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同步练习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第10课《论语》十则
(建议安排2课时)
]
[学法导引
例题: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是.知也(这)
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解析:此题考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的理解分析,属小综合题。
参考答案:D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
人不知而不yun()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 __ (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 _ (3)任重道远()____________ 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________ 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_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_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 ___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这本书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书。
这本书
是 ____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与《》、《》、《》
合称“四书”。
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条语录的观点相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 ____ ____
5、以上五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
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
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4)昔者吾舅死于.虎()
(5)何为不去.也((6)小子识之()
8、“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_________
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A、顺接 B、转接)
10、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
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___________
12、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__ 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请翻译这句话。
三、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荒无人烟
最悬殊的区别----最反常的气候----
最昂贵的稿费----最难做的饭----
最短的季节----最绝望的前途----
最高的巨人----最长的脚----
最难走的路----最大的地方----
十.《〈论语〉十则》训练一
1—2、(略)3、A 4、ABBA 5、D 6、(1)B (2) D、
《〈论语〉十则》训练二
一、1、论语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儒孟子大学中庸2、不断学习、复习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
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4、学习他优点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
5、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6、略二、
7、(1)经过(2)它,指哭声(3)是的(4)在(5)离开(6)记住
8、zhi
9、(A)10、孔子11、丈夫的父亲12、老虎很凶猛13、妇人14、苛政猛于虎也。
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啊。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