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1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必修3综合能力测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测试(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

其中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出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4、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5、下列有关酶、维生素、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C、都有催化作用和调节新陈代谢作用
D、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6、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引起情绪激动、肌肉紧张时()
A.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B.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C.耗氧量减少,产热量增加
D.耗氧量减少,产热量减少
7、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分泌量会明显增加的腺体是()
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性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在以下腺体中与人体的生殖系统发育无关的腺体是()
A.垂体
B.甲状腺
C.卵巢
D.肾上腺
9、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
其原因是()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10、下列疾病属于缺乏激素引起的是()
A.呆小症和巨人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
C.夜盲症和脚气病
D.大脖子病和软骨病
11、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A、病毒
B、抗原
C、病原体
D、细菌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B.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使动物对外界环境更具有适应力
C.与人相比动物仅具有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的第一信号系统
D.人类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13、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甲状腺的功能出现衰退,原因是()
A.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饮食中缺碘
D.甲状腺神经受损
14、切除狗的胰脏则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尿里会有氨基酸
B.肌糖元分解,使尿糖升高
C.狗尿中含有糖元
D.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15、下列能产生协同作用的激素为()
A.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C.性激素和孕激素
D.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16、下图所示为妇女怀孕、生产和泌乳过程中有关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变化的
情况。

曲线4对应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催产素
C.催乳素
D.孕酮
17、将成熟公狗的甲状腺切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激素A,测定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的浓度变
化,如图,据图判断A、B两种激素分别是()
A.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素
18、下列哪种腺体功能退化后,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
A.甲状腺
B.垂体
C.性腺
D.肾上腺
19、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2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21、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胞外毒素失去毒性
22、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23、免疫过强是指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这类疾病叫自身免疫病,下面不属于此类疾病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过敏反应
D.艾滋病
24、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听觉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
25、己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6、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使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结论,是受到下面试验的启示而得到的: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面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结果是
()
A、弯向左侧生长
B、弯向右侧生长
C、直立向上生长
D、不弯曲也不生长
答案:B
27、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植过程中能()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
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
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28、绿色开花植物雌蕊授粉后,在子房发育成果实早期,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则果实()
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B、子房停止发育,甚至脱落
C、子房照常发育成果实
D、子房发育成很小的果实
答案:B
29、果树开花或形成果实过多时,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常用喷洒生长素的类似物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A、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果实发育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答案:D
30、下列物质,哪一种不是植物激素()
A、脱落酸
B、吲哚乙酸
C、丙酮酸
D、赤霉素
答案:C
3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答案:D
32、大田里的油菜,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喷施B肥
B、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C、追施N肥
D、没有办法补救
答案:D
33、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答案:C
34、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答案:B
3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渗透
D、吸胀作用
答案:B
二、非选择性题
36、(7分)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
/分
(1)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是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细胞,经过分解产生,同时合成。

(2)运动过程中,6分钟后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直接依赖于分解供应。

(3)运动初期,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表明。

(4)运动6分钟后,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其原因
是。

(2分)
37、(8分)图中是三组验证高等动物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生理作用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
(1)实验步骤实验①____________。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若干天后)实验①____________。

实验②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

(3)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4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

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

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

次日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

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

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

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

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

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天气。

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高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

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它的变化趋势是;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
是。

(4)图甲中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图甲
(5
)图乙中曲线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图乙
(6)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7)高某血压下降的原因是。

若人在大量出汗后不感觉到口渴的原因是。

(8)赵某的死亡说明。

39、(4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
是(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
(4)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 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40、(11分)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激素是,其生理作用是

②表示的激素是,主要生理作用是.
①表示的激素是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会________,如果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③,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会;如果注射的激素③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会。

(3)若切除动物的垂体,血液中激素②的浓度会,则动物表现出等症状;如给动物定期注射大剂量的激素③,一段时间后,动物表现出等症状。

41、(6分)将燕麦胚芽鞘的胚根及芽顶端4 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 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置于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下表显示实验结果: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为什么要切去胚根及胚芽的顶端部分?。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用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4)胚芽和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综合能力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

其中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
1、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综合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是由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其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各种成分的含量等)必须维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的),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任何一种物质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水分过多,可以导致水肿;尿素过多可以出现尿毒症;哺乳动物血液中的钙盐含量过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完成的。

答案:C。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废物产生的排出途径,及其内环境的稳态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但是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浆运输到相应的部位后排出体外的;而血浆就是内环境的组成之一。

食物残渣是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物质形成粪便后排出体外,它并没有进入到内环境中,不会对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答案:B。

3、解析: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的调节主要靠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进行调节。

答案:D。

4、解析:在长跑过程中,运动员听到“加油”声后会加速冲刺,这个生理过程是通过“声音→神经系统→
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来完成的。

答案:A。

5、解析:酶、维生素、激素这三种物质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都有催化作用和调节新陈代
谢作用,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所以B项是错误的。

答案:B。

6、解析:当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引起情绪激动、肌肉紧张时,人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强、代谢加强,表现为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答案:A。

7、解析: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哺乳类和鸟类同属于恒温动物,体内的温度只有保持恒定,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人体向外散失热量增多,体内产热量会相应增多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有机物的分解,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所以随着气温的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也相应的增加,甲状腺的活动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天冷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也增多,才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相应的增加。

答案:A
8、解析: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从而间接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可直接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动物体的生长
和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上腺与人体的生殖系统发育无关。

答案:D。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不同激素作用的区别。

睾丸发育不全,可能会影响性行为和性功能,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体重大小;甲状腺激素
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幼小动物
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B。

10、解析: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都是激素缺乏症,巨人症是生长激素幼年过多;夜盲症
和脚气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大脖子病是食物中缺碘;软骨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造
成的。

解题的关键不仅是看两者是否都是激素引起的,还要看是否是缺乏造成的。

答案:B。

11、解析:抗原是一类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对人体来说,病原体、寄生虫、细菌、病毒等都是抗原物质。

答案:B
12、解析:本题考查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由于条件反射能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建立,所以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与动物相比,人类不但有对具体信号反应的第一信号系统,还有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B。

13、解析:垂体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A。

14、解析:胰岛素缺乏会出现尿糖,吸引蚂蚁。

答案:D。

15、解析: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答案:A。

16、解析:妇女分娩时催产素分泌量大,且时期不会太长。

答案:B。

17、解析:本题考查反馈调节机制。

甲状腺被切除,由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快速下降,由于生物体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可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快速上升。

答案:A。

18、解析:垂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激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长激素;
另一类物质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因此,垂体退化后,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将随之
退化。

答案:B。

19、解析: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

答案:A。

20、解析:免疫是识别异“己”的过程;其结构基础是免疫系统。

答案:D。

21、解析:此题考查免疫的种类,两种特异免疫的区别等。

细胞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的最大特点是效应阶段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分泌穿孔素蛋白,导致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杀菌性物质进入,从而杀死靶细胞中的抗原,导致靶细胞死亡。

B和D主要是体液免疫的作用,而A是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22、解析:本题除了考查各种免疫细胞的关系外,还考查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关系。

答案:C。

23、解析:艾滋病属于传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反应都属于免疫病。

答案:D。

24、解析:此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说明听觉性语言中枢没有受损。

不能说话,不能写字,说明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

答案:A。

25、解析:当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的酶所破坏,这对于机体来说非常重要,否则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将连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不能恢复静息电位。

答案:B。

26、答案:B
27、答案: A
28、答案:B
29、答案:D
30、答案:C
31、答案:D
32、答案:D
33、答案:C
34、答案:B
35、答案:B
二、非选择性题(本题共50分)
36、(7分)解析: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人体内血糖在运动前后及运动时的变化,能力要求很高。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的初期,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所以表现出血糖含量的下降。

进入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生成ATP,为
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在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血糖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主要是肝糖元起的调节作用。

通过实验测定,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脂肪酸的含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即运动开始时,脂肪酸含量下降,说明脂肪酸也可以分解提供能量。

当运动6分钟后,脂肪酸的含量明显升高,其来源是体内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答案:(1)呼吸作用(氧化)二氧化碳和水(多答乳酸不扣分)ATP(2)肝糖元
(3)答案:血液中脂肪酸可以氧化供能(4)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37、(8分)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激素功能及分泌部位的实验设计能力及识图进行组织语言的能力,本实验设计对照组的设置,进行实验前后对照,手术摘除睾丸,公鸡失去第二性征,如果注射雄性激素则公鸡的第二性征又会恢复,这说明雄性激素的产生部位为睾丸,其作用为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

答案(1)摘除公鸡的睾丸(或阉割公鸡);摘除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注射雄性激素(或一段时间后重新植入睾丸);公鸡不做任何处理,起对照作用。

(2)丧失雄性第二性征;丧失雄性第二性征的公鸡,一段时间后又恢复雄性第二性征;雄性第二性征正常。

(3)①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②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38、(14分)解析:本题通过两个活生生的事例说明了水盐平衡和体内产热、散热平衡的重要性。

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止中暑和水中毒。

当周围环境的温度超过30℃时,人体内的热量的散失主要是通过出汗方式来完成的;赵某因其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了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受到破坏,体内大量热量积累,造成中暑直至死亡;高某通过不断地饮水而大量地排出体内热量,其产热河散热过程基本平衡,但大量饮水造成体内渗透压等严重失调,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由材料一可知赵某在气温高达39℃的酷暑下劳动,体内产生大量的能量,需通过出汗来散失。

然而在玉米地里,通风不好,虽能大量出汗,但因外界温度太高,散热很困难,结果造成其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从而失去了生命。

材料二中的高某,饮入主要是纯净水,然而通过排尿和排汗排出了大量的无机盐。

结果造成水盐失衡,出现水中毒现象。

(4)中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一般不变,因为喝后通过排尿和排汗排出了水分。

而它的相对含量(b)是相对于盐而言的。

由于盐分的丢失,使得水的相对含量升高。

答案:(1)高温出汗(2)产热多于散热基本平衡(3)体温逐渐升高水盐平衡盐减少,渗透压降低(4)A (5)A (6)下降(7)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的失去水和盐的比例相同(8)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9、(4分)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即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胞膜内电位为负电位。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为内正外负。

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1)负(2) K+Na+ (3)内正外负(4) B。

40、(11分)解析: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下相关部位影响下,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就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又能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