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高一上中段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山市高一上中段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8月12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26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空巷,车流、人流比平日多了许多。

B .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C .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之若素。

D . 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2.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 .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 . 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 . 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3. (2分)下面是杜甫的律诗《恨别》,颔联、颈联秩序已经打乱,请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

,。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①思家步月清宵立②兵戈阻绝老江边③忆弟看云白日眠④草木变衰行剑外
A . ④②①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④③①②
D . ①④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效应和刺猬有关,被称为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

人们在社交中如何保持合适的距离的确是一门艺术。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恰到好处是其中的真谛。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认为配偶和情侣之间如胶似漆、亲子之间形影不离、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实际并非总是如此。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空间和距离上存在倒U型关系,适当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会使人舒服自在,过远或过近的距离会使人压抑、厌恶和疏离。

适宜的距离是夫妻双方维持稳定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夫妻给对方足够的空间,个体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自己的朋友圈,既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发展,整个家庭系统也能从中获益。

家庭系统是由父母亚系统、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和同胞亚系统组成的。

各个亚系统之间的交互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功能结构。

夫妻亚系统伴随家庭的形成而出现,双方相处需要亲密但不能形成桎梏。

随着第一个孩子出生,父母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就出现了。

良好的父母亚系统应该形成界限,孩子既可以跨过界限接近父母,但又不能干扰夫妻亚系统的功能。

有些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的父亲,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不利于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会出现同胞亚系统,孩子们之间在互动中学会支持、合作、保护、竞争、反击以及协调。

在家庭系统中,亲子关系是很多父母关注的问题。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都有“黄金十年”的说法。

在这段时间年幼的孩子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期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父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学习生活技能,一旦孩子学会后,父母就应该放手,给孩子留出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替他们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

如果在10岁之前孩子已经建立了好习惯,这些习惯在10岁之后会引导和约束孩子。

除上述亲密关系之外,我们还有上下级、朋友,甚至陌生人需要相处。

在职场中,领导者要做好工作,需要与被管理者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不远不近、恰当的合作关系,领导者既要有亲和力,也要与被管理者保持心理距离,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如果想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人际空间距离。

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

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从“刺猬的拥抱”看人际距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夫妻双方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可以保持彼此身心的健康,同时也可使整个家庭受益。

B . 随着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家庭中会出现同胞亚系统,孩子们的互动有利于彼此成长。

C . 父母在“黄金十年”中帮助孩子养成的良好习惯会在之后的时间里继续影响孩子。

D . 空间距离的远近是判断交往双方关系远近的标志,交往时保持正确的距离很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先总起引出“刺猬效应”这一话题,接着又分说了其在家庭和职场关系中的体现。

B . 引用“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是为了说明社交中合适的距离很重要。

C . 本文立论的前提是社交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没有保持合适的人际空间距离。

D . 综观全文,文章详略分明,主要论述了“刺猬效应”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父母、夫妻、亲子等关系组成的家庭系统中,亚系统间的交互会优化家庭的功能结构。

B .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厌恶或疏离,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过近的距离。

C . 孩子出生后,父亲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有利于父母亚系统和夫妻亚系统的巩固。

D . 职场中,领导与下属之间“亲密有间”,保持恰当的合作关系,领导就可以做好工作。

5. (18分) (2015高二上·贵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

画案上,平展着一
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

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

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

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

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

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

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

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

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

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

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

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

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

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

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

树根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

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

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

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

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

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

谢谢。

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

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 .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 .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 . 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E .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

(2)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4)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6.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坐拥书城为汉学
郑晋鸣/赵雨晨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著名汉学家、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钱存训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因病辞世,享年105岁。

这位终身坐拥书城的老人,毕生致力于研究汉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20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宗师、美国东亚图书馆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1910年,钱存训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书香世家。

1928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主修历史,副修图书馆学,同时在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工作。

1937年,钱存训应北平图书馆邀请,担任南京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改派至北图上海办事处,保管北平.南运的中文善本。

不久,上海租界安全也无保障,北图馆长袁同礼、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协商,将存沪善本移存美国,并摄制微卷以供流传。

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局势恶化,上海被严密封锁。

钱存训不顾生命危险,想方设法躲过日军耳目,用两个月时间独自一人用手推车,分10次将三万册善本悄悄送上开往美国的轮船。

次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北平图书馆古籍全部运抵。

抗战胜利之后,钱存训受教育部委派拟赴华盛顿将这批善本接运回国,但因国内战争爆发,交通中断,未能成行。

1947年,钱存训以交换学者的名义赴美,从此再也没能回到祖国,这批善本成了他毕生无法释怀的牵挂。

“中年来美短期访问,原想镀金回国,但未料到将长眠他乡。

”这是钱存训晚年的遗憾。

1947年起,钱存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进修,同时在芝大东亚图书馆工作。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在芝大,钱存训用十年完成近十万册古籍编目的工作,还积极收藏当代资料,扩充馆藏,在他苦心孤诣的经营下,芝大东亚图书馆成为研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宝库。

“钱存训成名作《书于竹帛》也在此期间完成,该书对印刷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中文译本仅164页,著作虽薄,学问却不薄。

”张志强说,“读完这本书,我愈发领悟到学问要做深做厚,专著要写薄写透的治学精神。


出于对《书于竹帛》的欣赏,李约瑟邀请钱存训参与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撰写。

钱存训欣然应邀,用15年时间扎实研究中国书籍的演变史,用西方语言完成三十万字的《纸和印刷》,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
一分册。

序言中李约瑟写道:“我们说服关于这一专题世界最著名的权威学者之一钱存训教授来完成书中这一部分的写作任务,从钱书中,读者可纵观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整个历史,在欧洲对此一无所知之时,它们已在中国出现了许多世纪。


“专题研究,枯燥无味,知音者寥寥。

”这是钱存训的心声,几十年来,在图书馆学这个冷门领域,钱存训用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潜心钻研,留下无数中国图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扩大了汉学在海外的影响。

钱存训是高山仰止的汉学大家,但后辈眼中的他却只是一位谦顺和蔼的老师。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博士潘铭燊的记忆里,恩师做人做学问严谨求实的态度影响了他一生。

“如要引用别人先提出的资料,先生都在注释中详细交代,绝不掠美,所以<纸和印刷》中有极为繁复的注释系统。

我的博士论文完成在这本书之前,先生也不吝引用。

”潘铭燊说,先生一生以书为伴,他山高水远的风范,也如同一本底蕴深厚的文化大书。

著名史学家许倬云曾在芝加哥大学度过五年求学生涯,也承蒙钱存训关爱,他的回忆录里字字句句饱含对钱存训大爱之情怀的敬重与感恩:“我在芝大读书时,曾做过五次骨科手术。

其间,钱先生与师母给予我不啻亲人的呵护。

钱先生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每年数十次来医院接送我上课,五年未曾间断。


钱存训一生教导了30多位硕士和博士,并开办图书馆学的研修班,培养出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马泰来等图书馆学大家。

先生已逝,音容宛在。

钱存训走了,但他忠贞纯粹的人生永不落幕。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将随着他整理著速的古籍名著在世界舞台土豆古闪耀。

相关链接:中国文化中的人生价值,不在虚名财富,也不在地位权势,而主要在个人事业成就的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

这本回忆录的主角,正是一位恪尽职责的长者,他一生平实的生活,却足以符合这“三不朽”的最高成就。

(许倬云《钱存训著<留美杂忆)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章从钱存训先生的辞世写起,介绍了钱存训的身份,文笔洗练,对先生在汉学方面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缅怀。

B . 钱存训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有关中国书史的传世之作,成书于美国的《书于竹帛》和《纸和印刷》两部
用中文写的专著的学术价值很高。

C . 1947年,钱存训以交换学者的名义赴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工作,他因未能完成镀金的愿望,再也没能回到祖国,最终长眠他乡。

D . 李约瑟写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一段话,充分肯定了钱存训学术权威的身份,同时也指出造纸术在中国的历史远比在欧洲要久远。

E . 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价值,不在地位权势,主要在个人的事业成就;他贴切地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评价钱存训的一生。

(2)钱存训先生具有怎样的治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3)传记文章兼有文学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本文是如何体现其真实性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4)钱存训的侄子钱孝文在悼念钱存训先生的文中称:“在家人眼中,先生不仅是民族英雄,是学术大师,还是一位慈爱的长辈。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7.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

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

瑾诛,复官,致仕。

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 .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 .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 .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 .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B .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又称“秋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刑狱等事务。

尚书是各部最高长官。

C .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政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 .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韩文属大夫,故死曰“卒”。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

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 . 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

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 . 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

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 . 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

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②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 (2018高一上·西宁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


(2)《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2017·烟台模拟)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眺望(一作“鹦鹉洲①即事”)
崔涂②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

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曾解爱才。

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注】①东汉末年,才子祢衡因羞辱曹操,被曹操遣送到荆州刘表处,又因轻慢刘表,转寄于江夏太守黄祖门下。

黄祖的长子黄射曾在江中沙洲上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即席写成著名的‘鹦鹉赋’,鹦鹉洲从此得名。

后祢衡因讥讽黄祖被杀,葬于鹦鹉洲。

②崔涂:唐末诗人,进士,曾屡遭谗毁,仕途不顺,终生漂泊。

(1)诗的首联有何作用?
(2)诗人在后三联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
10. (6分) (2019高二下·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________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伟大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勃发于火热的社会实践,升华凝结于中国人民日新月异的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时代潮流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奋斗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________、自强不息,建大好河山,垦广袤良田,治大江大河,形成多姿多彩的生活,推动中华文明绵延而旺盛。

包括丰厚的物质文明和丰富的精神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都是靠奋斗积淀而凝成的结晶。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________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一往无前、奋斗不止的品质。

从历史和实践角度看,伟大奋斗精神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进而形成一种长久可以滋养后人的价值观。

我们所推崇的艰苦奋斗,()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不能指望依靠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能拄着别人的拐棍走路,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________做好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伟大奋斗精神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从而形成一种可以长久滋养后人的价值观。

B . 伟大奋斗精神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进而形成一种可以长久滋养后人的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