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江苏专用):第3部分专题2考点二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森林水滴
秦牧
①我很宠爱在森林中闲逛。
②近十年来,我到过好些地方的森林。
小兴安岭、庐山、武夷山、三清山,以及广东封开、龙门等处的森林,我这儿并不想写游记,无意一一描绘它们的细部景色。
我想说的,是在那一片深绿,或者墨绿、碧绿、苹果绿、嫩绿赫然构成层次的山野,你要是登上森林远眺哨,在山风咆哮中,看群树摇摆,仿佛海洋在翻腾一样;那壮丽的景色使人顿然忘却世俗很多的纷扰琐碎的事情,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欢愉。
③在森林里的浓荫下行走,呼吸着比蜜水还甜的新颖空气,端详着一株株树的英姿,令人不禁想起了国外一位学人讲的这样意思的话:“诗是我辈俗人的作品,大自然的杰作是树,一株树要比一首诗秀丽得多!”你看,它们有的是疏朗的,有的是繁密的,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屈曲多姿,各式各样的树显示了各式各样的美。
有的树主干上光光滑洁,有的树主干上起了瘿结,附着了攀缘植物和悬挂植物,它们一路开着花,竟然直达树梢。
在林荫下闲逛,有时森林水滴滴了下来,或许是沿着你的脸蛋流淌,或许是从背脊直下,沁人心脾,每当此际,我总是一点也不忙着把它拭去,而是任由它悄然坠下,享受着一种生活于大自然中难得的情趣。
④森林是安静的,但也是吵闹的。
有时一只啄木鸟在头顶上笃笃笃地啄着树干,有时一只金花鼠惊鸿一瞥地跳动而过,有时成群长尾山雀在空旷处振翮飞行,它们都使人感到生气盎然。
森林里几乎处处都有小生物,它们都在忙劳碌碌经营着生活,花式品种纷繁到难以胜计。
表面上看,好像一片安静的山林,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真叫人捉摸不透,它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内涵深厚,它像一部你永久也读不完的大书,这也是一个令人宠爱的缘由。
⑤有人告知我,在张家界林区,当一行旅游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挨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明原委,嘱咐大伙不必忧心,他马上可以帮忙解决,他返身走进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
当旅游者面有难色,表示不惯吃生鸟蛋的时候,老人嘻嘻地笑着,连声说:“有方法!有方法!”再度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手捧着煮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那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一眼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
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人和物,都太丰富多彩了。
⑥我曾经这样反躬自问,为什么到森林去,能引起这种肤浅的喜悦?一种简洁感情的涌现,有时不是几句话能够解释得了的。
它空气清爽,使人脱离尘嚣,它既有一种莽莽苍苍的粗犷之美,在它的细部方面,又有一种纤纤细细的机敏之美。
它像一部博大精深的巨书似的,呈现在人眼前,使我们一时完全忘却了琐碎扰人的烦忧,事情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⑦但是细细一想,情形既是如此,又不完全是如此。
我们到森林去,所以引起一种绻恋低回的感情,又是由于在理性上,我们知道森林和人类生活存在亲热关系,假如没有森林,没有树木,这世界将变得多么的孤独和哀痛!由于森林患病严峻砍伐,引起水土流失,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的事情,在国内大量地方是屡见不鲜的。
一看到童山濯濯的景象,你就会知道那里的村落沉醉在不幸之中了。
这且不去说它,就是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大森林,不论从世界范围来说,还是从中国范围来说,它们的总面积都存在不断缩减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积在国土中的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比例。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它也还在渐渐削减之中,我到有“中国林都”之称的伊春去,到森林掩盖面积雄踞中国前列的福建去,当年都听到人们谈论造林速度比不上砍伐速度,森林面积在缩小中的话题,虽然也有造林比较快速的省区,但是两相抵除之后,全国照旧是一个降低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个隐忧。
伐木丁丁的声音,并非是全可赞美的。
那里面也有破坏清静生活的刀斧之声呢!
⑧这样一想,我最终比较能够分析走进大森林时所以感到喜悦的缘由,原来,除了观赏安静,赞美雄浑,领悟深厚之外,也还有一种庆幸的心情:“这里还有这么大一片森林!”“没有看到受破坏的景象,真让人兴奋!”
⑨这样一想,又觉得在欢快中是夹杂着一点哀痛了。
就正像在观赏红叶时候那样。
⑩但愿在不太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中国的森林的总面积渐渐上升的喜讯,这在中国是可以称为“特大喜讯”的。
那时,我们到森林去徜徉,就会只有欢快,而不夹杂点哀痛了。
就像一片健康的绿叶,只有翡翠的颜色,而没有病斑一样。
⑪人们!但愿对树木,对森林,也都有一份理性的爱,而不是一味只知道胡乱砍伐吧!有没有这点爱,可能也是一个文明人和一个愚昧自私者的分野。
1989.3.北京
(本文选自《秦牧全集》,有删改)
★1.标题“森林水滴”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述。
答:
解析:依据对本文内容及主旨的感知与理解,作者对森林是赞美和宠爱的,从森林和人类的关系角度,作者期望人类要疼惜好森林资源。
从“水滴”可以联想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答题时,可从标题有利于揭示文章主题,引起读者的思考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森林水滴”是作者在林荫下闲逛的真实体验,它反映了作者宠爱森林,享受其中情趣的感情。
②引人产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联想,使读者认同作者对于森林和人类生活存在亲热关系的思考,认同其回报森林、疼惜森林的主见。
③作者期望本文像森林中自然产生的水滴,沁入读者心脾,感染读者。
(或:作者自谦本文是自己感恩森林厚爱而回报的水滴,期望它也能沁入读者心脾,感染读者。
)
二、(2022·无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题。
查找疏勒河
庐野
①我从千里外的繁华地,仆仆风尘地来到河西走廊。
人道是,牧马秋风塞北,是最迷人的季节,跟随大雪而来的我,明显错过了良辰。
我呢,自有我的趣味所在,倒觉得冬日里的西域,听风赏雪是诗也是画呢。
②当我站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足下坚冰如铁,听飞石格打有声,看风行处千里无障,心头不免惘然:广袤雄阔的雪原上,哪里有我梦中的羌笛胡笳,哪里有我思之若渴的疏勒河啊!
③我踯躅在空荡荡的荒滩上,四处查找它栖身的地方,用温热的脚板,叩动它的心室,触摸它的肌肤,走入它沉沉的梦境。
眼前沙草枯折,飞鸟息绝,了无半分探察的凭藉。
哦,疏勒河,男儿心头一条雄性的河流,你的声名就像盛世的汉唐一般辉煌,你的形迹令人想起怀素的草书、公孙娘的舞剑,还有帝王锦袍上跃跃欲动的大龙!可是你为何像羞怯的小丫头怯怯地隐蔽起来,为何在旷野回荡着的召唤中不吭不响?
④遥远的西天,横卧着冷面的冰山,那里不染纤尘,万籁消音,与眼前吵闹的世界有大不同。
旋转的阳光下,透亮的山体如绢如素,高洁的气质令观者自惭形秽。
久久地凝视,竟觉得这座晶莹剔透的庞然之物,莫不是已被凝固了的大河!它高悬于苍穹之下,呈引弓待发之势,随时轰然倾泻、涌流,将千里荒滩滋润一番。
⑤朔风里,雪雾一团团地布满开来,寒烟遮住苍凉的远山。
视线里,三五黑点倏然往复,欢跃之至,羊乎?狼乎?好一群喜寒嗜雪的精灵!它们是疏勒河的宠儿,它们的灵性来自疏勒河的培育,其美如是,其丑亦如是。
天地间,佛与兽轮番演替,此长彼消,相生相克,自成一种气象。
有了这般尤物,想见厚厚积雪重覆下的河流,必定不竭不亡,随天地而生,伴日月而行,有着十二分的雄浑、十二分的姿色。
⑥我漫无方向地在雪原上游走,静静地召唤着河的芳名,心地虔敬地和它交谈:疏勒河呵,你不必为自身的弱小而难过,你是千年丝绸古道上声名赫赫的大河啊!戍关将士在你的怀抱里濯洗征衣,边塞诗人在你的光影里饮酒颂月,拓荒大军在你的吟唱中屯垦耕耘。
岁岁年年,星沉日起,你随着季节而荣枯,因时代而盛衰,以坚韧的内力支撑着生命的远途跋涉!莫非你今日疲乏了,年轻了,在这冬日的大雪中昏昏睡去了?
⑦黄昏中,我在雪地里见到一座孤零零的石碑。
碑上,叙述了一个丢失了的英雄的故事。
这个年轻的女人,我很生疏,那段故事也谈不上传奇。
石碑坐西向东,东方有她家乡的望日莲与青纱帐吧……我不知道,她在悄然离别这个世界时是否无忧无恨,假如有忧,是来不及圆成一生中最温馨的梦吧;假如有恨,是来不及向爱恋的人一吐情肠吧,犹如这隐去形迹、蓄丰涵美的汤汤流水。
天地空旷,小小石碑愈显得清冷,它的身后,是远处地质勘探队的一片温存的灯火,独处荒原,舍闹取静,这是它的不凡之处啊,我想到了质朴的疏勒河,想到了它不喜卖弄的品性,开化即流,封冻则止,也是这般情形。
虽然我无缘一睹它的芳容,但它的魂灵分明已在我的心头永驻。
不知怎的,我心里突然有所感动,为这个丢失了的女人,为这条丢失了的河流。
⑧入夜,我梦中的疏勒河,在一串早春的鸟啼下萌动糊涂了,它呼喊着,摆脱坚冰的束缚,劲猛地夺路而走,把爱的乳汁洒向贫瘠的荒野。
灿灿夕阳下,满河波光,梵音响动……
⑨继而,我幡然警醒,耳边一阵苍凉的歌声正穿透在夜空,像宿鸟一样徘徊。
远处的帐篷里,牧人们在寒冷的冬夜,煨在粪火旁饮酒,深情地唱着一匹丢失的马。
全部的男人都喝了好多好多的烈酒,全部陪伴着的女人都显得格外柔情。
⑩月光下,大地清静如斯,积雪下那条古老的河流圣婴一样地睡熟了。
★2.依据①②段内容,简要概括“自有我的趣味所在”中“趣味”的内容。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进行整合。
答案:①在冬日的西域听风赏雪。
②查找梦中的羌笛胡笳。
③查找思之若渴的疏勒河。
3.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它们是疏勒河的宠儿,它们的灵性来自疏勒河的培育,其美如是,其丑亦如是。
答:
(2)不知怎的,我心里突然有所感动,为这个丢失了的女人,为这条丢失了的河流。
答:
解析:理解第(1)句话,要抓住“宠儿”一词,是疏勒河培育了“它们”,无论美丑,疏勒河赐予一样的爱和包涵。
理解第(2)句话,要抓住“丢失了的女人”和没有看到的“疏勒河”的共同点,这也是“感动”的缘由。
答案:(1)疏勒河胸怀博大,用宽广无私的爱培育西域的全部生灵。
(2)由于这个丢失的女人和疏勒河一样含蓄质朴,不喜张扬,有着坚韧坚守的内力,这些品德打动了“我”。
4.请简析第②段的作用。
答:
解析:分析段落作用,要留意从内容上、结构上、表达的情感上等角度进行分析。
文章的第②段,是写景段。
可以从引出下文、渲染气氛等角度分析。
答案:从内容上,具体描绘西域的冬日风光,渲染氛围;从结构上,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我”查找疏勒河的过程;从写法上,抒写“我”的惘然之情,构成文意上的转折,点题,为下文做铺垫。
5.现实和想象的交织是文章的显著特点,请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概括文中“现实”和“想象”的内容,并探究这样写的作用。
答:
解析:所谓“现实”,即文章写到的眼前景物;所谓“想象”,即作者联想到的有关疏勒河的历史。
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用概括的文字表述即可。
作用可以从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分析。
答案:现实:①白雪、朔风、冰山等呈现的西域的自然风光;②石碑、灯火、牧人等代表的西域的人文风景。
想象:①疏勒河的悠久历史和故事;②疏勒河糊涂时的景象。
作用:虚实相映,突出西域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创设阔大的意境;增加疏勒河厚重的历史感;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