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车辆使用和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车辆使用和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机动车辆管理,规范车辆使用,确保行车安全,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经费开支,特制定本车辆管理办法。
一、车辆管理范围
1、公司所属机动车辆以及公务用其它车辆(公司车辆)
2、公司员工的车辆(私人车辆)
二、车辆使用范围
1、公司员工在本地或短途外出联系、办理业务
2、接送公司宾客
3、其他紧急和特殊用车
三、车辆使用程序
1、车辆的使用实行派车制度。
使用者在公司的OA系统行政办公→车辆申请与安排中填写车辆使用申请表(选明公司车辆或私人车辆)。
2、使用人按派车记录上报批准的行车路线和目的地行车.
3、公司车辆使用发生用车冲突时,由行政部按任务的轻重缓急统一协调安排。
四、车辆使用注意事项
公司车辆
1、车辆的管理
错误!车辆由公司行政部统一管理,建立车辆档案。
公务车辆除行车必须以外的相关手续、证件等均由公司行政部保管。
错误!车辆所属部门应提前对年审、保险等到期的及时上报办理.如因工作失误造成证件、规费过期及遗失,责任人承担损失。
2、车辆燃料管理规定
错误!公司有两辆车即:川A703XU,川AQT156特殊管理,除工作时间以外,由赵钢、魏总使用,燃油费由使用人各自付费。
错误!根据车辆公务使用里程读数,按月统计,川A703XU按每公里1元计算,补贴给车主。
川AQT156按每公里0。
6元计算,补贴给车主。
错误!长途出差在外加油,由驾驶人员认真负责(加油发票核对签字),如实际公里数与所加油料数量不符,多余部分由驾驶人员承担,并提出警告.
3、车辆的保养和维修管理规定
错误!公司所有车辆实行保养责任制。
○,2行政部按车辆行驶5000㎞定期实施保养,每次保养时对车辆进行检查、调校,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并建立检查、调校记录.
○,4车辆需维修时,所属部门或用车人必须提前向行政部申请,经批准后进行安排维修保养.
错误!车辆于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或其他耗损急需修复或更换零件时,应与车管负责人联系请求批示。
无迫切需要维修的,不予在外地修理。
错误!车辆在交通事故以外的损坏修复时(包括:外观的磕碰、刮伤等),除保险赔付外,责任人按经济损失的50%赔付。
○,7因责任心不强或违章操作发生机械责任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经分析查明原因后,责任人按经济损失金额30%处罚。
私人车辆
注:根据情况,公司员工外出办公可以使用自己的车辆
1、车辆的要求
错误!私车公用的车辆应按照规定,购买车辆保险及路途保险及其他人员保险。
错误!私车公用的车辆及私车应符合车辆行驶安全,经车管所核查合格的车辆均可上路。
2、车辆燃料管理规定
错误!私车公用的邮费应报销(按实报销).
3、车辆保险规定
错误!私车公用的保险,公司与车主各一半报销费用。
○2私车公用办事的路途保险(事故),公司与车主各自承担一半费用.
五、驾驶人员管理规定
1、除公司行政部审核批准的员工以外,禁止其他人员驾驶公司车辆。
2、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分配,听从车辆管理负责人对车辆的调配和指挥,凭派车单用车。
不得疲劳、酒后驾驶车辆,不得公车私用。
3、不按派车记录上报批准的行车路线和目的地行车的,按100元/次处罚,多出的燃料费由驾驶人承担,并提出警告。
4、为确保行车安全,保证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5、行车时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允许拨打电话、调音响、点火吸烟等做有碍驾驶的小动作。
6、公司车辆的驾驶人员对驾驶证的有效性负有责任.
7、爱护公司车辆,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和收车后的清洁工作。
8、无特殊情况,公司车辆不允许在外过夜。
如造成损失,由个人全部承担,并对驾车人进行严肃处理.
六、车辆违章、事故的处理规定
1、持无效证件、擅自驾驶车辆发生的交通违章、事故、由肇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及一切处理费用。
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或停职。
2、驾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因违规被罚款不予报销(包括:电子侦测记录).非因本人造成的特殊情况罚款,须请示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后,给予适当处理.
3、擅自脱离公出路线,发生的交通违章、事故,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4、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配合交警部门处理(逃逸后果自负),并上报保险公司。
发生的车辆经济损失和向受害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经扣除保险赔付后,剩余部分由驾驶人负担比例为:
(1)全部责任:经济损失在20000元以下,负担5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负担4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负担30%。
(2)主要责任: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下,负担4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负担3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负担20%。
(3)同等责任、次要责任: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下,负担3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负担20%;
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负担10%.
(4)无责任:出现经济损失时,应向肇事方追缴。
追缴不足部分负担10%。
附则:本办法由行政部解释、补充,由公司总经理签字颁布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