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 穷 千 里 目,
添加变通顺
想要
全部
看到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风景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调整顺序——“千里 目”就是“目千里”。
二年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句意解释:
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下沉、消失,黄河水 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慢慢西 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 又波涛滚滚 的向大海奔去。
楼下 :
黄河
。
二年级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到俯瞰“黄 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的意 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 襟怀的宽大。
诗歌总结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二年级
(1)白日衣山尽。( 依 ) (2)黄河入海留。( 流 ) (3)欲究千里目,( 穷 ) (4)更上一曾楼。( 层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朗读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 日 依 山 尽,
傍晚的太阳
靠着
中条山
落下去了
黄 河 入 海 流。
滔滔黄河水
滚滚流入大海
调整顺序——“入海流”就是“流入海 ”。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以及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课文结构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见
登 鹳
黄河入海(想象)
融情于景
雀
寓理于事
楼 登楼所思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二年级
课堂小练
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千
欲穷千里目,古 更上一层楼。名 句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二年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句意解释: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 楼。
蕴含的哲理:
诗人想看到更远的风景,这表现了诗人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是什么意思?
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远处:
太阳
。
《登鹳雀楼》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 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 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 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 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 《登鹳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年, 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强 自克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 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以边塞 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