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3.《唐律疏议》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6.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

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

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

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
A. 知识即美德
B. 认识你自己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
7.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8.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A. 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 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 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 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10.电影《梅兰芳》的热映使公众进一步走进了这位“蓄须明志”显民族气节的文化名人。

据报道,在京剧艺术家中,梅兰芳(1894—1961)出访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

这说明
A. 京剧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剧种
B. 梅兰芳对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C. 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D. 作为“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德艺双馨
11.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量子论和相对论 B.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C.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3.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下列在世博会上展出的成果中,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飞机
B.蒸汽机
C.电灯
D.汽车
14.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5.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

”这一观点适用于
A. 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反抗外来侵略
D. 反对专制统治
17.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
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18.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 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①魏源②康有为③孙中山④张謇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
20.《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

”“(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

”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21.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A. “南优2号”选育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果
2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23.有一位教皇在一封信中写道:“他扬弃并败坏各种圣礼,否定借着禁食除掉罪恶的事,并拒绝每日举行弥撒。

他把诸教宗的教令付之一炬。

”这位教皇抨击的人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伏尔泰 D.达尔文
24.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宗教改革
25.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

二、非选择题(50分,26、27、28题)
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
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
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必须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监督它所
制定的法律的执行。

贵族应组成团体和平民团体同时享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

但是贵
族的团体是世袭的,在立法上只有反对权,不应有创制权。

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种权力既要
分立,叉要互相制约。

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因为政府各部门时时需要采取急速的行动,
一个人管理比由几个人管理要好。

行政机关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否则立法机关就要
变成专制。

行政也应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

司法权应由选自人民阶层中的人员组成
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它不为某一特定阶级或某一特定职业所专有。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兴起的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指出两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张及法国启蒙思想的侧重点。

(4分)
(3)指出以盂德斯鸠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

(4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起。

……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为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议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

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
材料三(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

……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

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

……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罗斯福选集》
请完成: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6分)
(2)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分)
(3)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对美国外交的调整作简要评价。

(5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读下列三幅图片:
科索沃战争两伊战争9·11事件材料二2003年9月2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关于联合国的作用问题,李肇星指出,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继续坚持和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最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存共赢。

材料三关于发展问题,李肇星说,当前,迫切需要改变南北差距继续拉大的现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在市场、资金、技术、减免债务、贸易条件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

(1)根据材料一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1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政府认为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加强联合国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造成南北差距扩大的根源是什么?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一、单选(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 A D B C A C D A 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 A C B B B C B D D
题号2122232425
答案D C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
(1)历史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是属于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范畴。

(2分)
背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政治腐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宋明理学的腐朽性日益暴露。

(8分)
(2)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

(2分)
侧重点: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美妙构想。

(2分)
(3)作用: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4分)
27.(15分)
(1)政策:“中立”政策。

原因:民众要求中立,孤立主义盛行;政府专注于克服危机而无暇东顾。

(6分)
(2)变化:放弃中立,援助英国,反对纳粹。

目的:维护美国国家的安全。

(4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使全世界遭到法西斯更严重的侵略威胁。

美国调整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

(5分)
28.(17分)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

(3分)
背景: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地区霸权主义及美苏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

(8分)
(2)应继续坚持和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最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存共赢。

(2分)
(3)根源是历史上亚非拉长期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