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育 知识讲座 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关系与血缘关系
• 3. 资源共享:家庭情感、时间优势,学校专业 集体优势、课程资源
• 4 . 地位平等:法律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协商 • 5 . 学校主导:指导+组织
• (三)家校合作共育的三个层次
• 1.基本层面:家庭做好家庭教育,学校 做 好学校教育
• 2.法律层面:家庭和学校依法为彼此提 供 支持与配合
• (2)家长教养方式(要求+回应)
•1)权威型
•3)专制型 •5)溺爱型
2)民主型 4)放任型
• (3)家长合育观念(责任+分工)
• 1)推脱责任型 • 2)我行我素 型 • 3)全权委托 型 • 4)良性互动型 ——尊重信 任 责任 参与 包容
• 3 . 方法和渠道
• (1)基本情况登记表 • (2)调查问卷 • (3)访谈:家访、访校、电话、实地调研 • (4)日常交流(包括网上交流) • (5)家长会 • (6)其他渠道
(四)引导家长参与学

1.含义
• 为提高学校管理与教学水平、密切家校 关系,学校为家长创设一定条件,引导 和组织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管理、教 育 教学活动的过程。
• 2 . 让家长知道参加什么
• (1)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家长会、单独沟通、 开 开放日、学校亲子活动、开学(毕业、少 先 先队、节日)班(校)家庭 情况调查 • (2)个别家庭研究:某某同学家庭情况调查 • (3)带着目的和问题研究:欺凌学生家庭情况调

• 《家情:现代办学的基本依据》
• (二)培训、教育家长
• 1 . 家长教育的内涵
•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 (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胜任 力为目的,以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情意、 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 育 培训活动,家长教育属于的成人教育活 动。
• (5)专题:针对具体出现的问题而开展 的针对性培训
• 幼小衔接、习惯养成、学习辅导、社会性发展、 家风家训、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升学与规划 创新能力、亲子关系、抗挫能力
……
• 4 . 机制:正规+非正规
• (1)正规培训:系统知识培训 • (2)非正规培训:日常沟通、家访、家长
论坛、沙龙、阅读分享 经验分享(围绕某一主 题)、家长手册、推 荐 书籍杂志、自主学 习
• 2 . 主要任务
• (1)家庭生活指导、环境建设(家风) • (2)为家长提供儿童在校基本信息 • (3)为儿童在家学习(活动)提供建议 • (4)为家庭策划合适的教育项目:亲子运动会、
亲子共读、亲子旅游、亲子义工等
• (5)为假期儿童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 • (6)为家庭教育选择提供咨询 • (7)为亲子活动提供条件 • (8)为问题儿童教育提供系统诊断和辅导
• 2. 根本目的:提高家长教育胜任 力
• 1)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
Ø 关于儿童方面的知识技能 Ø 学习目标与动力知识技能 Ø 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技能 Ø 学习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 Ø 生活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 Ø 家风建设方面的知识技能 Ø 家校沟通方面的知识技能
• 3.培训内容:系统知识+专题内容
第一章
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
• (一)什么是家校合育
• 家校合育是家校合作共育的简称,是以学 校 为主导,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优化家 庭和 学校教育功能为主要途径的协同行动 。合作 是基础,育人是目的。目标的一致 性和双方 的互惠性是合作得以开展的根本。
• (二)家校合育的基本原则
• 1 . 目标一致: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 2. 功能互补:重智与重德,课业与生活,
• (1)指导服务家庭教育,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2)加强改进学校教育,引导家长不断提高自我教 育意识与能力,主动配合学校,促进学校发展。
• “4”项任务(能力):了解与研究家长、培训与教 育家长、指导与服务家长、引导家长参与学校。
Ø 家校合育的任务
• (一)读懂家长 • (二)教育家长 • (三)服务家长 • (四)引导家长参与学校
• (2)参与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校内志愿服务、 社 会志愿服务。
• (3)参与课程与教学
• 1)课程开发:征求意见、提供资源、建言献策; • 2)参与教学:课程教学助手、独立承担教学、帮
助完成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校科研、参 与 评估。
• (4)参与学校管理
• 1)积极与学校沟通——配合调研,理性 开 展对话,合理维护自己权益;
• ……
• 3 . 指导和服务形式
• 致家长一封信(建议书、倡议、要点……) • 家庭教育咨询热线 • 家庭教育问题诊断与会商 • 学情通报会(手册、专栏) • 家长(家校联系)手册 • 假日家庭生活指南
• 教育项目策划:亲子义工、亲子运动会、 亲子共读、亲子作业
• 家长(家庭教育)沙龙 • 班级(年级)微信群 • 家长互助中心……
• 2)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就学校发展 规 划、决策、日常工作提供建议;
• 3)提供合理评价——客观、公正地对学校 办学思想和制度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
• 3 . 提升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 1)提升家长对参与学校的理性认 识
• 2)提高参与能力、提供条件 • 3)转变家长的价值观 4)唤醒家长自身组织力量
1.建立信任关系 2.秉持积极心态 3.互通真实信息 4.明确主要问题 5.采用理性方式 6.协商处理方案 7.达成一致协议 8.巩固沟通成效
家校沟通的基本要求
1. 统一认识 协调一致 • 目标明确 理念相同 1. 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 • 互相信任 关系融洽 • 真诚交流 情感通畅 1. 尊重理解 支持配合 • 明晰分工 形成合力 1. 经常联系 防患未然
• (三)指导、支持和服务家长
• 1 . 目标:指导和帮助家庭开展教育活动
• 学校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 要,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建议、支持、帮助、 指导和服务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 其 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 导、 支持和服务。
• 3.理想层面:家庭和学校依据各自的意 愿 和能力为彼此提供支持和配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9条)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子 女 或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 及 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 监护人 进行 教育。
(一)了解、研究家长
• 1 . 了解和研究家长的重要性
了解和研究家长,是保障家长教育权 的 基础,是家校合育工作的前提。
• 2 . 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 (1)家长、家庭的基本情况
• 1)家庭基本信息(人口、住址、关系、类型 ……) • 2)经济资本状况 • 3)社会资本状况 • 4)文化资本状况
• 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
第二章
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
• 一、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
Ø 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 • 合育模式是开展家校合育工作的基本方式,
是教育工作者与家庭之间相互配合、相互 支持、协同育人的工作路径。
Ø 家校合育的主要内涵
• “1”个根本目的:成就孩子
• “2”个维度:
第三章
如何进行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不应该是

Ø 互不信任 Ø 互不尊重 Ø 不冷不热 Ø 气氛紧张 Ø 缺乏理解 Ø 互相埋怨 Ø 批评告状 Ø 挑剔指责 Ø 推卸责任
家校沟通的五禁忌
1. 以自我为中心 2. 习惯先入为主 3. 情绪化处理问题 4. 常常敷衍了事 5. 使用强硬语气
有效家校沟通的过程
• (1)相关政策:教育基本方针政策

如核心素养
• (2)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特色、课程特色
教育理念
• (3)儿童方面知识:身体、生理、心理 • (4)家庭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家庭建设
、 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关系维护、社会 参 与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家庭教育应符合(一)尊重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