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学案(含答案)
第第11课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导航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难点
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希腊早期思想家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1哲学的诞生及含义1哲学的诞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一些人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

2含义哲学本意是“爱智慧”。

希腊哲学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2自然哲学1含义是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泰勒斯。

3意义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概念阐释人文精神它是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扬光大。

也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3智者学派1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3主张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4评价积极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问题思考思考普罗塔哥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什么提示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

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1主张1以“人”为核心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2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2意义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判断正误苏格拉底否定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提示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倡导“知识即美德”,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

问题思考思考下图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提示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认识做人的道理。

深化理解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比较项目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异对人的看待主张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政治主张主张民主政治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侧重点主要关注的是人与法律的关系更关心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美德即知识”同都重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1主张重视自己的独立思考。

他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

2贡献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3地位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4影响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归纳总结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1起源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初显人的自主意识,标志着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发展智者学派。

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口号的提出,树立了人的尊严。

3完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使对人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顶点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把古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轴心时代东西方的思想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
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解读时间上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空间上,东西方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针对练xx滨州期末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普罗塔哥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B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讲述到普罗塔哥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塔哥拉和孔子的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应用由材料可知,普罗塔哥拉对神提出质疑,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了神的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本质。

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材料二
“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应用据材料
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孔子在对“人”的认识上有何共同点其目的有何不同提示共同点都关注人,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不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提高个人素质;孔子注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统治者服务。

1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

这种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A男女平等B推崇神灵C人民主权D歌颂人性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地位问题,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歌颂人的人性之美,不是推崇神灵,B错误;人民主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人们展现人性之美无关,C错误;雅典青年“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性之美的歌颂,故选D。

2xx哈尔滨三中高二检测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智者能言善辩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顾问委员会”“审判官法庭”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不是社会条件,故B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

3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C处事灵活变通D 忽视道德建设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可以得出
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反映的不是灵活变通,而是缺乏约束时可能违背道德,体现了智者学派相对主义的观点,为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随意性打开了方便之门,故C项错误,由此可以看出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故选D项。

4xx天津南开区检测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倡导
“知德合一”学说,认为知识是美德之本,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知德合一”学说是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故B 项正确;苏格拉底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希腊民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5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分析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答案D解析孔子强调“礼”,即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是雅典民主制盛行的时期,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上。

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比较,
A.
B.C三项是两人的相同点,可排除。

6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

出现这一局面的共同原因是苏格拉底与学生自由辩论齐国稷下学宫A商品经济的发展B民主制度的保障C社会变革的推动D 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C解析中国当时正处在从奴隶制时代到封建制时代的过渡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过程中奠定自己的地位,纷纷礼贤下士,促使“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苏格拉底处于希腊民主政治逐渐走向繁荣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保障促成了希腊思想文化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