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水变热了-“江南联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水变热了
青岛开平路小学李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假设,能用图形等方式表示出研究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现象提出有效的探究问题,有条理的表述出猜测或探究的结果。

【教具、学具】
平底烧瓶、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废物桶、木屑、镊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
老师这有两瓶一样的水,一瓶加了蓝墨水,一瓶没有加。

如果将这两个瓶子瓶口相对,猜猜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下
生观察现象
有刚才大家猜测的现象吗?
现在老师要给这两瓶水变一个魔法,我让它们混在一起他们就混在一起,不让混在一起就不能混在一起,想看吗?先做不混在一起的,
现在要让他们混在一起了,(边说边做)仔细看,(稍停)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蓝色的水上升,无色瓶中水逐渐变蓝)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思维冲突,依此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继而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


二、猜想假设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稍停)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

看来大家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并且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迁移,猜测上升的可能是热水。

》是这样吗?周围的水又是怎么运动的呢(稍停)?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既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激发了学生亲自实验的兴趣,使下面的实验水到渠成。


三、探究活动:一、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1.模拟实验
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视频)
我们先来加热一杯水,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但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液体,要想直接观察水受热后是否上升,现象会不明显,所以老师在水里放进一些木屑,借助木屑来观察。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采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模拟试验,验证学生的猜想,给学生提供木屑为参照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清晰的感知去认识水的对流。


出示问题:猜一猜,木屑在水中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试着画在课堂笔记上
展示笔记。

(无投影则小组互相交换看一下)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想不想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
一、安全;(规范使用酒精灯,实验中不碰酒精灯和烧杯、不要对火吹气)
二、先观察木屑在水中的状态,再观察加热过程中木屑发生的变化,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课堂笔记本。

明白了吗?
3.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操作安全。

4.汇报交流
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不同形式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说,直至说透、说明白,既可锻炼学生们的实验表达能力,又为下面分析实验现象原因、建立对流概念打下基础。


为什么加热之后就出现了水中物体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循环运动的现象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生汇报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完善板书)。

非常正确。

想不想看老师做的实验?
视频:加热后,小木屑跟随热水上升,又从上面沿烧瓶周围下降,降下来的又补充到加热的位置上升,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着。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停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概念的初步能力。


课件展示。

(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从周围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

)板书:对流
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温度升高,水就变――变热了。

(板书课题)
水是通过什么方式变热的?
简单地说,对流就是什么?
同学们真不简单,利用实验认识了对流现象。

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生回答:对流!
水属于液体,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板书:液体
探究二、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
下面同学们再来观察一种现象(点一枝香),烟是怎样运动的?(向上)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生汇报热气上升,冷气下降。

课件展示。

(空气加热后,加热位置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空气下降,从周围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气和热气相对流动,气体这种传递热的方式也是对流。

(板书)气体
四、迁移运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很多方面都巧妙的利用了热对流。

你能解释一下这几种现象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科学概念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

培养学生运用懂得的道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而且中间没有空气也没有液体,但我们仍能感觉到太阳的热,这是为什么呢?
资料。

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传递热的方式除了对流以外,还有辐射(板书),加上上节课学的传导,这三种方式就是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到这,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已经学完,培养学生对系统性知识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热对流,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调查、研究热对流现象,看谁了解的多,好不好?别忘了将这节课的知识整理到科学笔记中,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的持续发展。

以及培养随想随记笔记的习惯》
板书设计:
19 水变热了
液体
对流冷热冷
气体
辐射
实验调整:
1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平底烧瓶。

传统实验用三脚架石棉网加热烧杯,因石棉网是均匀受热,造成烧杯底部受热相同,对流循环现象不明显。

2使用平底烧瓶,传统烧杯实验对观察冷水从周围向底部加热点移动路线不明显,平底烧瓶因周围弧度大,观察这一现象更明显。

3把小鱼实验调整到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环节。

教科书中用此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水的对流现象,但可能会对小鱼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有悖于生命领域的价值观,移除放在解释现象环节有利于保护孩子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