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聊城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聊城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高尔夫球以二百公里的时速水平撞击钢板,图为球撞击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其中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乙是球的形变最大的时刻,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已知撞击时间非常短,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则( )
A .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相等
B .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大
C .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小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高尔夫球的机械能守恒;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此时的甲具有动能,不具有弹性势能;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此时高尔夫球发生了形变,高尔夫球的弹性势能转化动能,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不相等,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大,故B 正确,ACD 错误.
2.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 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故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 点等高的c 点,故选C 。

3.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
W W 有总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

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 1<W 2,η1>η2.故选C.
4.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进行搬砖比赛,他们分别将20块相同的砖从同一栋楼的一楼搬到三楼,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比较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做总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做功一样多
B .小明做功多一些
C .小华做
功多一些 D .小明的功率大一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砖的重力相等,楼层高度相等,根据22220m /801600s v t s s m ==⨯=可知,小明和小华克服砖的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小明和小华的体重相等,楼层高度相等,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所以在搬砖的过程中,小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小华所做总功比小明所做的总功多,由于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做功时间的多少,根据W
P t
=可知,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的功率大小;故C 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滑轮组成甲、乙两装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 = W2,η1 =η2B.W1 = W2,η1 <η2
C.W1 < W2,η1 >η2D.W1 > W2,η1 <η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
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η=W
W
有用

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
的大小.
【详解】
(1)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2)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3)又因为乙是动滑轮,乙中所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1小于W2,η1大于η2.
故选C.
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弹簧变长,弹簧的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变小,故A错误;B.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摩擦力就是不变的,方向向左,故B错误;
C.木块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可以继续前进,故C正确;
D.恢复原状时,弹性形变不断减小,弹性势能减小,故D错误.
7.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③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描述的是
A.静止B.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C.竖直向上匀速运动D.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据此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根据运动速度的大小,判断做功的功率;同时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详解】
①由题意可知,物体每次都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则拉力与重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2N;
②首先,做功必须包括力和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两个要素,A选项中有力无距离,所以不做功;D选项中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也不做功,因此,做功的只有BC;
而BC中,v1<v2,由功率公式P=Fv可知,C选项中做功的功率最大;
③选项AD中,物体的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变;BC选项中物体的高度增大,所以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

综上所述,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描述的只有C.故选C.
8.2017年春季,共享单车投向襄阳市场,为创建文明城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下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较宽的坐垫可以增大压强
B.轮胎表面凹凸的花纹可以减少摩擦
C.骑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机械能增大
D.快速骑车时,刹车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较宽的坐垫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B错误;
C.骑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不变,势能不变,则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骑着自行车的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刹车时,人和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不能立即停下来,故D正确.
9.以下简单机械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道钉撬B.钓鱼竿C.定滑轮D.手推车
【答案】B
【解析】
A、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错误;
D、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列车进站速度减小后内能增加
C.握力计被握扁后其弹性势能减小
D.飞机升空后高度增加内能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货物被举高后,重力势能增加了,但内能不会改变,故A错误;
B、列车速度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列车的动能减小,在刹车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故B正确;
C、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故C错误;
D、飞机升空后,高度增大,所以其重力势能增加,但内能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分清楚内能与机械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的能,内能是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而机械能是宏观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和,两种形式的能之间没有关系.
1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由于泥泞路面摩擦阻力增大,
可知,汽车的速度变小;
则汽车的牵引力也随之增大,根据P Fv
速度变小,则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

A图,始终为匀速直线运动,不正确;
B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更远,不正确;
C图,中间一段,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出现减小的情况,不正确;
D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了,说明速度减小了,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10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3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A.1s B.2s C.3 s D.4s
【答案】B
【解析】分析:(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和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出摩擦力。

(2)拉动A向左运动,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挂钩的拉力三力平衡,可求出拉力。

(3)利用滑轮组距离关系,B移动的距离是A移动距离的3倍,求出A移动的距离,则拉
力所做的功为,再利用求出做功时间。

解答: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和滑轮重,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拉动A向左运动时,A受到向右的拉力不变,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此时受力如图:
;,则,因此拉力F做
功:,所用时间为。

故选:B。

【点睛】此题注意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确定所使用的公式,做好受力分析是解题关键。

13.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则小球在位置1、2时的
A.动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机械能相同,2位置的动能较小
D.2位置的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
(1)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由于与空气摩擦等,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1处的机械能大,2处的机械能小;
(2)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但在2处的机械能小,所以2位
置的动能小. 故选D . 【点睛】
对于这类题目要抓住题目的隐含信息,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就是明显告诉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由于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动能在同样的高度时,动能会越来越小.
14.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为3 :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 :3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 :2 C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 :1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 :2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解答:做功之比
112232W
Fs W Fs == 功率之比1
1122232
W P W t W P W t
=== 牵引力相等,匀速行驶,所以阻力相等,则阻力之比为1:1. 故选B .
15.如图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
B .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
C .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
D .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
轮椅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老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老人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 错误;轮椅受到了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B 错误;女交警对轮椅的有一个推力,轮椅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推力对轮椅做功,C 正确;老人对轮椅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轮椅在压力的方
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压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D 错误,故选C .
16.如姿同学在整理物理笔记时,有如下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 A .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m/s B .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450N C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0.1kg D .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答案】C 【解析】
根据常识知道,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 左右,故A 正确,不符题意;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 左右,所以一个中学生体重约是:G=mg =50kg×10N/kg=500N ,故B 正确,不符题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0.05kg ),所以,其重力约为
G=mg =0.05kg×10N/kg=0.5N ,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故C 错误,符合题意;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故D 正确,不符题意,故选C .
17.一位初中生用30s 从坡底爬上了9m 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
)
A .几瓦
B .十几瓦
C .一百多瓦
D .一千多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体重约500N 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 .登楼的功率:
500N 9m
150W 30s
W Gh P t t ⨯=
===, 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 故选C 。

18.跳绳是中考体育项目,小强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 ) A .3J B .30J C .300J D .600J 【答案】B
【解析】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所做功:W =Gh =50kg×10N/kg×0.05m=25J,最接近于30J . 故选B .
19.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 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B
【解析】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BC、物块从P到N碰撞后还能返回到P说明没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C正确;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限度,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B.
20.如图所示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的距离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2<W1<W3【答案】C
【解析】
【详解】
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1=F1s;
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移动的距离也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2=F2s;
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是费距离,拉力移动距离为2s,拉力做的功是:
W3=F32s;
又因为拉力F1、F2、F3大小相等,综上分析知道:
W1=W2=Fs<W3=2F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