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1.对于下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运动轨迹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不变的
B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C .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

两人分别
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下列判断正确的时 ( ) A .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B . 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 C .拔河胜负与是否放砖无关。

D .获胜的是乙方,因为乙端比较重,可以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最大静摩擦力。

3.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降,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分别是f 1和f 2 ,如果物体m 1先落到地面,那是因为 ( )
A .m 1>m 2
B .f 1<f 2
C .
2
211m f
m f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一物体做平抛运动,从抛出点算起,1秒末其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经5秒钟落地,若取g=10m/s 2,则物体在
( )
A .第一、二、三秒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等的
B .第一、二、三秒内位移之比是1:3:5
C .后一秒内的位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多gT 2=10m
D .落地时的水平位移是30m
5.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
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
C.向下适当偏后D.向上适当偏前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2kg,m B=4kg的A、B两物体之
间用轻质弹簧连接,用水平恒力F=6N拉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弹力为
A.F=2N B.F=3N C.F=4N D.F=6N
7.如图所示,有一个直角墙,用相同材料做成的两块木板分别倾斜放置于墙上,木板1 和木板2 的顶端位置相同,现给一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分别从三块木板顶端以相同初速沿木板滑下,则物块从顶端滑至底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木板1 滑下时,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B.沿木板1 和2滑到底端时动能相同
C.沿木板2滑下时,到底端动能最大
D.沿木板1滑下时,摩擦力做功较多
8.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
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答案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得20分。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0.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行,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体重为m =60kg 的小明在一次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男子组跳高冠军。

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 .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 .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D .小明在下落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11.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F 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
计算出( ) A






B .斜面
的倾角
C .斜面的长度
D .加速度为6m/s 2
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34N
12.发生交通事故时,车上两物体A 、B 同时从车上脱离,L ∆是A 、B 两物体水平距离,如图所示为汽车抛物的模拟图,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A 、B 落地时间相同
B .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C . 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D .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
13.如图12所示,光滑水平面AB=x ,其右端BC 是一个半径为R 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

质量为m 的质点静止在A 处。

若用水平恒力F 将质点推到B 处后撤去,质点将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 处并恰好下落到A 处。


A .可以判断出水平距离最小值为x=2R 。

B .可以判断出水平距离最小值为x=R
C .要满足上述运动过程,水平恒力F 大小至少为mg
D .要满足上述运动过程,水平恒力F 大小至少为54
mg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4.(12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
度与力的关系。

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

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

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

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
学实验结果的是。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15.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

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1分。


16.(7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 ,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AC 竖直放置,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进入管内,通过最高点C 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 ,从C 飞出后落回地面。

求落地点与A 间的距离. 16.(12分)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 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 点
时立即撤去拉力F 。

此后,物体到达C 点时速度为零。


隔0.2s 通过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

求:
(1) 恒力F 的大小。

(2)撤去外力F 的时刻。

17.(10分)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自主品牌纷纷崛起,如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不仅产销红火,甚至出口国外. 比亚迪公司本来是做电池起家的,在电池制造方面独具优势,该公司生产的“比亚迪铁动力F3”性能优良,这种汽车利用技术独特的充电电池——“铁电池”提供能量,充足电可行驶400公里,且在15分钟内即可充电至满容量的80%,因此使用比较方便,且对环境没有污染.设该车质量m =1.5t ,额定功率P =60kW ,最高时速v M =144km/h ,g =10m/s 2. 求:
(1)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高时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2)设行驶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该车以额定功率P 从静止开始行驶25s 时,速度达到最高时速,求这一过程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18.(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斜面轨道AB 的下端与光滑圆弧轨道BCD 相切于B ,C 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 与圆心O 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 ,现有一质量为m=0.2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 点的正上方E 点处自由下落,DE 距离h=1.6m ,物体与斜
面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sin37°=0.6,cos37°=0.8,g=10m/s 2
.求:
(1)物体第一次通过C 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 N 的大小; (2)要使物体不从斜面顶端飞出,斜面的长度L AB 至少要多长;
(3)若斜面已经满足(2)要求,物体从E 点开始下落,直至最后在光滑圆弧轨道做周期性运动,整个过程中物体对C 点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场口中学2013年12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0分) 14.① ② ③
15.(1) (2) 四、计算题 16.(7分)
17(12分)Array 18.(10分)
19.(1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


14.( 12分)①2
2t d
a = ② C ③BC 15.
(2)撤力瞬间速度最大: )(201t t a v t a -'+= ----2 解得:s t 5.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