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竞赛辅导《元素和化合物》经典简答28题(有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和化合物》经典简答28题答案与解析 1、答案:RO 2
解析:设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x ,则有:35.5x+91=233,解得x=4,即R 的化合价为+4价, 所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2。
2、2MgO•3SiO 2•nH 2O ; MgSi 3O 8•nH 2O+4HCl═2MgCl 2+3SiO 2+(n+2)H 2O .
3、答案:2Pb O·PbO2 ,Pb 2(Pb O4)
解析:由偏铁酸盐Fe(FeO 2)2可知,金属离子中Fe 为低价,酸根离子中Fe 为高价,因此Pb 3O 4在写成盐的形式时,不要错写成Pb (Pb O2)2 。
4、答案:+5
.275521212M M M M --或 解析:当R 的化合价为奇数时,可设化学式为R 2Ox ,可解出x=55
212M M - 当R 的化合价为偶数时,可设化学式为ROx /2,可解出x=
5
.2712M M - 注意:化合价前面有“+”号。
5、答案:19:4
解析:Fe 23O 25由FeO 和Fe 2O 3组成,设有x 个FeO 分子, 有y 个Fe 2O 3 分子
则两中化合物中Fe 与O 比为23:25 ,即(x+2y ):(x+3y )=23:25
解得x :y=19:2
则其中Fe 2+、Fe 3+的粒子个数比为19:(2×2)=19:4
6、答案:(1)14.5% (2)7
解析:(1)第一次加热后坩埚里式样的剩余是48.5-32.5=16g
失去的结晶水的质量是55.7-48.5=7.2g
第二次加热后余下的质量是44.9g
从第三次和第四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43.1g (为坩埚和完全纯净的Na 2CO 3的混合物) 即剩余的结晶水的质量是44.9-43.1=1.8g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1.8/(44.9-32.5)×100%=14.5%
(2).我们知道原来加入的样品的质量是55.7-32.5=23.2g
而结晶水的总质量是55.7-43.1=12.6g
M=106+18n,则[23.2/(106+18n)]*n*18=12.6
解得n=7
7、答案:+1,7
解析:该化合物的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气体生成,说明该物质为碳酸盐;设其化学式为AxCO3,三种原子的总数为x+y+z=6,故x+1+3=6,则x=2;即其化学式为A2CO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酸根显-2,设A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A元素的化合价:2x+(-2)=0,则x=+1.该化合物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m A:m B:m C=7:6:24,设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故2y:12:(16×3)=7:6:24,解得y=7
8、答案:8/9(1-7/6a%)
解析:将C2H6O拆成C2H4·H2O的形式,然后根据C和H的质量关系算出其余H的质量分数为1/6 a%,然后求出混合物中“H2O”的质量分数为1-7/6a%,最后求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
9、答案:三硫代碳酸钾
解析:Na2S2O3可看作硫酸钠(Na2SO4)中一个氧原子被一个硫原子代替,故称硫代硫酸钠.CaS x可看作硫化钙(CaS)中硫原子数目增加,故称多硫化钙.
BaO2可看作氧化钡(BaO)中增加一个氧原子,故称过氧化钡.
而K2CS3的可看作是K2CO3中三个氧原子被三个硫原子代替,和Na2S2O3命名原理一样.
故K2CS3与Na2S2O3的读法相似,应该读作三硫代碳酸钾.
10、答案:+5
解析:由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根据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可判断
n=1,则离子RO3n-为RO3-;设RO3-离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3=-1,解得x=+5;
11、(1)己烷C6H14二十一烷 21 通式C n H(2n+2)
(2)C8H16 CnH2n
12、(1)C 4H 10 (2)D (3)…CH 2-CH 2-CH 2…
13、(1)不同 (2)6.02×1023 , 1.806×1024 (3)8×2×6.02×1023或9.632×1024
14、答案:(1)第二行第四列填④;第三行第五列填② (2)Na; F AC (3)7 (4)+5 7
解析:(3)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和第7纵行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由离子反应方程式RO 3n-+6I -+6H +=3I 2+3H 2O+R -
可知,利用电荷守恒可得n 为1,则设R 元素的化合价为x ,x+(-2)×3=-1;解得x=+5,即在RO 3n-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又R 的 最低负价为-1价,则最高正价为+7价,则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15、CnHaOb+(n+α/4-b/2)02=nC02 +a/2H 20 C 6H 1005+H 20=3C02+3CH 4 2C 2H 5OH=C02+3CH 4 16、2MgO ·3SiO 2·nH 20 2MgO ·3SiO 2·nH 20+4HCl=2MgC12+3Si02+(n+2)H 20
17、CaH 2 十 2H 20+Na 2C03=CaC03↓十2NaOH 十2H 2↑
18、(1)A 、C 、E (2)①2FeCl 3+Cu==CuCl 2+2FeCl 2
19、答案:(1)Si 3N 4;SiCl 4(2)Si 3N 4 + 3 O 2 == 3 SiO 2 + 2 N 2(3)−3
解析:(1)化合物E (含两种元素)与NH 3反应制得G 和HCl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G 中含有氮元素,故Y 为氮元素,设G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 a N b .化合物G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含有硅元素,其质量分数为60%,故60%=(28×a)/(28×a+14×b)×100%, 解得:a/ b=3/4,故G 的化学式为Si 3N 4;E 的化学式为SiCl 4
(2)粉末状G 能够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所得产物中有一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另一种
是氧化物为二氧化硅,故化学方程式为:Si 3N 4+3 O 2===3 SiO 2+2 N 2
(3)“赛伦”,化学式 Si 6-x Al x O x Y 8-x . 在1400℃时x 为2.0,其化学式为Si 4Al 2O 2Y 6 “赛伦”中Y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0.答案:(1)Cl 2O 4 (2)2Cl 2O 4 = Cl 2 + O 2 + Cl 2O 6
解析:(1)设高氯酸氯分子中含有n 个氯原子。
w (Cl) =
16
45.355.35⨯+n n = 0.526 解得 n = 2;化学式为Cl 2O 4。
21、答案:5.99 × 1023 或 6.0×1023 22 升或者 22.2 升 解析:2克氢气=0.002千克,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克氢气所含有的氢分子数:
0.002/(2×1.67×10-27)=5.99×1023 或 6.0×1023 ; 高温 高温
0.09千克/米3
=0.09千克/升,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0.09==22或22.2(升)
22、(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2)2.0<x <2.4 (3)强 失电子 (4)不是
23、(1) 加入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自来水 (2)Ca(ClO)2 和CaCl 2
24、(1)通过对水的体积的测定获知H 2的体积 (2)①②③ (3)①④ 25、答案:(1)FeCl 2•nH 2O=FeCl 2+nH 2O ,H 2+FeCl 2=== Fe+2HCl ;
(2)防止生成的纳米α-Fe 被氧化.
解:(1)根据题意可知,固体粉料FeCl 2•nH 2O 先脱水、真空干燥,然后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氯化亚铁即可得到纳米α-Fe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生成氯化氢气体;
(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铁易被氧气氧化,故需要使用保护气.
26、答案:3:7或37:3
解析: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A 和B 的质量及生成A 2B 的质量:同样生成5.0gA 2B ,甲实验B 的用量为1.0g 、乙实验B 的用量为4.0g ,则可得反应生成5.0gA 2B 时需要消耗B 的质量为1.0g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生成5.0gA 2B 时消耗B 的质量为1.0g ,则消耗A 的质量
=5.0g-1.0g=4.0g ,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A 、B 两物质的用量比为4:1;
根据反应中反应物A 、B 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1及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丙同学实验中生成A 2B 的质量3.0g ,若A 的用量=3.0g×4/5=2.4g ,此时B 的用量=8.0g-2.4g=5.6g ;
若B 的用量=3.0g×1/5=0.6g ,此时A 的用量=8.0g-0.6g=7.4g ;因此丙学生实验中a :b 的值为
2.4:5.6=3:7或7.4:0.6=37:3。
27、答案:(1)H 2O (2)2H 2O===2H 2↑+O 2↑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3)0.16,氧,氢,0.02 (4)2NH 3+3CuO===N 2+3Cu+3H 2O
解析:(1)C 中的液体会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液体只能是水;
(2)B 试管中的氧化铜质量减少,减少的只能是氧元素,可知B 中的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3)B 中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21.32-21.16=0.16克,由此可知,X 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氢氧元素结合一般情况下生成水,根据水中的氢氧元素之比(1:8)可以求出氢元素的质量;
(4)生成物中有氮气、水和氧化铜,反应物中有氧化铜,可知X 中含有的元素是氮氢元素,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3,故X 的化学式为:NH 3.方程式为:2NH 3+3CuO===N 2+3Cu+3H 2O 高温 通电
△ △
28.答案:(1)CuSO 4·H 2O (2)CuSO 4CuO +SO 3↑ CuSO 4·5H 2O 102℃ 解析:(1)0.80gCuSO 4·5H 2O 中含有CuSO 4的质量为g 51.0250
1608.0=⨯。
由图像可知当温度升高到102℃是时CuSO 4·5H 2O 开始部分脱水,在113℃~258℃时剩余固体质量为0.57g ,根据原子守恒可计算出此时对应的化学式,设化学式为CuSO 4·nH 2O ,则有51.01816016057.0=+⨯
n ,解得n =1,所以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 4·H 2O ;
(2)由图像可知当温度超过258℃时,剩余物质恰好是CuSO 4,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CuSO 4CuO +SO 3↑;CuO 溶于硫酸生成CuSO 4,结晶析出生成胆矾即CuSO 4·5H 2O ;由图像可知CuSO 4·5H 2O ,存在的最高温度是102℃;
570℃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