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化学综合
试卷物理试卷分析
2021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考试是由区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全区性统考,旨2020
~
在对全区九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全面的摸底检测,弄清好的方面,找到缺乏之处,以便精准施策,为今后工作提供指导。

针对这次期末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物理试题与化学试题合卷,总分140分,其中物理试题总分75分。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水平考察,注重水平发展与核心素养考察,试题图文并茂、很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题型,题量都与往年中考试题一致。

所以能够检测全区九年级物理教育教学水平。

现对试题分析如下:
由以上分析能够看出试题的特点:
1、试题题型全面、准确,题量适中,各题型赋分科学合理,与近三年甘肃中考高度吻合。

2、试题知识点覆盖全面,考察维度到位。

试题考察的范围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到第十八章电功、电功率所学章节内容。

试题几乎覆盖了所学内容的全部,考察维度全面,既考察了知识与技能、也考察了过程与方法,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准确检测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形成水平。

3、试题注重基础,紧扣课标、教材,注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双技考察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4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科技实际,充分表达“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试题注重社会、科技最新发展,充分表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5、试题题目注重创设科学合理的情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和事实为背景,考察学生现象背后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养成用物理的视角看世界,用物理的思维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环保意识。

6、试题注重难点和易错点的考查。

7、试题注重水平考察,通过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图片信息的捕捉、现象事实的分析思考和理解,获取有用信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归纳分析或计算得出结果。

本次考试占分最多的两个题型是实验题和简答与计算,占全卷总分的一半以上,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水平的培养。

二、成绩分析
成绩情况:全区参考总人数4035人,平均分:36.35分,优秀人数:73人,优秀率1.81%,及格人数:1351人,及格率:33.48%。

从成绩情况看: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清,水平不够强,成绩不理想。

从答卷情况看,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不清、不准、理解模糊。

2、学生对重要规律、概念、公式等理解不深,不透。

不能有效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

3、学生对文字、图片的阅读理解水平较差,不擅长思考,不能通过阅读捕捉有用信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物理语言的水平亟待增强。

4、运算水平不强、数学知识、方法在物理学科的应用水平不强,学科知识联系意识薄弱。

5、没有养成使用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遇到新情景,新问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只能凭感觉判断,以点带面,盲目作答。

6、简答题作答简单,答非所问。

计算题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带单位,不注意换算单位,计算水平差,不动脑筋找技巧,不思考好方法。

7、实验水平不强,绝大部分还停留在背诵原理、结论层次。

不能从原理入手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反思实验中的缺乏并实行修正改进。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分析中考命题特点,把准教学方向,定准教学目标,使教学少走弯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准确把握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概念规律的意义和形成过程。

增强基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弄清内涵和外延及适用条件,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变形公式的意义。

形成基本技能,强化基本方法,夯实基本应用。

4、发挥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作用,有目的的采用“兵教兵,兵强兵”的办法提升教学效率。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中要创设有效合理情景,联系学生生活、生产、科技实际,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意识和方法,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活化所学知识。

6、注重思维训练,表现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觉反思、自主归纳总结。

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7、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提升效率。

练习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强,要有创新意识,旧题新做切记简单重复,草草了事。

新题要做出新成效,总结新方法。

做好题后反思,持续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讲解要精炼,抓关键,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之间能讨论会的不讲,怎么讲也学不会的不讲。

8、重视细节,要有规则,规矩意识。

重视过程,理解学生薄弱点、困惑所在,有效施策协助。

重视思维锻炼,使学生变得越来越会思考,越来越聪明。

9、重视水平提升。

着眼科学探究水平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