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资料:科学备考全面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备考全面提分
—-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指导
长沙市长郡中学罗清华
二轮复习的定位:在经历了全面扫描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以专题复习为主要形式,以大容量的课堂归纳和考点精讲、针对性的方法点拨和误区矫正、高仿真的能力训练和评讲反馈为主要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复习教学活动。
二轮复习的目标:学生获取、整合、加工试题信息的能力大幅提升;分析问题的依据更丰富,解决问题更加熟练,解题速度逐步提升;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的规范性逐步提升。
二轮复习的策略:研究高考考情(考试大纲、高考真题),研究学生学情(知识、能力、心理),合理设置专题,更加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更加灵活多样地检测和及时有效地评讲反馈,进一步对接考点、突出重点、捕捉热点、化解难点,与高考共鸣,与学生共鸣。
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中承上启下的时期,时间紧、专题多,考试频率高,组织二轮复习可谓既易又难。
何为易?——走过场容易。
按一本资料浮在面上走套路——照资料讲、用资料练,讲讲练练,一周小考大考各一次,评讲花2节课,2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何为难?——要不同于一轮复习的逐点扫描和三轮复习的冲刺训练,做出二轮复习的特色和效果,顺利达成复习目标,的确很难。
有道是“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二轮复习对备课组和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要求较高。
我们认为,老师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学生的积极投入与主动获取是二轮复习的关键。
教师是二轮复习的灵魂人物,是复习效率的保证。
教师专究一门,学生复习六科.在二轮复习的教学中,要树立“让教师下海,让学生上岸”的教学理念,即教师要占有大量的资料,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资源呈现给学生,并有计划、分阶段地加以落实。
如何有效设计和实施二轮复习?今天借这个机会诚恳地向各位同仁们学习,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研读考试说明,提高备考的针对性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法律”、题型的“范例"、形式的“样本”。
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诠释,考纲上有的,考试说明上不一定有!考纲上没有的考试说明上肯定没有!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1)理念的变化——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主要包括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③“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要求学生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④“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⑤“科学精神
与社会责任”。
要求学生能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模块的变化-—删去“化学与技术”模块。
删去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原因有:试题特色不明显;题型考查与工艺流程题型重复,在考查方式、考点设置、试题结构上有很大的重复性;试题题材陌生,难度大于其他2个模块,区分度低,选考难度不匹配;减小理综卷长度,缓解学生的心理恐慌等。
(3)内容的变化——有新增的、删去的内容,能力要求有的由了解升级到掌握,有的由理解降格为了解。
新增和升级的内容有十几处.
2、精心研究化学高考能力要求
既要了解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考核目标,又要了解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考核命题特点。
表一 2014年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
表二 2015年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
表三 2016年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
3、熟悉2017年《考试说明》全新调整内容
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变化2处;
⑵考核目标与要求:增加8道例题,诠释能力要求;
⑶考试范围与要求:必考内容37处调整,选考内容18处调整;
⑷题型示例:更换13道样题,题量减少10道。
①样题的变化
2017年的考试说明在“参考样题”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删除了10道选择题和替换了7道非选择题.
②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的题型示例
③题型示例变化
二、研究高考命题,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题号长郡中学湖南省示范性中学湖南全省中学
7 5.41 4。
72 4。
51
8 5.84 4.77 4.32
9 5.76 4。
92 4.54
10 4.10 2.51 2。
33
11 5.49 3。
78 3。
42
12 5.10 3.59 3.33
13 5.12 3。
70 3。
36
26 10。
33 6.18 5.65
27 11.77 7。
51 6。
90
28 8.47 5.55 4。
94
38 9。
94 6.35 5.86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难度系数0。
567 0。
496 0.475 0。
417 0.449 0.476 0.477 3
课本必修1 必修2 选修4 选修5 选修3 选修2 2015年49 8 31 15 15 15
2016年57 12 40 15 15 0 4、
知识模2015年2015年2014年2013年
从表中分析可知,选择题以化学主干知识为主.试题内容与考纲基本吻合,不偏不怪。
每个试题都是一个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力争由若干个具体考点构成。
28个试题可粗略分为9个知识模块, 80多个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化学(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查已连续四年没有涉及。
四年的化学选择题命题趋势可以概括为①稳中求变,存同求异;②难度适中,稳中有升;③先易后难,适当交错。
三、重视规范落实,确保备考的实效性
1、落实课堂
⑴回归课本。
长期以来,进入高三复习(尤其是二三轮),备考主要依赖于各种复习资料,填写学案、无限量做题成为主旋律,而教材却成为“配料”、“药引子”,成了名符其实的“教辅”。
为扭转这一态势,使高考不至于背离中学教学的根本宗旨,积极引导广大备考者回归正途,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依纲不离本”的原则,起到了正本溯源的作用。
要求做到:
①课本栏目的全覆盖,如模块绪言、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资料卡片、课后练习等(视野拓展视情况有选择性了解)。
不少教材注释是可以设置成情景或已经设置成情景进入高考试题了:
必修1 P
51 NaAl(OH)
4
]与16年全国卷Ⅰ T
27
(1)Cr(OH)
4
-
选修4 P
23催化剂选择性与16年全国卷Ⅱ T
27
(1)和浙江卷T
28
选修4 P
17反应速率可计量的性质与2015年广东高考T
31
反应速率的计算(以mol·min—1为单位)
选修4 P
50
滴定浓度的4位有效数字与2014年天津高考的滴定管内溶液体积读数.
必修2 P
17注释了价电子;必修2 P
70
注释了硝基和硝化反应
选修4 P
62
注释了沉淀完全的标志,这应当是沉淀溶解平衡计算的依据;
必修2 P
5
注释了用1~18列替代主、副族,有没有可能在题目中体现? 还有课后习题.它是正文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如教材讲硅时一个化学方程式都没有,课后习题详讲了制取硅的反应;
盐类水解一节后面习题介绍了SOCl
2与AlCl
3
·6H
2
O混合加热得到无水AlCl
3
,这也是可以出题的
素材。
选修5 P
116聚碳酸酯的制取,P
119
隐形眼镜材料都可能成为出题素材
②化学方程式要写准,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氨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Cr
2O
7
2-与CrO
4
2—的转化、
MnO
4-氧化C
2
O
4
2—等化学(离子)方程式都曾直接考过。
③实验要悟准。
将教材实验完整领会如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与水反应、沉淀转化等。
④用途要记准.归纳记忆教材中出现的物质的用途如氢氧化铝、硅、二氧化硅、二氧化硫的用途
等等。
⑵上好专题复习课
基本模式:①了解考情,明确方向②真题训练,知识梳理③自主学习,能力提升④大题冲关,提炼素养
二轮复习安排专题复习(共五个单元,18个专题)
第一单元常用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专题1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专题2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专题3 无机物的转化与推断
第二单元化学实验
专题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专题5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专题6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第三单元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7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及化学用语
专题8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9 离子反应
专题1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专题11 化学常见计量及计算
第四单元化学基本理论
专题12 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1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1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5 电化学
第五单元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16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专题17 有机推断
专题18 有机合成
⑶上好试卷讲评课
基本模式:①基本情况分析②典型错误展示③同伴互助答疑④集中问题讲评⑤举一反三训练
2、落实训练
划线训练——解决对而不全的问题
真题训练——解决规范答题的问题
选择题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
模拟训练——提升应对高考的能力,确保知识点过关。
⑴为保证二轮复习时的训练有效性,注意选编例题和训练题时要贴近全国卷的特点:
如胶体的聚沉、电泳、渗析在新课和一轮复习中均有涉及,但在二轮复习中应当舍弃;
江苏卷考的多的等效平衡、四川卷热点金属与HNO
3
反应的计算或复杂的化学平衡计算、上海卷常
考点Na
2CO
3
、NaHCO
3
与酸反应的图象分析、离子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等都是很好的题,都很有利于培养能
力,但在全国卷中考查的概率不大;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多个考点中盐类水解考的不多,离子浓度比较考的少且不难,不必弄到像江苏卷那样过难;
而关于滴定的计算、Ksp的计算等都是热点。
⑵二、三轮复习中的训练、考试要充分贴近高考题外在的命题特点。
如选择题题干简洁、选项明了,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最多1~2个题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干扰性。
训练中不要出现一些题干或选项超长或每个选项都要细加琢磨、陷阱很多的选择题(中学老师很容易把选择题出难);非选择题信息呈现丰富,情景关联、考点发散、结果互不株连,且第1问比较简单。
训练中不要选用那些一空错满盘错或入题很难、第1问都难以得分的试题。
高考非选择题还具有赋分的不等价性(如16年Ⅰ卷第28题NaClO
3
中Cl元素化合价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分值相同)和赋分点数目的波动性16年全国卷非选择题中空数最少的是Ⅰ卷第26题(7个空)、最多的是Ⅱ卷物质结构选考题(13个空)]。
3、落实考试
学会考试(达到目标、超越目标)
⑴学会考前时间管理
⑵学会考前复习安排
⑶学会考中应对策略
⑷学会考后反思提升
⑸注意考试策略
落实周考:理综一周两考
讲评:星期四
考完后是体育活动时间.
4、落实实验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复习的实践性
一看①典型实验装置和仪器②典型实验视频
二做①重要实验②近年高考实验题
落实高中化学22个必做的实验内容
必修1
⑴萃取与分液
⑵离子的检验(Cl—、Ag+、SO
42—、CO
3
2-、NH
4
+、Fe3+)
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⑷钠的性质
⑸氢氧化铝的两性
⑹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⑻氨及铵盐的性质
⑼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必修2
⑽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⑿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⒁乙醇的主要性质
⒂乙酸乙酯的制取和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⒃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⒄电解池工作原理
⒅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⒆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⒇中和滴定
(21)FeCl
3(或SnCl
2
)水解的促进或抑制
(22)沉淀的转化
5、落实答疑
我校答疑活动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特色教辅活动。
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老师们都会为学生提供咨询、答疑等贴心服务,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给予心理支持,为他们顺利迎接高考献计献策。
6、落实细节
⑴关注学生的书面表达
教师板书一定要规范、工整给学生以示范,在作业批改时发现学生有不规范书写情况的要及时指出,要督促学生改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利用划线训练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 .
⑵计算题不能只讲方法,要要求学生当堂计算出结果。
高考常考常新,备考与时俱进。
我们若能秉持科学备考的理念,认真研究考情和学情,科学设置专题,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组织训练,强化检查落实,就能够取得满意的二轮复习效率,最终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由于我们能力和水平有限,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独到的见解或“干货”,可能还有诸多讲的不对、不好的地方,诚请各位老师谅解和指正。
预祝各位老师所带的班级和所在的学校在2017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