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名校精品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 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
3.对比联系法: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 们放到一块加以对比和联系,比单纯对一个理解和记忆要 好。比如,潜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 生变化。深远持久,“深”指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程度而言; “远”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持久”主要指文化 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的特点。这样记忆的好处是 印象深、持续时间长、效果好,有利于达到学习知识、加深 理解的目的。因为对比记忆法所进行归类和比较的过程,就 是对事物、知识的理解、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另外要注意老 师在上课时对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5.五官并用记忆法: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 用单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读,要么只是手写, 而很少多感官并用,故记忆的效果就差。为此,学生在记忆过 程中要尽可能地调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做到眼看、耳听、 口读、手写、心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记,切莫心不在焉。
6.化整为零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的根据就是整体由相 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环节构成的。一本书、一课、一 节、一框都可看做是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构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就需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地记忆。如掌握有关文化的作用知识时,可把它分解成以下若 干小问题: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3文化与 经济相交融;4文化与政治相交融;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 中;6文化对人的影响;7文化塑造人生。化整为零记忆法 使复杂、繁琐的问题简单化,强化了记忆的效果。
[典例] (2013·天津高考)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
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
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
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人们赞在叹实为践“中正享在用文跳化舞的东方美
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
2.事例法: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 一定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 比如: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结合书上“元妃省 亲”的事例记忆。说明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事 例的寻找注意上课时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 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4.结构体系记忆法:此种记忆方法多用于复习。学完一 节、一课、一本书总要进行复习巩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 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
首先找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 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 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 “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 病。以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为例,本节主要讲述文化创新的途 径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 途径;坚持正确方向的关键,反对四个错误倾向。两个基本途 径都有具体的展开,有具体的要求。
7.典型错误对应法:对选择题中典型错误的说法要做到 心里有数。
总之,记忆知识的方法很多,以上7种是比较常见且行 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 趣,化繁为简,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看高考考什么]
[考情分析] 1.本课近五年有19次在此处命题,属于高频考点。高考考 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时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一般以组 合的材料为背景来考查。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多以主 观试题的形式呈现。 2.2015年备考要注意: (1)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等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的意义。 (2)联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析我国各地重视文化产 业发展的依据。 (3)联系我国“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关注我国科学 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关键词法: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 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 如,文化概念,其关键词可以概括为: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主 体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部分和非意识 形态的部分。再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目的是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的总结。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 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 通过 参与文化活动 、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 _载__体__。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 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 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醒] ①文化是人的活动;②文化是人的社会活动 而不是本能的活动;③文化不是经济、政治活动。
[知本课学什么]
文化的内涵、特点和社会作用
一、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_动__及__其__产__品___。
(2)内容: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_形__态__性__质__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__形__态__的部分。
是什么
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