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选文都侧重描摹自然风光,赞颂了自然山水的秀美和神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里有交响乐一般的鼎湖山泉水声,有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的林中小溪,有飞红滴翠的黄山,还有如画似绣的桂林山水,只要你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你
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奇妙,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
3、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
4、学会合作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5、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情。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鼎湖山听泉》2课时
《林中小溪》1课时
《飞红摘翠记黄山》2课时
《画山绣水》1课时
诵读欣赏1课
时
自由阅读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2课时
四、各课教学简案
鼎湖山听泉
(一)学习目标:
1、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3、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
你知道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听,思考,回答。
指的是什么地方吗?你能说说这颗“绿
色明珠”美在何处吗?今天,我们就一
起走进散文名篇《鼎湖山听泉》,欣赏鼎
湖山美丽的风韵。
2、整体感知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勾画作者游山踪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作批注。
3、反复诵读,感知美:
自选课文写山泉美的片段,准备推荐学生自选课文片段,有感情的朗读。
给大家,并说明美在哪里。
准备推荐理由。
巡视指导学生“吟哦讽诵”读给大家听。
评价,补充。
4、深入理解:
再读课文,思考:再读课文。
鼎湖山可写之景很多,而作为游记,思考,讨论。
也应较全面地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集中回答,评价,补充。
笔力写山泉?又是怎样做到以“泉”为
主,兼及其他的?
5、语文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为鼎湖山写一个广告思考,创作,交流。
语或或拟写一副对联。
评价。
林中小溪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吟哦讽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略大自然的美。
2、能概括出小溪所显示的精神并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了解普里什文作品的风格,体会作品“诗的深警和反复回荡的旋律”之美。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
直接导入。
2、整体感知:
(一)学习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简述巧妙构思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谈谈散文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1、导入:
“桂林山水甲天下”,她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尤其是漓江两岸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喀斯特地貌更是美仑美奂,天下无双。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2、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3、细读课文:
思考:本文用了不少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你认为哪一段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4、语文活动:辩论赛
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把自然美景和阶级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更是牵强附会了,你怎么看?画山绣水
学生活动
思考,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作批注交
流评价。
反复朗读,
思考,讨论,交流。
思考,准备一段话发言。
小
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