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铅山一中2023年高二上半年期中地理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 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 200 米
B. 220 米
C. 250 米
D. 310 米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 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答案】
【1】C
【2】D
【解析】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海拔高度范围为350-400米之间,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
乙为100-120米之间,所以两地高差范围为230-300米之间,故C正确。

【2】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 错误;乙处为河流,应为河谷,地势最低,C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D正确。

选择题
下图为30°S纬线圈,其中PQ之间、MN之间、ST之间为陆地.其余均为海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A. P
B. M
C. S
D. T
【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A. 都是发展中国家
B. 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C. 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D. 都是世界粮食进口国
【答案】
【1】C
【2】A
【3】C
【解析】试题分析:
【1】30°S纬线圈中穿越的陆地有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穿过的大洋洲部分面积最大,即MN之间,则ST之间为南美洲,S处为秘鲁沿海地区,由于受到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渔场秘鲁渔场。

答案选C。

【2】N所在国家为澳大利亚,T所在国家为阿根廷。

澳大利亚和阿根廷都是世界著名的农矿产品出口国,①对;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②对;两国的人口都没有超过1亿,③错;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没有位于沿海,④错。

答案选A。

【3】Q所在国家为位于非洲南部,M所在国家为澳大利亚。

两国均为发达国家,A错;Q所在国家没有热带沙漠气候分布,B错;两个国家均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C对。

澳大利亚是世界的主要小麦出口国,D错。

答案选C。

读经纬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在大陆西海岸,XY之间是海洋。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X、Y两地位于: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 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2】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A. 富士山
B. 大分水岭
C. 安第斯山
D. 硅谷
【答案】
【1】C
【2】D
【解析】试题分析:
【1】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在大陆西海岸,XY之间是海洋;图中180º经线穿过,应是太平洋东西两岸,可判断X在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Y在北美大陆西侧、太平洋东岸。

选C正确。

【2】Y在北美洲大陆西岸,结合纬度位置,这里是旧金山,美国硅谷所在地。

选D正确。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所示气候类型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侵袭
B.乙地的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C.丙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丁地地势低平,多涝洼盐碱地【答案】
【1】C
【2】B
【解析】
【1】根据右图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5℃,降水量大且集中于6-9月,可以判断出该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结合左图中四地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印度河河口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A错;乙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受高原山地气候影响,B错;丙位于恒河三角
洲,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C对;丁位于长江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D错;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印度河流域,受海湾形状影响和地形的阻挡,受热带气旋侵袭影响小,A错误;乙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故水资源丰富,且河流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B项正确;丙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对应的植被为热带季雨林,C错误;丁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很少盐碱地,华北平原多涝洼盐碱地,D错误。

故选B。

选择题
读下图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2】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B. 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 甲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D. 乙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3】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 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 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答案】
【1】D
【2】A
【3】B
【解析】
本题组以恒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三角洲地理特征、自然灾害、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可知,甲区域位于恒河三角洲,乙区域位于尼罗河三角洲。

甲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乙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南风影响,故A项错误。

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其纬度低,且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乙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故B项错误。

尼罗河下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口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尼罗河水量较小,故C项错误。

恒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均为河流下游平原,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故D项正确。

【2】甲地区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孟加拉湾多热带风暴,且呈喇叭形易受风暴潮侵袭,故A项正确。

乙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在地中海沿岸,纬度高,海域狭窄,不易形成热带气旋,故B项错误。

甲地区附近海域泥沙沉积作用强,海水较浅,不易受到海啸影响,故C项错误。

土壤盐渍化与人类不合理灌溉密切相关,不属于自然灾害,故D项错误。

【3】A城市附近的恒河三角洲盛产黄麻,适合发展麻纺织工业,而B 城市附近盛产优质棉花,符合发展棉纺织工业,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B城市附近以热带荒漠为主,植被稀少,不适合发展造纸工业,排除C。

A城市以传统工业为主,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宜发展电子工业;B城市附近,气候高温少雨,甘蔗种植量少,适合发展制糖工业,排除D。

选择题
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

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A. 盛行风来源不同B. 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C. 洋流性质不同
D. 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
【3】为了防范漂浮冰山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我们可以
A. 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
B. 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
C. 人工融化冰山
D. 炸毁冰山
【答案】
【1】D
【2】C
【3】A
【解析】
本题考查冰山的形成及洋流的影响。

【1】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冬季气
温低,冰川或冰盖边缘分裂得少,故冰山数量最少,D正确。

【2】甲附近为东格陵兰寒流,乙附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C正确。

【3】冰山往往体积较大,炸毁冰山、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和人工融化冰山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避开冰山的威胁。

A正确。

选择题
读北美洲部分地区1月0 ℃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B. ①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牧草种植
C. ②地农业带为畜牧与灌溉农业带
D. ②地附近海域多发海雾
【2】③地比④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洋流
④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1】D
【2】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1】读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美国的五大湖沿岸,纬度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壤贫瘠,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利于牧草生长,AB错误;②地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农业带为水果与灌溉农业带,C 错误;②地位于美国的西部沿海地区,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附近海域多发海雾,D正确。

【2】④地位于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地势低平,冬季来自极地的冷空可以长驱南下,影响到此,降温幅度大,气温低;③地位于美国的西部,冬季来自美国北部的冷空气受③地东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影响不到③地,而且③地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

由上所述,③地比④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洋流、地形,故答案选C项。

选择题
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岛国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被誉为“印度洋的心脏”,全球50%以上的集装箱货运、1/3散货海运及2/3石油运输都要经过此地。

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向中国招商局集团正式移交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由此集团管理该港口。

读“斯里兰卡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 河流众多,有较长结冰期
C. 西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
D. 北部河流的流速较南部快
【2】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
A. 陆域开阔,经济腹地广大
B. 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C. 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D. 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
【3】汉班托塔港的建成对斯里兰卡的影响有
A. 增加石油出口的渠道
B. 增加港口的外汇收入
C. 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
D. 增加海洋运输总成本
【答案】
【1】C
【2】D
【3】B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亚。

【1】斯里兰卡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没有结冰期,B 错误;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A错误;北部等高线较稀疏,故北部河流的流速较南部慢,D错误;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被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到达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从而形成西南风,西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故C正确。

【2】陆域为小岛,面积较小,经济腹地小,故A项错误;港口在斯里兰卡,建设不会带动我国国内就业,故C项错误;从图中看该港口距河口有一定距离,不是河口港,无法实现河海联运,故B项错误;由材料“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可知汉班托塔港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故D项正确。

【3】由材料分析可知,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港离世界最繁忙的国际主航线仅10km,位于航线的中部节点,是客货流重要的中转站,
因此,对于斯里兰卡来说,可以利用港口增加外汇收入,故答案选B 项。

选择题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 冬季风
B. 盛行西风
C. 夏季风
D. 东北信风
【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 持续除草
B. 从外地运沙
C. 修筑防浪堤
D. 植树种草
【答案】
【1】A
【2】A
【解析】
【1】鸟取沙丘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基本不受信风和盛行西风的影响,BD错;位于日本西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C错;处在冬季风迎风坡,将海边的吹到岛屿中部形成沙丘景观,A对。

【2】由材料可知,沙丘区域雨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为了维持沙丘的形态需要持续除草,A对;本地沙丘面积大,从外地运沙成本高,B错;修筑防浪堤,会导致沙丘失去沙源,减少沙丘泥沙补给,C错;植树种草导致沙丘消失,D错。

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甲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④乙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①太阳能资源②水能资源③渔业资源④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甲半岛比乙半岛()
A.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小
B.气温的年较差更大
C.森林的覆盖率更低
D.近海的盐度更高
【答案】
【1】D
【2】C
【3】A
【解析】
【1】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表示斯堪的纳维亚半鸟。

根据河流的位置可判断该鸟屿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所以地势西高东低,该山受冰川作用影响在西北部多形成峡湾,海岸线非常曲折;乙表示朝鲜半岛,根据河流位置可判断河流多自东向酉流,所以地势东高
西低,朝鲜半岛的南部坡海洋包围,气候受海洋影响很大,北部深入大陆,大陆性较强,以季风气候为主;两个半岛都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所以,正确的是③④。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①错误。

两半岛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水能资源丰富,②正确。

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③正确。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欧发达国家区域,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不丰富,乙半岛劳动力资源丰富,④错误。

C正确。

故选C。

【3】
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A正确,B 错误。

森林的覆盖率更高,由于汇入径流多,海域封闭,纬度高,蒸发弱,盐度更低,CD错误。

本题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再结合具体地理特征分析。

选择题
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人均可耕地面积(公顷)
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每公顷谷物产量(公顷)

0.09
0.4
5521

0.10
12.4
6957

0.03
1.1
6196

.032
5.
4055
【1】甲、乙、丙、丁依次为()
A.英国、巴西、中国、韩国
B.韩国、英国、巴西、中国
C.中国、英国、韩国、巴西
D.巴西、英国、韩国、中国
【2】关于丁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B.应在平原地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C.适宜种植甜菜、青稞等农作物
D.雨热不同期是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因素
【答案】
【1】C
【2】A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不同。

甲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为中国;丁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为巴西,乙每公顷谷物产量最高,应为发达国家英国。

C正确。

故选C。

【2】
从上题可知,丁为巴西,巴西的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巨大,A 正确。

巴西的平原主要位于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破坏植被,B错误。

巴西处于热带,不适宜甜菜、青稞等农作物的生长,C 错误。

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雨热同期,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解题时根据表的数据,以人均耕地面积为突破口,可以顺利确定四国。

选择题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

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力地貌。

a图为拉斯曼丘陵的位置示意图,b图为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c图为拉斯曼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频率最高的时间是
A. 3月10时-14时
B. 6月14时-20时
C. 9月12时前后
D. 12月8时-15时
【2】拉斯曼丘陵地区常年风力强劲,风力地貌却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①冰川侵蚀了风力地貌②风力变率大③地表碎屑物少④地表
被积雪覆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3】作为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下列推测与拉斯曼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A. 稀疏灌丛广分布
B. 流水作用强烈
C. 气候干燥面积广
D. 海浪堆积明显
【答案】
【1】B
【2】C
【3】C
【解析】
南极大陆虽风力强盛,但由于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地貌受风力作用影响弱。

【1】读c图可知,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频率最高的时间是6月14时-20时,故选B。

【2】拉斯曼丘陵地区虽然风力强度大,稳定性高,但是由于地表碎屑物稀少,加之积雪的覆益,使地表裸露时间短暂,大大限制了风力作用的进程,故风力地貌不明显,所以C正确。

【3】该区域为南极高寒地区的大陆边缘,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故风力、冰川、海浪作用明显,水体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流水作用在该地区表现较弱,气候严寒干燥,无法发育灌丛植被,,南极大陆由巨厚现代冰川覆益,基底陆地很少出露,故海岸地貌难以形成,所以C
正确。

本题以南极大陆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素养。

在问题分析时应注重区域自然背景的结合。

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中亚某地区绿洲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T)日变化曲线图。

(1)归纳图示区域绿洲分布特点。

(2)说明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对绿洲的有利影响。

【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山麓地带(冲积扇)。

(2)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洲,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

有利影响:绿洲气流下沉,抑制水分蒸发;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

【解析】
本题考查中亚地区。

(1)绿洲要靠近水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绿洲主要分布在内流河沿岸及高山山麓的冲积扇上。

(2)考查热力环流及逆温现象。

读图可知,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为正值,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洲,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绿洲气流下沉,抑制水份蒸发。

绿洲水分较荒漠相对多,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在绿洲外围形成保护屏障。

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尼苏拉威西岛多高山深谷,岛中部是险峻的山区,平原较少。

该岛是印尼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短,基础设施不完善。

该岛占据整个印尼镍资源的70%~80%,印尼出口镍矿的70%流向中国。

2014年印尼出台了镍矿原矿出口禁令,由于镍矿进口受阻,中国国内镍矿石,价格远高于印尼。

之后,中国和印尼两国加强产业合作,中国镍冶炼企业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但是中国镍冶炼企业在苏拉威西岛投资建厂,除去基本的工厂生产线投资,前期的投入成本往往也十分巨大。

(1)分析苏拉威西岛吸引中国镍冶炼企业建厂的优势条件。

(2)分析中国镍冶炼企业在印尼前期的主要投资领域。

(3)简析印尼限制镍矿出口的原因。

【答案】(1)镍矿原料丰富,镍矿价格低;临海,具有良好的海运条件;水资源充足,水能丰富。

(2)镍冶炼企业耗能高,加强水能电站的建设;中部山区地形崎岖,完善公路交通,方便镍矿运输;加强海港建设,完善物资出口。

(3)保护镍矿资源,减少镍矿开发;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吸引镍矿下游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提升镍矿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

【解析】
本题考查印尼资源开发。

(1)苏拉威西岛占据整个印尼镍资源的70%~80%,镍矿原料丰富,价格低。

四面临海,具有良好的海运条件。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资源充足,水能丰富。

(2)有色金属冶炼是运输指向型产业,耗能多。

中国镍冶炼企业在印尼前期的主要投资领域是加强水能电站的建设。

岛屿中部山区地形崎岖,应完善公路交通,方便镍矿运输。

该地四面临海,以海运为主,应加强海港建设,完善交通网,方便物资出口。

(3)2014年印尼出台了镍矿原矿出口禁令,由于镍矿进口受阻。

镍矿是不可再生资源,限制原因是保护镍矿资源。

有利于减少镍矿开发,保护山区生态环境。

吸引镍矿下游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提升镍矿产业附加值。

有利于增加就业。

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

该湖平均深度600m,唯一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

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

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

(1)坦噶尼喀湖的慈鲷都生活在湖底。

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请分析其原因。

(2)有人认为,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到海外观赏鱼市场。

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湖为板块张裂而成)湖岸地形陡峭;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从而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鲷能够生存。

(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

)湖岸附近饵料多。

(2)赞成。

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

湖泊大,慈鲷(和其它鱼类)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不赞成。

慈鲷生活在湖底且出口的交通条件差,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经济效益较差。

慈鲷分布区域狭窄,(单一品种)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考察区域物种丰富、独特的原因,区域发展措施。

(1)分析原因主要从慈鲖鱼的生存环境、饵料、地形等角度分析。

该湖泊位于板块张裂处,湖岸地形陡峭,有利于慈鲖鱼的生存;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从而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鲖鱼生存的环境有利;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不利于慈鲖鱼生存;湖岸线的营养物质较多,浮游生物丰富,饵料丰富,有利于鱼类的生存。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材料,从经济角度分析,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

从生态角度分析,湖泊面积大,慈鲷和其它鱼类的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所以赞成。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慈鲷生活在湖底且出口的交通条件差,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经济效益较差。

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慈鲷分布区域狭窄,是单一品种,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不赞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