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7页,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
(1题 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 14分)
为弘扬保定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教育,2024年1月5日,实验学校初二年级开展了“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等方式,探寻到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纪念馆……
下面是“莲池楼台”组同学撰写的研修日志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

①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莲池区,是全国十大古典名园之一,据记载已有 790多年历史。

②莲池园林布局以水心亭为中心,君子长生馆、藻泳楼、观澜亭、濯锦亭、响琴榭等古典式亭阁轩榭环池而立,疏密错落有致,(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四周古树(fǔyǎng shēng zī),浓荫蔽日,漫步园中如入仙境。

③进入莲池大门,绕过春午坡便可见一座彩绘的牌楼,牌楼枋心镌刻着“古莲花池”四个大字。

④牌楼西南濒临池水处是一座飞檐微翘、红柱擎托的古亭——-濯锦亭。

图书馆的南面紧连端庄秀丽的水东楼。

濯锦亭东面是直隶图书馆。

水东楼因为位置在池水东面而得名。

……
⑤洒然亭往东是高芬阁、奎画楼、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

高芬阁、万卷楼回廊逶迤,突出的屋檐如犬牙交错,参差的飞檐上走兽蹲伏,(wéi miào wéi xiào)。

除此之外,“沧桑直隶”“军官摇篮”等小组也纷纷撰写了研修日志。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
①记载( ) ②镌刻( )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fǔyǎng shēng zī
②wéi miào wéi xiào
(3)在第②段横线空缺处,根据意思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分)
(4)对“枋”字的读音和意思,同学们不确定,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查到读音为“fāng”。

根据“枋”字在词典中的义项,文段中“牌楼枋心”中的“枋”意思应该是( )。

(2分)
A.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以做车。

B.方柱形的木材。

C.两根柱子间起连接作用的方形横木。

(5)第4段文字因句子顺序不合理,读起来让人感到不连贯。

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2分)
(6)同学们拍摄了古莲花池大门的照片。

(2分)
“古莲花池”四个大字是书,特点是( )。

A.蚕头燕尾,字体庄重
B.笔画连绵,结构简省
C.笔画分明,结构方整
(7)学校小记者美美打算写一则消息对此次研学活动进行报道,投稿到校报。

请你帮美美拟一个标题。

(2分)
第二部分
(2~19 题共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2.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
古诗词中的“夕阳”往往浸渍着诗人的万般情味。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描绘南山晚景,表达自己恬淡闲适的心境;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夹杂着孤寂又欣喜的复杂情感;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向天帝倾诉心声,表达空有才华无处施展的慨叹。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钱塘湖春行答春①
白居易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草烟低重②水花明,从道③风光似帝京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答春:这是回应自己所写的《代春赠》的和诗。

此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之时。

②草烟低重:草间的水汽浓重。

③从道:按说,从道理上来讲。

④帝京:京都,京城。

3.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面初平云脚低”当是春水初涨,近看湖水,湖面开阔的样子。

B.“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

C.《钱塘湖春行》紧扣“早春”着笔,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

D.《答春》前两句写出了江州春季的风景:绿草间水汽氤氲,江上浪花激荡明亮,这些风光也确实和长安有几分相似。

4.《答春》中的“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让我们联想到《三峡》中的“常有高猿长啸,”。

(1分)
5.同是写春,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6~10题。

(13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B.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C.行拂乱其所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D.守成之难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7.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 3 处)。

(3分)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8.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9.甲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的观点。

其中,“”这句,从反面论述了享受安乐的危害。

(2分)
10.写出乙文中和甲文观点意思相近的句子。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1~13 题。

(共9分)
保定淮军公所博物馆
①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环城西路220号,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①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40亩。

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

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

②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

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

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

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

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

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两个院落,位于前院的西侧,两个院落东西廊的墙壁上,刻满阵亡将士的生平。

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

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

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规模之大。

③淮军祠堂与公所是一座具有南方和北方风貌的混合建筑体。

前半部的几个院落为徽式建筑,房屋高大、宽敞。

两边的墙壁为高大的马头墙,即阶梯式的墙壁,一般高达8米,最高处高达14米,看上去雄伟壮观。

后半部的几个院落为北方四合院式建筑,低矮古朴,便于居住。

两种风格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既能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古朴浑厚,也能欣赏到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

④淮军公所的建筑特色突出体现在一个“精”字上。

每幢建筑上,无论是砖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称得上艺术品。

当走进主体建筑的祭场内,放眼细看那木质结构的梁柱、檐枋、柱额、门楣,甚至那马鞍形的橡架,你会发现个个团花似锦、线条刀刀到位。

其内有花鸟,有器物,有走兽。

其构图随构造而参差,依部位而取势。

每组纹样随题材不一、图案各异,但不失和谐,各个神态栩栩如生,别无重样。

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祭场后院的两个垂花门。

门为月亮门,上有门楼,下边的戗柱为透雕的狮子滚绣球。

两个垂柱,为花篮形,中间的倒挂楣子,满刻花鸟,极为别致。

上边的屋脊,高高翘起,看去玲珑剔透。

整个门楼,纯系一组工艺品,让人赞叹不已!
⑤总之,这组具有南北风韵的院落群体,布局错落有致,雅而不俗,比例得当,实为一组佳作。

如今我们置身其中,注目凝神去仔细品味和赏读它时,似乎可以看到这些大师们的屏息凝神之态,听到当年工匠们的行刀刻刃之声。

这座古老的建筑充分体现了艺人们深邃的生活感悟,丰富的艺术情趣,强烈的审美追求和卓越的表现技巧。

⑥淮军公所不仅因其建筑本身的文物价值为人瞩目,还承载着多重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砖木的史书”。

如果说直隶总督署书写的是半部清史,那么淮军公所见证的则是晚清的衰败、列强对中华民族肆无忌惮的欺凌、李鸿章在保做直隶总督及其统领淮军的兴亡盛衰。

淮军公所集建筑艺术和史料于一身,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课堂,也是一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

①捻军: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苏州、无锡、武汉和保定修建的四座“昭忠祠”中,保定淮军公所修建最晚,规模最大。

B.第①段中加点词“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⑤段说明淮军公所是艺人们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感悟、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表现技巧。

D.淮军公所的价值在于这组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群体。

12.文章主要介绍了淮军公所建筑方面的哪些特征?(3分)
1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4~18 题。

(共 15 分)
认识他是一种幸运
——怀念李国文先生
周大新
①因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故当年在偏僻的军营开始写作时,我凭的只是对文学的一腔热爱和对生活的熟悉,文学理论准备差不多是个零。

也因此,我特别希望能找到老师请教。

在1976年至1978年间的多次投稿不中之后,我曾经给几位当时的名作家写信求教,可是无一人回信。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李国文老师的作品,心想,啥时候能认识他,得到他的指教就好了。

②机会拖拖延延地到底来了,此时的日历已翻到了 1988年。

《小说选刊》评出1987—1988年度的中短篇小说奖,我的短篇小说《小诊所》获了奖,我到北京领奖时见到了李国文老师。

其时,他是《小说选刊》的主编,在招待我们这些获奖作者吃饭时,别人介绍我与他相识。

他那时是全国的名作家,我只是一个初入文坛的年轻人,但他很热情地夸赞我的那篇作品,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让我觉得心里很温暖,也增添了一些写作的信心。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家庭已经陷入了一场灾祸之中,我正忙于应对灾祸,写作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之中。

③有一次,我由济南军区来京办事,给李国文老师打电话说想去拜望他,他热情地答应:“来吧,我在办公室。

”那天,在他不大的办公室里,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聊创作,也聊我正在应对的灾祸。

他了解了我家里发生的事情后,劝我想开些,给我讲人生不可能都是顺境的道理,讲遇到灾难时要相信事情早晚都会过去,不必绝望。

他还特别询问我正在写什么。

我告诉他我在写一部长篇小说,表现一个丝织世家在二十世纪的命运沉浮。

他说:“好,我等着你完工。

”我说我担心没写完我的身体就垮了,写成半部作品,这灾祸压得我实在受不了。

他叹口气劝我:“每个人心里都有抵抗灾难的潜力,就看你用不用了,你要用了,你就能顶住。

”他的话让我对未来有了些信心。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也遭遇过苦难,那苦难比我遇到的还要深重。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是在用他抵抗灾难的经验劝慰我。

④在国文老师和其他朋友的鼓励下,我一边应对家里的灾祸,一边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第二十幕》,并穿插着写一些中短篇小说,直到1998年,终于写完了《第二十幕》的上、中、下三卷。

当这部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召开研讨会时,国文老师参加了会议。

在会场,听着那么多文学前辈和同行朋友的肯定之语,我百感交集,内心充满了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⑤我调到北京工作后,家属的工作调动一时难以办成,有一段时间闲住家中。

国文老师听说后,热心地帮助我们联系了一个单位,虽然最终没能去成,但他的关心再次令我感动。

他总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你觉得个人生活虽苦乐相掺常有风雨,可人间到底充满暖意,值得我们栖居其中。

⑥和国文老师在一起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创作。

我记得他说过:年轻时要趁体力好抓紧写,一年写十万二十万字甚至更多都是应该的,否则年纪大了想写也无力写了;不要忌妒别人,要善于向同代作家学习,看他们怎么表现我也熟悉的生活;别把精力用在社交上,不要追求一时的热闹,要耐得住寂寞,作家最重要的是拿出作品;既要读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也要读西方作家的作品,书读得
越多越杂越好。

他说这些话时并不是一脸严肃,跟他聊天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面带笑容地说出了他的创作思考和对我的希冀。

⑦他对我的创作并不一味说好,有时也有批评。

有一年,我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后,给他送去了刊发作品的杂志。

他看后给我来电话说:“这个题材你可以处理得更好,可以写得更有新意。

是应该多写,每年的写作都应有一定的数量,但也不要一味求快求多,萝卜不洗净就扔进锅里,不行。

”这话给我敲了警钟。

⑧2005年,我不顺的人生又添了新的不幸:孩子患了重病。

我忙着给孩子治病,很长一段时间没与国文老师联系。

他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在电话里送来了慰问。

最终,孩子远走。

2008年万念俱灰之后,只有埋头写作算是抵抗命运的一个途径。

此后,我很少再去看国文老师。

我害怕他问起我家里的情况,更不愿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他,毕竟他已是老人了。

甚至电话也很少打,因为打电话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失态,不能再让老人也跟着伤心了。

⑨新冠疫情期间,我为他担心,这种伤及呼吸系统的疫病对高龄老人来说特别可怕,我暗暗祈祷他能凭借自己的乐观和自身抵抗力闯过这道难关。

然而,还是在疫情末期听到了噩耗。

这位胸怀爱意的老人的离去,是这个世界的损失;这位目光犀利、文字优美的作家的离去,是中国文坛的损失!
⑩国文老师,每每想起过去在一起的岁月,脑子里就会重现你的音容笑貌,我们想念你!所幸,在不太久的将来,我们还能在天国相聚,那时,再听你的笑声和教诲!
(《光明日报》2023 年09 月 22 日)
14.文章记叙了“我”和李国文老师之间发生的几件事,请补充完整。

(3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李国文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格。

(3分)
16.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7.说说第⑦段“萝卜不洗净就扔进锅里”的含义。

(3分)
18.读完文章,你从李国文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教益?结合自身生活谈一谈。

(3分)
三、整本书阅读
19.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请完成下列任务。

(7分)
(1)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作是个人。

是这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是这斗争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

(4分)
(2)他的哪一思想、决策或做法体现了冷静的政治头脑?请简单谈一谈。

(3分)
第三部分
(20题共 50分)
20.作文。

(50分)
旺盛的生命力,一定存在于不断拓展成长空间的过程之中。

要知道,人的成长没有天花板。

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设置新目标、拓宽生命广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挑战、提升生命高度的过程。

不断突破和超越的生命,将会在不断的惊喜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生命力也会愈加旺盛。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