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经济二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 关系。
【参考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 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 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 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 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上述影响中,请你标出对应的史观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并运用于生产 (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②新交通工具
③石油化工 注意新兴的工业部门? (3)影响:注意垄断和垄断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和股票证券交易的出现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4)拨云见日——走出误区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才具有建设性和破 坏性的双重作用——误以为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作用 在开始时就具有双重性
主题内容结构: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3、现代经济模式 4、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
变迁
第四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和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 (1)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革2 (5)世界市场分裂:二战至20世纪80、90年代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大大超出了亚 非拉地区的落后民族,而工业革命前,这种差距并不 明显,因此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只 具有野蛮的掠夺性,并不具有破坏落后地区原有的经 济体系和政治制度、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 和政治制度的双重作用。而工业革命后,正因为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民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资 本主义列强才增强了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他们的殖 民侵略才有了双重作用。
向概念错误说道别 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价 格革命”、“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工业 生产组织形式”、“工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重 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概念,一直是易 混易错点,应高度关注。
四、历史感悟与训练: 1、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英国 2、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3、科技应用的迟滞导致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衰退
• 三、重点问题强化、深化与训练
一).新航路的开辟 识记:(1)背景条件 (2)开辟的新航路
重难点:影响 1、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运用不同史观评价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形成的五条“道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 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 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了历史舞台。 (4)思想解放之路: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5)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 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恩 格 斯 《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英 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 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 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 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 依 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2、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世界市场:?(教材97页,104页世界整体
第二自然段)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工业生产的发展、两次科技革命;资本输出; 殖民主义;国际贸易;交通、通讯工具的创新 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资本输出。
全球化?(一轮笔记) 世界整体?(教材104页:构成内容;经济体系; 政治思想体系;评价)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 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 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 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 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 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1、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 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 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 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 受邀请后率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 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 玛丽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全球史观: 世界由孤立、封闭的地域历史到逐步融为相互联 系的世界整体历史。
革命史观: 哥伦布的发现,给美洲带来了殖民掠夺和征服, 使土著遭受深重灾难,是印第安人的罪人。
社会史观: 美洲的特产特别是农作物流传到世界各地,大
大丰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同时,许多 动植物也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 生活。
二)、西葡、荷英法早期殖民扩张(15—18世纪) 1、弄清殖民发展三大阶段及主要特点 早期殖民;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垄断阶段的殖民 2、早期情况: 1)16世纪最强最大的殖民国家——西葡 葡是欧洲最早殖民者;扩张方向和主要地区? 殖民活动特点:建立商站;垄断商路;欺诈贸易 西班牙:扩张方向?主要活动? 特别注意:西葡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化作资本积 累,而是由于享乐流入了工业国家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 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 刘 成 等 《 英 国 : 从 称 霸 世 界 到 回 归 欧 洲 》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 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 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 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 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 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 会推进政治变革。
3、科技应用的迟滞导致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
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 所占比重示意图
• (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贸易公司,如荷 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垄断组织 产生后的公司?)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 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开始大规模海外 殖民?通过殖民战争至18世纪下半叶,成为 海上霸主(西、荷、英)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 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英国棉花输入量 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
化表
国别 英国
时间
德国
美国
材料三
1870 年
32% 13% 23%
1900 年 20% 17% 30%
1913 年 14% 19% 36%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
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
现代社会的两种经济模式 市场机制的完善:世贸组织 (6)经济全球化的加强——90年代以后:区域
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
1、 主干知识整合
2、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60—80年代:经济多极化: 美日欧三足鼎立; 崛起的亚太:韩、新、马、泰; 西亚石油富国
90年代以来: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2)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 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 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 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结 合材料从制度的角度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制。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三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 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略……到1813年时, 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 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 印度次大陆初步建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近代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
——《 英 国 : 在 传 统 与 变 革 之 间 》
材料二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 获 得 专 利 …… 采 用 水 力 驱 动 , 又 叫 水 力 纺 纱 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 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 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市场的拓展 (1)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种族屠杀、贩卖黑奴。 (2)后果 ①对世界: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得到 拓展。 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为西欧资 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③对殖民地:带来灾难与落后;客观上密切了殖民地与 世界的联系。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条件(注意市场作用 (2)成就:①纺织业,②动力③交通工具 (3)影响:①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经济结构②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④制度文明:工厂制;资产阶级 代议制发展⑤自由主义兴起⑥城市化进程⑦农业 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⑧进一步密切了世界联系,整体性联系加强⑨ 西方国家依靠强大实力展开殖民扩张,对殖民地 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双重作用
答案 (1)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 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促进了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2)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 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 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2、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要素间的互 动关系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 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 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 主 要 是 由 于 该 国 在 …… 十 七 世 纪 时 , 政 治 结 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2)生产技术:发明水力纺纱机;经营管理:首创 工厂制。
(3)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 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
(4)经验: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说明:英 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自由贸易制等 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 号强国。
• 近代化史观: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西欧资 本原始积累,为西欧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实现 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 文明史观:
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也使殖民地的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世界各地 不同的文明在交流过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碰 撞和融合,人类整体文明不断发展、进步。
世界市场在近代部分重点把握规模扩展及原因 在现代部分重点把握体系化、制度化
二、世界市场和全球化形成的原因问题 1、概念区别: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
世界体系,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范畴,市 场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包括生 产、资本、贸易、科技、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的 流动。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上述因 素密切相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生产、贸易、资本、人口世界范围流 动;国际分工格局形成 政治体系:殖民体系;政治制度的扩展和思想文 化的传播 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指资产阶级最 终战胜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
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是什么?这 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 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 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 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 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 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上述影响中,请你标出对应的史观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并运用于生产 (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②新交通工具
③石油化工 注意新兴的工业部门? (3)影响:注意垄断和垄断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和股票证券交易的出现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4)拨云见日——走出误区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才具有建设性和破 坏性的双重作用——误以为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作用 在开始时就具有双重性
主题内容结构: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3、现代经济模式 4、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
变迁
第四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和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 (1)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革2 (5)世界市场分裂:二战至20世纪80、90年代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大大超出了亚 非拉地区的落后民族,而工业革命前,这种差距并不 明显,因此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只 具有野蛮的掠夺性,并不具有破坏落后地区原有的经 济体系和政治制度、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 和政治制度的双重作用。而工业革命后,正因为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民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资 本主义列强才增强了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他们的殖 民侵略才有了双重作用。
向概念错误说道别 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价 格革命”、“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工业 生产组织形式”、“工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重 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概念,一直是易 混易错点,应高度关注。
四、历史感悟与训练: 1、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英国 2、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3、科技应用的迟滞导致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衰退
• 三、重点问题强化、深化与训练
一).新航路的开辟 识记:(1)背景条件 (2)开辟的新航路
重难点:影响 1、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运用不同史观评价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形成的五条“道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 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 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了历史舞台。 (4)思想解放之路: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5)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 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恩 格 斯 《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英 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 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 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 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 依 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2、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世界市场:?(教材97页,104页世界整体
第二自然段)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工业生产的发展、两次科技革命;资本输出; 殖民主义;国际贸易;交通、通讯工具的创新 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资本输出。
全球化?(一轮笔记) 世界整体?(教材104页:构成内容;经济体系; 政治思想体系;评价)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 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 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 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 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 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1、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 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 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 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 受邀请后率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 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 玛丽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全球史观: 世界由孤立、封闭的地域历史到逐步融为相互联 系的世界整体历史。
革命史观: 哥伦布的发现,给美洲带来了殖民掠夺和征服, 使土著遭受深重灾难,是印第安人的罪人。
社会史观: 美洲的特产特别是农作物流传到世界各地,大
大丰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同时,许多 动植物也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 生活。
二)、西葡、荷英法早期殖民扩张(15—18世纪) 1、弄清殖民发展三大阶段及主要特点 早期殖民;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垄断阶段的殖民 2、早期情况: 1)16世纪最强最大的殖民国家——西葡 葡是欧洲最早殖民者;扩张方向和主要地区? 殖民活动特点:建立商站;垄断商路;欺诈贸易 西班牙:扩张方向?主要活动? 特别注意:西葡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化作资本积 累,而是由于享乐流入了工业国家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 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 刘 成 等 《 英 国 : 从 称 霸 世 界 到 回 归 欧 洲 》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 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 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 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 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 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 会推进政治变革。
3、科技应用的迟滞导致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
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 所占比重示意图
• (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贸易公司,如荷 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垄断组织 产生后的公司?)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 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 (2)英国:①过程:17世纪,开始大规模海外 殖民?通过殖民战争至18世纪下半叶,成为 海上霸主(西、荷、英)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 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英国棉花输入量 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
化表
国别 英国
时间
德国
美国
材料三
1870 年
32% 13% 23%
1900 年 20% 17% 30%
1913 年 14% 19% 36%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
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
现代社会的两种经济模式 市场机制的完善:世贸组织 (6)经济全球化的加强——90年代以后:区域
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
1、 主干知识整合
2、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60—80年代:经济多极化: 美日欧三足鼎立; 崛起的亚太:韩、新、马、泰; 西亚石油富国
90年代以来: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2)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 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 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 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结 合材料从制度的角度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制。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三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 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略……到1813年时, 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 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 印度次大陆初步建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近代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
——《 英 国 : 在 传 统 与 变 革 之 间 》
材料二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 获 得 专 利 …… 采 用 水 力 驱 动 , 又 叫 水 力 纺 纱 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 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 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市场的拓展 (1)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种族屠杀、贩卖黑奴。 (2)后果 ①对世界: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得到 拓展。 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为西欧资 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③对殖民地:带来灾难与落后;客观上密切了殖民地与 世界的联系。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条件(注意市场作用 (2)成就:①纺织业,②动力③交通工具 (3)影响:①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经济结构②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④制度文明:工厂制;资产阶级 代议制发展⑤自由主义兴起⑥城市化进程⑦农业 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⑧进一步密切了世界联系,整体性联系加强⑨ 西方国家依靠强大实力展开殖民扩张,对殖民地 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双重作用
答案 (1)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 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促进了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2)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 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 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2、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要素间的互 动关系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 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 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 主 要 是 由 于 该 国 在 …… 十 七 世 纪 时 , 政 治 结 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2)生产技术:发明水力纺纱机;经营管理:首创 工厂制。
(3)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 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
(4)经验: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说明:英 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自由贸易制等 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 号强国。
• 近代化史观: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西欧资 本原始积累,为西欧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实现 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 文明史观:
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也使殖民地的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世界各地 不同的文明在交流过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碰 撞和融合,人类整体文明不断发展、进步。
世界市场在近代部分重点把握规模扩展及原因 在现代部分重点把握体系化、制度化
二、世界市场和全球化形成的原因问题 1、概念区别: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
世界体系,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范畴,市 场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包括生 产、资本、贸易、科技、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的 流动。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上述因 素密切相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生产、贸易、资本、人口世界范围流 动;国际分工格局形成 政治体系:殖民体系;政治制度的扩展和思想文 化的传播 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指资产阶级最 终战胜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
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是什么?这 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 展趋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