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一”字在不同声调前会发生变化。

2、一方面增强对汉字的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辨析“析”和“折”。

3、引导学生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

4、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将来勤奋工作的良好品质。

5、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6、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7、让学生通过发现、收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衷地赞美”他们的可贵品质,来发现“真、善、美”;同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好的东西,促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快进步。

教学重点:
声调变化与一词多义。

教学难点:
习作——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读一读,注意“一”字声调的变化。

目的:引导学生注意“一”字在不同声调前会发生变化。

过程:(1)自己读一读,注意“一”字的读音。

(2)你发现“一”字读音变化的规律了吗?
(3)我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例: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窍不通、一事无成
一丝不苟、一塌糊涂、一言为定、一字千金、一视同仁
2.汉字真有趣。

目的:增强对汉字的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辨析“析”和“折”。

过程:(1)自己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会分辨“析”和“折”了吗?
3.读句子,查字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目的:引导学生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

过程:(1)在字典中分别查出“保险”和“精神”的意思。

(2)自己试着进行选择,把所选的意思带到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理。

二、学习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目的: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将来勤奋工作的良好品质。

过程
(1)自读,注意读正确、流利。

(2)小组读,互查。

(3)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大体了解格言的意思。

(4)试着背一背。

(5)抄写在《采集本》上。

三、学习阅读平台
目的: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过程
1.读题目,了解题意。

(“联”指对联,“改联”改写对联。


2.带着问题读一读,说一说。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作业
1、课外积累名言名语。

2、找一些对联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说会道”,收集身边的闪光点
让学生通过发现、收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衷地赞美”他们的可贵品质,来发现“真、善、美”;同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好的东西,促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快进步。

口语交际及习作的指导思想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在口语交际中渗透写作知识。

(2)借助口语交际活动拓宽写作思路。

(3)将习作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语,进入新课。

二、学习能说会道。

在我们班,你最想夸奖的同学是谁呢?写好后把答案举起来,给周围的同学看看。

1、小组内互赞闪光点。

2、指名2—3名同学回答,在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看看他夸的人物有什么闪光点?
(此环节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能用列举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说明人物闪光点的方法,马上给予表扬。


预计情况:(1)学生举了一个事例
表扬:他能举一个自己很熟悉的事例,很有说服力,看来举一个熟悉的事例是个好方法。

预计情况:(2)可能有的学生会列举多个事例
点拨:看来你对他真得很了解,一下子举出了好几个事例,能说说哪个事例给你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吗?
3、教师引导:就像水果的特点可以从味道、形状、营养多个方面来说一样,其实人的闪光点也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前面谈到的,你还能想到哪些方面的闪光点。

(指名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看来介绍人物特点也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而且要想让别人记住自己介绍的人物,就要抓住他与众不同特点,而且用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来介绍。

(二)你能不能说出一位身边有特点的人?同时介绍能表现他这个特点的事例。

◎你想向大家介绍谁?他的闪光点是什么?
1、小黑板出示
谁()
闪光点()
用一两句话说出能表现他这个闪光点的事例。

2、事例说的要简洁,能说出这个人的特点就行了。

这是我写的答题卡。

(教师示范说事例:刘明特别爱帮助同学。


3、反馈小组意见:你的同桌举的事例能表现特点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明确写作要求。

二、板书要求
1、在自己熟悉的同学身上找闪光点,再写一写这位同学。

2、想想他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从哪些事可以看出来。

3、选择一两件事,想想他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然后写下来。

4、小组或同桌之间交流。

三、学生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