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读后感:实证,叩开科学本质的敲门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叩开科学本质的敲门砖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是一本理论结合案例的教学指导用书,板块设置得很有价值,分为“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及案例的教学示范视频,对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关键问题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是本书提出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这两年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也有一些研究,因为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比较感兴趣。
阅读完书中对这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指导后,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就要利用好“证伪”的特殊价值。
什么是“证伪”?“证伪”是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错误观点进行论证,对于修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科学问题,大多数学生想当然的答案却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唯上”和“唯众”的问题,是学生实证意识究竟如何的直观体现。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并不是教师口头说说“要尊重证据”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实验,寻求证据,开展论证,完成完整的实证过程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书中对于这个关键问题的案例非常不错,《是真的吗》这个教学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上的传言“在马桶水箱中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既能节水又能保持马桶冲力不变”,对于这个现实问题进行“证实”和“证伪”的双管齐下。
在问题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展开验证,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当事实和实验预期相矛盾时,要相信证据,这就是实证教学。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抓住每一次实验求证的机会,每一次科学论证的契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