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 .SO 2溶于水 B .Cl 2溶于水
C .电解水生成H 2和O 2,点燃H 2和O 2的混合物生成水
D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和4H 2+Fe 3O 4=====高温
3Fe +4H 2O(g) 【答案】 C
2.14
C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
CO 2+C 高温
2CO ,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 )
A .14CO 2
B .14CO 2、14CO
C .14CO 2、14CO 、14C
D .14CO
【解析】
14
CO 2与C 反应生成14CO 的同时,逆反应14CO 的分解(生成14C 和14CO 2)也在进行,
故平衡时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14CO 2、14CO 、14C 。
【答案】 C
3.(双选)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 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
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便停止不再进行
【解析】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会有所不同。
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来改变,但时间对化学反应的限度没有影响,因为反应达到限度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已相等(但不为零),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答案】 CD
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解析】 由曲线可知,N 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M 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Δn (N)=2Δn (M),
而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
M ,A 不正确。
横坐标t 2对应纵坐标数值为4,纵坐标是物质的
量,不是速率,B 不正确。
t 3时刻以后,M 、N 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 (正)=v (逆),C 不正确。
t 1时刻N 的物质的量为6 mol ,M 的物质的量为3 mol ,D 正确。
【答案】 D
5.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 2+3H 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 3,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
应已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
A .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B .容器中N 2、H 2、NH 3的浓度之比为1∶3∶2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N 2,同时生成3n mol H 2
D .H 2的生成速率等于NH 3的生成速率的32倍
【解析】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一定的化学平衡状态,有两个最基本的本质判断特征: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故所有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都要归结到这两点中的某一个。
【答案】 D
6.(2012·扬州大学附中高二检测)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
衡的是( )
A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和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故A、D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准;因为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共存,B项无法确定是否已达到平衡;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 C
7.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A(g)+3B(g)2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体系的总压恒定B.B的浓度不变
C.c(A)∶c(B)=1∶3 D.3v正(B)=2v逆(C)
【解析】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对一个反应来说,其浓度变化量之比一定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当达平衡时,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答案】 B
8.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产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原理之一是SO2的接触氧化,有关接催化剂
触氧化反应2SO2+O2
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
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进行着。
【答案】 B
高温、高压
催化剂
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解析】N2与H2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N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H3,A错;达到平衡时,N2、NH3、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而不是一定相等,B错,C对;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反应仍在进行,故都不为零,D错。
【答案】 C
10.以下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N2(g)+3H2(g)2NH3(g)[在混合气体中φ(NH3)=33.3%]
B.CO(g)+H2O(g)===CO2(g)+H2(g)(在恒容容器中,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C.2SO2(g)+O2(g)===2SO3(g)(在恒压条件下,总质量不再改变)
D.2NO2(g)===2NO(g)+O2(g)(在恒容条件下,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解析】A项中,φ(NH3)=33.3%,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项中,对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始终为恒量;C项中,总质量始终为恒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的反应,p
总
【答案】 D
11.(双选)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
A.X2为0.4 mol·L-1,Y2为1.2 mol·L-1
B.Y2为1.0 mol·L-1
C.X2为0.3 mol·L-1,Z为0.2 mol·L-1
D.Z为1.0 mol·L-1
【解析】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可逆反应,故解这类题目时要善于利用极值法。
另外,此题的易错点是在将选项中所有物质的浓度列出来时,易忽略物质的量是否守恒。
此题的解法为:
X2(g)+3Y2(g) 2Z(g)
起始浓度:0.2 mol·L-10.6 mol·L-10.4 mol·L-1
平衡浓度1: 0 0 0.8 mol·L-1
平衡浓度2: 0.4 mol·L-1 1.2 mol·L-10
设反应正向进行彻底为平衡浓度1,设反应逆向进行彻底为平衡浓度2。
根据可逆反应的含义,知:0<c(X2)<0.4 mol·L-1;0<c(Y2)<1.2 mol·L-1;0<c(Z)<0.8 mol·L-1。
故A、D两项中所列的数据肯定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D。
【答案】AD
12.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O2(g)+2SO2(g)2SO3(g)。
经过10 s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SO3)=0.4 mol·L-1。
(1)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v(SO2)=________;
(2)画出反应过程中用O2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3)画出S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有同学认为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改变条件时平衡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SO3的平衡浓度变为1 mol·L-1,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解析】(1)平衡时n(SO3)=0.4 mol·L-1×2 L=0.8 mol
2SO2+O22SO3
起始/mol 2 1 0
变化/mol 0.8 0.4 0.8
平衡/mol 1.2 0.6 0.8
则v(SO2)=Δc
Δt=
0.8 mol
2 L×10 s
=0.04 mol·L-1·s-1。
(2)反应速率受物质浓度的影响,起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加,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反应物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达到平衡时保持不变。
c(SO2)始=2 mol
2 L=1 mol·L
-1,
c(SO2)平衡=1.2 mol
2 L=0.6 mol·L
-1。
(4)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进行不彻底,与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若平衡时c(SO3)=1 mol·L-1,则反应物O
2
和SO2应完全转化,这不符合可逆反应特点。
【答案】(1)0.04 mol·L-1·s-1
(2)
(3)
(4)不正确
13.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依图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反应起始至t min(设t=5),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在t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状态,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E.X、Y、Z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
F.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解析】达到平衡时,X减少0.8 mol,Y增加
1.2 mol,Z增加0.4 mol,
所以X是反应物,Y、Z是生成物。
Δn(X)∶Δn(Y)∶Δn(Z)
=0.8∶1.2∶0.4=2∶3∶1,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X(g)3Y(g)+Z(g)。
v =Δc (Y )Δt = 1.2 mol 2 L ×5 min =0.12 mol·L -1·min -1
【答案】 (1)2X(g)3Y(g)+Z(g)
(2)0.12 mol·L -1·min -1 (3)化学平衡 DF
14.(2012·徐州高二质检)将2 mol H 2O 和2 mol CO 置于1 L 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H 2O(g)
2H 2+O 2 2CO +O 2
2CO 2
(1)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发生变化时,能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为什么?
(2)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什么?(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3)若平衡时O 2和C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O 2)平=a mol ,n (CO 2)平=b mol 。
试求n (H 2O)平。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不能;反应过程中,容器体积不变,气体质量不变,密度也就不发生变化,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2)因为H 2O(g)与H 2的变化量始终相同,CO 与CO 2的变化量始终相同,故同时知道H 2O(g)和H 2的平衡浓度或同时知道CO 和CO 2的平衡浓度,无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
(3)据n (CO 2)平=b mol ,推知2CO +O 22CO 2反应中消耗n (O 2)=b
2 mol ,结合n (O 2)平=a mol ,
可知2H 2O(g)
2H 2+O 2反应生成O 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b 2 mol ,则n (H 2O)平=2 mol -(a mol +b
2
mol)×2=(2-2a -b )mol 。
【答案】 (1)不能;反应过程中,容器体积不变,气体质量不变,密度也就不发生变化,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2)H 2O(g)和H 2或CO 和CO 2 (3)(2-2a -b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