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公事员笔试考试申论范文:话风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贵州省公事员笔试考试申论范文:话风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
语言,不单单是一种表达工具,有时候它足以产生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阻碍。

古代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的说法。

前者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自荐游说楚国,说服楚王楚赵结盟、联合抗秦。

后者说的是东周重臣颜率,以赠九鼎为由使齐王派军退秦师救助东周,又以智辩打消齐王私吞九鼎的方式。

说话作为思想的口头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很多看似零碎、不经意的谈话,往往包括着深刻的道理。

谈话之间你来我往的互动,往往能够在偶然中碰撞出新的体会和聪慧,这正是说话的魅力所在。

“键对键”替代不了“面对面”,前人所说的“面授机宜”“耳提面命”,强调的也是当面交流的重要性。

党员干部坐下来和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不仅能够更好地效劳群众的所需所盼,也能够取得群众真心实意的认可和拥护。

言语是心灵的窗户,话风是作风的影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文风中的一些恶习也大为改观。

相较而言,“正话风”却还有待增强。

话风关乎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适应,一些不良话风加倍根深蒂固。

一些党员干部要么说话不分场合、不看对象,要么无话可说、可不能说话,阻碍了工作开展。

更有甚者,口无遮拦,出口即是“你是预备为党说话,仍是为老百姓说话”“老百姓确实是事儿多,是吃饱了撑的”如此的雷人言语,违抗党的宗旨,更损害群众情感。

信息化时期,指尖一点,世界触手可及。

自没必要说“好话不出门,恶语传千里”,个别媒体断章取义,一些传播者信手转发,足以让一段发言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不同的解读乃至歪曲。

有的领导干部担忧言多必失,因此在应该说话时也三缄其口。

“雷言雷语”不行,闭口不言、噤假设寒蝉也不行,敢说话、能说话、善说话,是时期提出的群众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新课题。

正视说话、重视说话、提高说话能力,理应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该说到什么程度,大体的就在于,既要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又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尊从头闻传播规律。

前人有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会说话并非是信口雌黄、左右抵赖,而是要吃透文件、观照基层、感动人心。

“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给顶归去”的情形,表面上是个说话的问题,深层来看,在于党员干部不能专门好地坚持群众线路,对相应领域和群众困难不了解、不熟悉。

忠诚地当小学生,扎实地深切基层,话风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结合实际、深切浅出地阐释,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同意的语言表达,说话才能取得群众的明白得、拥护和同意。

“打铁还须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路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明白”“绿水青山确实是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新提法、新表述,既通俗又深刻,展现出精湛的语言艺术和震撼人心的语言力量。

言为心声,话风从全然上说是思想的表现,是综合素养的外露。

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拓展胸怀、气宇和视野,不断强化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咱们就必然能够从容表达、擅长说话,让话风成为自身的“软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