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适应性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适应性练习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刻:90分钟)命题人:侯建成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要紧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中④臭氧能大量吸取太阳紫外线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回答2—4题:
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3.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
4.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C到20°C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C D.最高气温约为40°C
读下图,回答5—7题:
5.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6.a~e中,表示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7.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箭头A可能增强②箭头B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由于大气的反射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A.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日出后和日出前的天空是明亮的
B.夏季天空多云,白天气温不太高
C.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顺
D.霜冻多显现在晚秋或寒冬的夜晚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元素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差不多成分
B.大气中的臭氧能大量地吸取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损害
C.大气中的氮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
D.固体尘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0.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A.地下约60~250千米到400千米处B.位于下地幔上部
C.一样认为那个地点可能是岩浆的要紧发源地之一
D.由于这一层也能传播横波,因此仍是固态
11.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
12.以下各种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花岗岩、砂岩、石灰岩B.砂岩、石灰岩、页岩
C.砂岩、页岩、玄武岩D.片麻岩、大理岩、花岗岩
1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要紧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B.腐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
14.目前人们能够认识的宇宙范畴是:
A.恒星分布的宇宙空间B.直径为150亿光年的范畴
C.地月系和太阳系D.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范畴
15.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月球B.金星C.水星D.太阳
16.太阳活动对地球下列哪个地区阻碍最严峻:
A.赤道B.低纬度C.中纬度D.高纬度
17.形成风的直截了当缘故是:
A.地转偏向力B.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面冷热不均
18.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大气层面是:
A.高层大气B.对流层C.平流层D.氧气
19.西南季风形成的要紧缘故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显著
B.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显著D.热力环流
20.读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指大气产生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总
是由南向北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D.图中③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21.下图中A、B、C、D四处,风力、风速最大的是:
22.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阻碍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B.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C.夏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南半球,气压带与纬线完全平行,呈带状分布
23.读右图,判定正确的说法是:
A.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24.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25.读右图,关于A。
、B。
两条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为冷锋,B。
为暖锋
B.A。
为暖锋,B。
为冷锋
C.A。
、B。
均为冷锋
D.A。
、B。
均为暖锋
26.下图中,表示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甲和乙
27.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房,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米B.15米C.20米D.25米
28.下图各箭头中表示北半球信风风向的是:
29.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
B.是人类和一切生物坚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大气中含量次多的成分
D.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30.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B.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缘故形成的
C.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D.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信风带的北侧
读下图,回答31——32题:
31.能够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2.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显现的地点是:
A.北纬60°邻近海域B.北纬15°邻近海域
C.南纬15°邻近海域D.南纬60°邻近海域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海边地区某日海陆上空大气运动和海陆气温变化情形。
据图回答33——35题:
33.由图乙可推知图甲显现的时刻约为: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34.图甲a、b、c、d处中气温最低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35.当亚欧大陆东部与太平洋间显现图甲所示的大气环流状况时,现在下列现象可能显现的是:
A.澳大利亚的帕斯适逢雨季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北极地区正处在极夜期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登陆
36.被誉为“地球生命的爱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水汽B.氧气C.氮气D.臭氧
37.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脉
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轨后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
飞船按预定轨道围绕地球77圈后,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平原成功着陆。
据此回答38-40题。
38.“神舟”六号飞行过程中通过了:
A.软流层B.日冕层C.光球层D.平流层
39.在飞行过程中,航天员与北京飞行操纵中心进行通话必须依靠:
A.臭氧层B.太阳风C.电离层D.太阳黑子
40.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二、综合题(2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
)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月季风图。
E为_________季风,F为________季风。
(2)A、B、C三地中,属于印度低压的是_______________。
(3)E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季风的要紧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高一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2题共计20分,第1题8分,第2题12分。
)
1.(1)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每空1分)
(2)_____________(1分)
(3)E季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F季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每空1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分,每空1分)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每空1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A 6C 7D 8B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D 17C 18B 19C 20D 21C 22B 23C 24C 25A 26B 27C 28D 29D 30B 31D 32C 33A 34C 35C 36D 37A 38D 39C 40B
二、综合题
1.(1)7 东南西南
(2)B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1)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2)亚洲夏威夷亚速尔
(3)东南季夏威夷亚洲地转偏向
(4)西南季东南信地转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