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3章)总供求及其平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第3章)总供求及其平衡
1
第一节 总供求构成
一、不同的分析口径 二、国民可支配收入及支出帐户 三、核算恒等式 四、总需求 五、总供给
2
一、不同的分析口径
* 总产出口径与GDP口径 * 单个产业部门的供求分析
3
二、国民可支配收入 及支出帐户
* 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与使用 * 国民储蓄
4
三、核算恒等式
* 总供求平衡公式 *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公式 * 总储蓄等于总投资公式
9
二、生产水平的简单决定
* 四部门 * 三部门 * 二部门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 乘数原理 * 加速原理 * 一般情况下的投资乘数 * 案例分析
11
乘数原理
• 概念 • 一次投资乘数 • 动态投资乘数 • 持续投资乘数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四、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五、投资体制改革
16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 事后平衡与事先平衡 * 总供求不平衡的原因 * 总供求差率
17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 短期供给导向 * 长期需求导向 * 膨胀缺口紧缩政策 * 紧缩缺口膨胀政策
*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核算恒等式 *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恒等式
5
四、总需求
* 定义 * 以支出法表示总需求构成
6
五、总供给
* 定义 * 名义、实际、潜在生产水平 * 以收入法表示总供给构成
7
第二节 总供求平衡
一、总供求平衡表达式 二、生产水平的简单决定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8
一、总供求平衡表达式
18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 各构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的理论定义
* 实践中采用的近似方法
19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分析与政策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四、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五、投资体制改革
20
12
加速原理
• 概念 • 加速原理的运行
13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 乘数原理 * 加速原理 * 一般情况下的投资乘数 * 案例分析
14
案例分析: 1990年的追加基建投资400亿元
• 背景 • 对经济运行走势的总体判断 • 追加投资措施与乘数原理 • 历史性评价
15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分析与政策
1
第一节 总供求构成
一、不同的分析口径 二、国民可支配收入及支出帐户 三、核算恒等式 四、总需求 五、总供给
2
一、不同的分析口径
* 总产出口径与GDP口径 * 单个产业部门的供求分析
3
二、国民可支配收入 及支出帐户
* 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与使用 * 国民储蓄
4
三、核算恒等式
* 总供求平衡公式 *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公式 * 总储蓄等于总投资公式
9
二、生产水平的简单决定
* 四部门 * 三部门 * 二部门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 乘数原理 * 加速原理 * 一般情况下的投资乘数 * 案例分析
11
乘数原理
• 概念 • 一次投资乘数 • 动态投资乘数 • 持续投资乘数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四、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五、投资体制改革
16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 事后平衡与事先平衡 * 总供求不平衡的原因 * 总供求差率
17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 短期供给导向 * 长期需求导向 * 膨胀缺口紧缩政策 * 紧缩缺口膨胀政策
*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核算恒等式 *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恒等式
5
四、总需求
* 定义 * 以支出法表示总需求构成
6
五、总供给
* 定义 * 名义、实际、潜在生产水平 * 以收入法表示总供给构成
7
第二节 总供求平衡
一、总供求平衡表达式 二、生产水平的简单决定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8
一、总供求平衡表达式
18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 各构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的理论定义
* 实践中采用的近似方法
19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分析与政策
一、总供求平衡分析 二、总供求平衡的政策取向 三、总需求各构成的贡献率 四、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五、投资体制改革
20
12
加速原理
• 概念 • 加速原理的运行
13
三、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 乘数原理 * 加速原理 * 一般情况下的投资乘数 * 案例分析
14
案例分析: 1990年的追加基建投资400亿元
• 背景 • 对经济运行走势的总体判断 • 追加投资措施与乘数原理 • 历史性评价
15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分析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