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杨柳青》 ︳人音版 (五线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柳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让学生能从中感受了解江南民歌委婉动听、清新流畅的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了解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地方特色。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与一字多音处的演唱。
四、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
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
教唱时,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茉莉花》,你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吗?你还知道那些民歌?你会唱几句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首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
江苏的扬州是一个人间圣地,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扬州的美丽风光。
出示背景音乐、图片
二、新课学习:
1、初步感受歌曲:扬州是历代文人墨客很喜欢的地方。
唐朝大诗人李白就
写过有关扬州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景色优美,扬州的民歌更美,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感受一下。
2、扬州的民歌真美、同学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1)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这首歌曲活泼风趣,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你觉得几拍子比较合适?
(4)为什么用方言来唱?(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劳动人们口头的音乐创作)
3、再听歌曲
(1)从歌词上看他更是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那么多衬词又不具体表达什么意思,能不能去掉呢?(可烘托气氛,去掉了就没味道了)
(2)杨柳青是江苏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有了这些衬词,音乐更显得活泼风趣。
像这样没有含义的词,我们叫它衬词。
这也是在民歌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虽然没有任何含义,但是可以营造情绪,强化风格,补充乐句。
(3)指导学生唱好衬词,先让学生用较慢速度读歌词,把衬词部分的歌词读的流畅,注意情绪和速度。
三、学习旋律,练唱歌曲,处理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细腻风格:
过渡句:扬州人把含有这样衬词旋律的曲子,都叫做杨柳青。
既是歌曲的名字也是一种曲牌。
那么人们到底在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聆听师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请你听一听加上这些衬词,有
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2、模唱歌谱,感受旋律美:
1)师:这部分歌曲,虽然歌词简单,但很有民歌风味,我们一起来重点看一看它旋律。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谱。
2)师:划着旋律的线条唱一唱,你都画出怎样的线条?柔美而缠绵。
是啊,江南的音乐都是如同流水般柔美委婉。
3、唱好连音线,体会音乐的韵律
1)师:旋律中上有很多弧线,他们是做什么的呢?听老师演唱一次,不过这么多圆滑线,我怕唱不好,每当有圆滑线的时候,你们用手划一下,
提示我一下好吗?
2)师:这么多个圆滑线你们都划出来了,我想你们唱时更没有问题。
你们来唱好吗?也用手帮自己画一画吧。
4、曲调中主要有那几个音构成,曲调中出现了几次11 10应该采用怎样的力度,
试着唱一唱体会效果。
设计动作按节奏拍手,跺脚等。
5、学唱难句,解决一字多音难点
6、体会扬州方言的特点,学一学、唱一唱。
7、方言演唱,增加民歌风味:
师:其实我们已经唱的很好了,但是你们和扬州人相比,好像还缺了点扬州味儿?怎样才能有这个味儿呢?方言。
谁会用方言给我们念念。
扬州人
说话没有卷舌音,比如早晨。
开口比较小,比如麦苗。
句子的末尾喜欢
加入“nia”,我们来用扬州话唱唱看。
8、完整演唱歌曲:
(四)艺术处理:
1、师:听一听扬州民歌手的演唱,她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通过对比,体会民歌演唱中,强调句首的演唱风格。
师:我们再来唱一唱,把扬州柔美又诙谐的声音表现出来。
突出句首,唱出民歌的风味。
(五)寻找作者。
了解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
(六)拓展
我们辽宁也有很多民歌,你会唱吗?听辽宁民歌《小拜年》《猜花》《小看戏》听听江南民歌和东北民歌偶所不同吗?
六、小结:
师:今天课上完了,你了解到民歌哪些特点?劳动、衬词、口口相传,希望大家能像扬州人民一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