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用分子说法错误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总在不断运动者
B. 一升酒精和一升水混合——分子之间有间隔
C. 一升黄豆和一升水混合——分子之间有间隔
D. 一只蚂蚁喝一口水含有1.0×10 -23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B 100 mL 酒精和100 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A
B. B
C. C
D. D
3.金刚石由什么粒子直接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中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分子
4.“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 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气体压缩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
7.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8.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冷却成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9.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分子质量变大
B. 碘分子体积变小
C.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10.(2021•凉山州)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运动的是()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保持空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空气分子
C. 检验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二、填空题
12.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图所示).水蒸发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13.有下列现象:①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干冰体积大;②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③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④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kg.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________ .(2)微粒之间有空隙________ .
(3)微粒的质量很小________ .(4)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________ .
14.从微粒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下同)变化,________不变。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15.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______ ,理由:________ .
16.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________D中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
17.将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积为V3ml,则V1+V2________ V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综合题
18.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
(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________
19. 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时,如图所示做了一个小魔术.他们分别把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两棒之间生成一股白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白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2)该实验说明了微粒的一条基本性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