点指导,加快帮扶新投产新入规企业尽快达产、半停产企业尽早满产、重点企业努力超产。
全县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1%)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三县第二;全县共销号退出停产半停产企业X户,占比X%。
聚焦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专项攻坚行动,截止目前全县竣工项目投产率X%,居全市第3位;投产企业上规率X%,居全市第6位;上规企业达产率100%,居全市第1位。
(三)着力智改数转,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11月份,技改投资同比增幅X%,超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幅X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
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X个,其中固投500万元以上项目X个,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线下智能诊断X家。
高端制造方面,成功申报 1家省数字化车间和3家企业共5项产品的省级新产品并获认定;3个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获省级奖补;申报购置机器人奖励项目2个,市级技改投入补助项目22个。
智能制造方面,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支持国星生化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5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完工,其中,奥克斯和瑞邦生物荣获2024年全市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96家企业注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领软件服务包企业203家;新建5G基站72座,城区、集镇、重点企业5G网络实现全覆盖。
绿色制造方面,成功申报奥克斯省级绿色工厂;联合县城管局对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推动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工作,建达标率100%。
推荐三塔环保申报环保装备制造业示范企业。
铸造产能方面,完成沃格赛、扬山联合、海华金属铸造产能置换。
(四)坚持梯度培育,实现企业融通发展。
规上企业培育方面。
1-11月份,全县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25户、退出4户,净增21户,完成市目标任务的75%,净增数居全市第一、完成率居全市第5位。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2024年安徽三荣科技等22户企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全县累计获批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1户,年度新认定和累计数均居全市第一;丝诺达公司等18家(含农业企业3家、建筑企业2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列全市第三。
(五)紧盯亩均效益,助力高质量发展。
评价工作方面,组织全县537户企业参与20XX年度市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其中,A类企业80户,B类企业253户,C类企业158户,D类企业46户。
全县亩均税收为19.33万元/亩,增幅14.31%;规上亩均税收为20.40万元/亩,增幅21.94%。
低效企业整改方面,全县占地15亩以上、税收3万元以下的C类和D类低效企业共86户,通过法拍、转让、注销退出等方式共整改 19户、清理用地302.5亩。
(六)强化政策供给,助企纾困精准有力。
政策宣传方面,开展《政策进千企》《省市县经信领域政策简明手册》线下宣传和惠企通平台线上注册宣传;深入2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政策宣贯活动;开展产品供需对接活动3场,服务企业64家;成功举办银企对接会2场,与市经信局联合主办6月份全市融为益企畅聊会,
协助解决融资需求企业192家,融资金融2.6亿元;完成企业接待日、采石会客厅交办事项56个,已全部销号。
政策兑现方面,累计收到省市转办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8件,截止目前,省平台交办件已全部销号,市平台交办3件未销号;全县共兑现产业政策奖补资金10195.3万元,市以上奖补政策6629.3万元,县级奖补政策3566万元,受益企业620多家。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主要经济指标安排。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技改投资增长1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以上。
(一)聚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
一是落实县领导联系包保重点载体、重点企业机制,对国星、利华、长钢等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一对一上门精准服务指导,跟踪掌握重点行业和企业波动情况,充分运用税产比、用电量、大宗商品价格等关联指标分析结果,加强跟踪指导、分析研判、科学统计。
二是加强样本点规下工业企业的监测预警。
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和兑现力度。
引导小微企业加强科技、信息技术在生产、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有效引导规下企业做大做强。
(二)聚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对存量企业加大和新投产企业培育帮扶力度,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摸排建立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二是加强企业升规政策的宣传,激发企业申报主动性,引导近规企业尽早申报入规,为全年规上制造业增幅提供增量,壮大全县工业经济总量。
及时掌握项目
建设进展情况,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确保技改项目及时入库。
三是组织申报企业进行技术中心、创新示范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生产线)等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动力,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
培育新太合金、自然汽车零部件等2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建设。
组织卡奥斯、羚羊等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到有需求的企业一对一调研指导企业数字化建设,鼓励50家中小企业使用软件服务包。
五是推进低效企业处置工作。
把握全省亩均英雄贷的政策机遇,会同载体,按照集中连片原则,合理指定整体处置(收储)项目地块,协同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贷工作,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
(三)聚力帮扶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攻坚行动,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采取项目引入嫁接、兼并重组、利用亩均英雄贷收储等方式盘活土地、厂房,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恢复、扩大生产。
二是继续开展供需对接会、银企对接会。
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一企一策帮扶计划,帮助企业在生产运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上体积功资金保障,同时,推进产业链企业资源共享、降本增效、共同发展。
三是持续落实园区吹哨、部门报到企业接待日等机制,持续开展产供需对接、银企对接等活动,助力企业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