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什么?
化学原理(1)
2、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打开了原子 物理学的大门。 化学键和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使 化学进入实验和理论计算并重的新时代,使人 们对分子的理性设计和剪裁成为可能。
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动态学的研究,使人们 能深入到原子、分子的结构和内部运动,分子 间相互作用和碰撞过程来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 与机理
(3) 化学实验方法学推动其它学科在分子 层次上观察和测定物质的变化过程。
化学不断研究和建立各种分析和检测方法, 检测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理化性质的原 理、方法和技术,推动了各个学科的发展。 各种光谱、波谱、能谱技术 各种化学、生物传感器、微流技术 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4、 推动了化学及其相关工业的发展
燃烧的氧学说, 物质不灭定律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原子论(1827) 分子假说(1811) 元素周期律(1869)
第三时期:20世纪 现代化学飞速发展,化学的理论、研究 方法、实验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深刻 的变化,并衍生出更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
二、20世纪的化学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 中起了核心的作用 1、 化学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物质基础 化学包含两类不同的工作:有些化学家在 研究自然界并试图了解它;同时另一些化学家 则在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和寻找化学变 化的新途径 化学不但能够大量制造各种自然界已有的 物质,而且能够根据人类的需要创造出自然界 本不存在的物质
高分子化学 ( Polymer Chemistry )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 放射化学与核化学( Nuclear Chemistry)
材料化学 能源化学
化 学
环境化学 地质化学 天体化学
什么是化学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反应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了原子和分子的构建、元素之间的组合,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各种变化和相互作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化学研究的一些主要方面:
1. 物质的组成:化学研究了物质的组成,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2. 分子和原子结构:化学研究了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建单元,而分子是由原子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3. 反应和变化:化学研究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反应。
这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反应速率、平衡等方面的研究。
4. 能量变化:化学研究了化学反应中涉及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
5. 周期表:化学通过周期表系统地组织了所有已知的元素,这是一个基于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分类表。
6. 分析和合成:化学通过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合成新的物质,为许多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如药物、材料、化肥等。
化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的运作,还为科技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关键的基础。
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导论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化学元素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可以分为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方向。
下面我们将从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三个方面来介绍化学的基本知识。
一、普通化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分支,它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和相互作用。
普通化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是普通化学的基础。
化学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基本单位,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微粒结构,离子是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物质守恒和电子转移等。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性质,如燃烧、溶解等。
4.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共有118种。
化学元素根据其性质和周期律的规律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不同类型。
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和反应的化学学科,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可以分为链状、环状和支链等不同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反应。
2. 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等。
有机反应在化学合成和有机化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燃料、药品、合成材料等领域都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4. 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壮大和深化。
化学专业的介绍
化学专业的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支重要学科,对于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专业是培养化学领域专门人才的学科,下面将对化学专业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专业背景化学专业是理工科范畴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合成、反应、转化等。
化学专业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撑学科。
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课程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其中基础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反应的学科,无机化学则研究无机物的组成、性质和反应。
物理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分析化学则是研究分析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学科。
三、专业发展方向化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多样,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无机化学则是研究无机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物理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规律,材料化学则是研究材料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环境化学则是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影响,生物化学则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和物质。
四、就业前景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化工、制药、食品、医药、环保、能源等行业中就业。
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学实验员、化学工程师、化学研究员、药品研发员、食品检验员等职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专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五、专业特点化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4.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6.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7.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9.每个学习主题由五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围绕大概念构建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各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
10.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
19.《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1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校可在7——9年级确定化学课程的具体开课年级。
12.化学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途径。
13.教师应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主旨,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化学学科研究内容
化学学科研究内容一、介绍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生物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为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和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提供了基础。
二、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分子层面的变化过程。
通过探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揭示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和中间产物的形成机理。
这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许多重要反应的机理,如酶催化反应、有机合成反应等。
三、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化学学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合成新材料并探索其应用。
新材料的合成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来实现。
例如,通过设计合成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超级电容器、光电材料等。
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四、分析化学的研究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
它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等。
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可以揭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优化反应条件以及预测和控制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许多重要反应的速率方程和活化能。
六、物理有机化学的研究物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人员可以揭示有机分子的电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光学性质等方面的规律。
这对于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步入化学殿堂知识点
步入化学殿堂知识点
摘要:
一、化学学科简介
1.化学定义
2.化学研究的内容和领域
3.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原子与分子
2.化学键与化合物
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三、化学分支与应用
1.无机化学
2.有机化学
3.物理化学
4.分析化学
5.应用化学领域
四、我国化学发展历程及展望
1.古代化学发展
2.现代化学研究进展
3.化学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验技能。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还是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在化学学科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分子则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粒子。
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量,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形成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化学学科可以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分支。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有机化学则关注碳和它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物理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化学则侧重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此外,化学还有很多应用领域,如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
我国化学的发展历程悠久,古代的炼丹术和陶瓷制作等技艺都包含了化学知识。
现代化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应用化学专业知识面试题库
应用化学专业知识面试题库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什么是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3.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具有独立存在和一定化学性质的粒子。
4.什么是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5.什么是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6.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指占据空间、具有质量和能量的实体。
7.什么是化学式?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数量的符号组合。
8.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9.什么是溶液?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10.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无机化学1.NaOH是什么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什么? NaOH是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
2.什么是酸?给出一个酸的例子。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例如,硫酸(H2SO4)是一种酸。
3.什么是碱?给出一个碱的例子。
碱是指能够接受氢离子(H+)的物质。
例如,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碱。
4.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举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在反应中转移的过程。
例如,2Na + Cl2 → 2NaCl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钠(Na)被氯(Cl)氧化,氯被钠还原。
5.什么是盐?给出一个盐的例子。
盐是由酸和碱中和生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是一种盐。
6.什么是配位化合物?举例说明。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体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例如,[Fe(CN)6]3-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其中铁离子(Fe3+)与六个氰离子(CN-)形成配位键。
7.什么是配位数?举例说明。
配位数是指配位化合物中与中心金属离子直接相连的配体离子的个数。
化学是研究
化学是研究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转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揭示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化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分支。
每个分支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无机物质主要指不含碳的化合物和金属元素。
这门学科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有机化学则研究有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合成方法。
有机物质主要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于药物合成、高分子材料、生命科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的学科。
它包括研究分子结构、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物理化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新材料的开发、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分析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科学。
它与其他化学分支不同,更侧重于检测和分析物质的方法和技术。
分析化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质量控制等许多领域。
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手段来观察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而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解释和预测化学现象。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通过化学原理来烹饪食物、洗涤衣物,通过化学药品来治疗疾病,通过化学方法来净化水源和空气等等。
同时,化学的研究也对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结来说,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学科。
它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无机、有机、物理和分析等多个分支。
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我们周围的世界。
同时,化学的应用也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进步。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重要作用
绪论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重要作用1. 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变化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自然科学就是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为考察对象,以它的基本属性—运动作为研究的内容。
目前,人们把客观存在的物质划分为实物和场(电磁场、引力场等)两种基本形态。
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实物。
就物质的构造而言,大至宏观的天体,小到微观的基本粒子,其间可分为若干层次。
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单质、化合物与原子、分子和离子等这个层次的实物,也常称为物质。
物质运动的形式,目前主要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
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的化学运动,即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因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诸如分解和化合等变化的过程,同时伴有物理变化(如光、热、电、颜色、物态等)的发生。
因此,在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研究相关的变化。
对这些相关变化的研究,有时会反过来促进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如研究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现象,导致电化学的发展;对化学反应热的研究,又产生热化学等等。
化学变化之后,原物质变成了新物质,但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
由于物质的化学变化与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首先是研究物质本身的组成、结构以及它们的性质,其次是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外界条件,最终还要对变化本身的规律进行研究,即反应能否发生、程度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实现化学反应等,并综合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或离子层次上研究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②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外界变化条件;③伴随这整变化的效应等。
2.化学的重要作用从宇宙进化的层次结构来肴,化学是研究化学进化这一层次的利学。
因此,化学不会消亡。
但化学的研究对象,却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更新。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发现新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
化学学科的本质及价值
化学学科的本质及价值化学,这门学科,既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超越了我们的日常经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揭示了世界的奥秘。
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首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以原子和分子为基本单位,探索这些基本单位如何组成我们所见所感的物质世界。
它研究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以及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它还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化学反应、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
这种对物质世界深入的了解,使我们对物质变化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食物的烹饪到药品的制造,从衣物的纤维到电子设备中的材料,化学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理解食物如何腐败,药品如何起效,纤维如何织成衣物,以及电子设备中的材料如何工作。
同时,化学也在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
再者,化学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化学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它还为农业提供了高效的肥料和农药,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
此外,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后,化学还是一种艺术。
在化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和分子的奇妙组合,体验到物质变化的魅力。
我们可以欣赏到化学反应的色彩和形态的变化,感受到化学力量的动态和平衡。
我们还可以在化学实验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领略到科学的魅力。
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揭示物质世界奥秘的科学,是一种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种让我们欣赏和体验物质变化的艺术。
它的本质在于对物质世界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它的价值在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推动。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学科本质理解意义与视角随着教育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在化学学科中,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科的本质,并指导教学实践。
化学的定义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实验的研究和探索。
下面我将列举几个常见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化学,是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是一门基础学科。
1、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训练。
3、学习化学应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根据实验现象和事实,进行大胆的猜想和推测。
5、能通过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地进行原因分析。
2、化学不仅有实验,还有语言、文字和图画,而且是严密的科学体系。
3、根据实验现象和事实,进行大胆的猜想和推测。
4、化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化学的社会性包括化学知识的普遍应用,促进化学的教育和化学的科学技术发展,化学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内容。
5、化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从化学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到化学的两面性。
6、化学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
7、化学实验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
8、化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做是化学发现史,也可以看做是人类认识化学奥秘的历史。
5、化学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6、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后,还必须经常去做一些化学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并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7、化学的一些原理、概念的理解往往是通过亲身做化学实验来加深的。
8、任何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化学也不例外。
9、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利用化学来造福人类,所以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敢于创新。
化学中常见的问题: 1、很多同学在写“氧气”这一概念时,往往只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没有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它在反应中是作什么用的? 2、很多同学在写“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写成铁>铝>铜>锌>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这样能否写出它们的排列顺序呢? 3、在做实验时不带药品(量筒、烧杯、铁架台等)怎么办? 4、化学实验中不能用嘴直接呼吸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用嘴直接呼吸?。
人教版_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__知识点讲解_例题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
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
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结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实验观察: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检验水的一种方法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
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例如:汽油、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铁锅,蜡烛受热融化。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木材燃烧,铁生锈。
总结: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电灯)[思考]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铁能够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绿,没和木材能再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化学结构、化学合成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化学研究的内容。
首先,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溶解度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通过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特点和行为规律。
其次,化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之间发生物质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等。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另外,化学研究的内容还涉及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是指物质分子内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通过研究化学结构,可以揭示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化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化学合成。
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将原料转化为所需的化合物的过程。
化学合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合成路线等。
通过研究化学合成,可以开发新的药物、材料和化工产品,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化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化学结构、化学合成等多个方面。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化学,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什么是化学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它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科学之一,也是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以及更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和原子。
化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和解释物质的各种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的核心概念包括:
1. 原子结构: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元素。
2. 化学键和分子: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
分子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特定性质的微观粒子。
3. 反应和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过程,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化学反应可以导致物质的转化和性质的改变。
4. 物质的性质:化学研究物质的各种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反应性、稳定性等)。
5. 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状态是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的重要概念。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解释了我们周围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变化。
化学的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如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环境保护、食品科学、能源和燃料等。
通过学习化学,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性质,理解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化学过程,探索新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为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
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以下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其组成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原子和分子–原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反应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程度和产物的重要因素。
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常数: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数值,表示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
–酸: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如烃、醇、醚、酮、羧酸、酯等。
–无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盐等。
6.化学实验技能–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萃取、滴定等。
–实验仪器:显微镜、试管、烧杯、蒸馏瓶、滴定管等。
7.化学与生活、生产–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来确定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健康生活: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8.化学思想方法–实证主义: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观察、实验和验证。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是研究什么的?1. 导入引入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学科,我们在家庭、学校以及各种媒体中都会看到化学的应用和成果。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了解化学的本质和基本概念还是需要学习的。
本篇教案主要介绍化学是研究什么的,领域范围和实际应用。
2. 学习目标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是:•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范围;•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术语;•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3. 学习内容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组成、性质、变化以及能量变化等方面的学科。
化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能量变化、化学键、化合价、物质结构以及化学实验等。
3.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基本要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指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金属铜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化合规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硫酸、纯净的水等。
3.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从一个或多个起始物质(反应物)经过一定条件下的化学作用,生成新物质(产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内容包括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方面。
例如,铁与硫的反应:Fe + S → FeS3.3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的程度,反应元素间的电子互相转移、共享等行为。
它是决定化合物中各元素在空间中位置及其彼此之间距离的一项重要化学性质。
如,硫酸(H2SO4)中氧气的化合价为-2,而氢气的化合价为+1。
3.4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指化学理论的实践操作,在实验室中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和过程探究化学反应、物质的结构、性质等问题。
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5 化学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的洗衣液、化妆品、塑料制品、涂料以及医药、肥料和合成材料等都是化学制品。
化学的应用范围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研究的分支学科
化学研究的分支学科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物质的各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化学,化学学科也逐渐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和氢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反应的学科。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它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医药化学、材料化学等。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分子设计、有机合成、结构表征和反应机理研究等。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除碳和氢以外的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反应的学科。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元素、无机化合物和无机材料等。
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反应机理研究等。
无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了催化、能源、环境保护等。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其研究领域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
物理化学在工业、环境、生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学科。
其研究领域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仪器分析相结合。
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学科。
其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生物合成等。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
生物化学在医药、生物工程、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材料化学材料化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其研究领域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材料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
材料化学在能源、环境、电子、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化学研究的分支学科涵盖了化学学科的各个方面。
这些学科不仅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而且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变化发生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2.通过观察与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化学对社会文明和研究起到推动作用2.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增强学习化学的责任感3.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关心物质及其变化的习惯,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学习任务]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结果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
4、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5、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认识一些简单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并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
[知识准备]1、回忆一下,初二生物实验中哪个用到了澄清的石灰水?用澄清的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初二物理所学的知识,举例说出什么叫物质的熔点、密度、沸点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
3、通过看书自学、询问他人、查阅资料和浏览互联网等形式,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实例。
(留待课堂讨论发言时用)4、从报刊、书本或互联网上查阅、搜集有关用化学变化原理,利用化石燃料制造出许多供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产品的一些实例。
(留待课堂讨论发言时用)[物质准备]自备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准备参与课堂实验的观察与思考。
【课堂学习】[引入新课]步入化学的殿堂,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与物质有关的美丽画卷。
他将告诉你化学研究的内容:各种各样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使用什么方法来制取和合成的?会发生哪些变化?学习化学,你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更新的认识;学习了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你能举例说出身边的一些与物质有关的变化现象,并能解释或者找到答案吗?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交流讨论]见知识准备[实验探究]1、按课本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要求进行点燃蜡烛的实验,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完成下题。
(1)刚点燃时的现象;(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4)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与判断,你的结论是:;依据是。
2、完成课本第1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边实验边思考书本上提出的问题,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本相应的空白处。
3、仔细观察课本第12页“观察与思考”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并将现象填写在实验本相应的空白处。
[讨论交流]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质”、“物体”这两者概念相同吗?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什么叫科学探究?如何进行科学探究?5、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实验?做化学实验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研究]1、想一想,在课堂上共有几个实验有“白烟”产生?为什么会有“白烟”这种现象?如果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这些“白烟”,都能点着吗?2、根据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应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实验?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可能有哪些?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有人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这句话正确吗?4、普通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此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对此问题你的答案是:你的判断依据是:经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与交流后,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结论是: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实验探究]完成课本第14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与同学共同讨论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后将结论填入下表。
1、什么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你能举例说明吗?2、物质由元素组成。
大胆地猜想和推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会变化吗?3、已知油中都含有元素碳(C),想一想,为什么水不可能变成油?[实验探究]仔细观察老师演示“黑面包”实验。
1、写出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浓硫酸中只含有硫(H)、氧(O)、硫(S)三种元素,结合课本第14页的“活动与探究”所得结论,分析和推测蔗糖中一定含有哪几种元素。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讨论交流]1、煤和石油除了可当作为燃料使用外,说说它们还可进行哪些综合利用。
1、通过完成课本第15页“交流与讨论”中的课外调查或访谈,你对“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又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实验探究]取一根火柴,去掉火柴头后,迅速将火柴梗插入酒精灯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发生的变化。
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对酒精灯火焰有什么新的认识?[观察思考]1、学完这一节后,仔细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请你分别举出几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事例。
2、仔细观察家中燃气灶具点火后发出的火焰颜色,请你猜猜同时有什么新物质生成?请设计实验证实或否定你的猜测。
【板书设计】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练习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烧制瓷器C. 汽油挥发D.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状态C.气味 D.可燃性二、非选择题3、在常温的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溶或难溶)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变化,因为该过程中生成。
4、在化学实验室里,不要用手接触,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的气味和尝任何的味道。
5、植物在呼吸和光合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吗?这两种变化都能释放出能量吗?为什么?6、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7、有热量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请举例加以说明。
【课外学习】[拓宽视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例如,在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发生了石蜡的熔化、汽化等物理变化。
但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如,将石蜡放在试管中慢慢加热,石蜡熔化,然后再冷却,石蜡又凝固,在这个变化的全过程中,就只有物理变化而没有化学变化。
根据物质发生的变化可确定物质的性质。
一般讲: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到或可用仪器间接测出,化学性质则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教学后记】课后小记:今年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二年,今年这两个班的学生和去年带的那两个班的学生相比,在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自信心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
比如在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时,很多学生都只能按照书上的提示,提示什么观察什么,回答现象时也多是用书上的语言,不会自己观察更不会自己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总结,敢于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学生也较少。
去年带的那两个班,思维很活跃,观察实验现象时很细致,很有自己的观点,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愿意和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逐渐发展要学生自己观察,要多启发,不能操之过急,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技巧、取得了一些进步以后,自信心自然会增强,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的。
章后小记: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在进行了一章内容的教学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新教材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张扬,关键在于教师。
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教材中涉及了许多现代高新科技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可以开阔他们的眼见,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信念和信心。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了解更多的高新技术知识,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才能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科技,和学生才能有共同语言,培养出良好的师生感情。
新教材十分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学生身边取用材料进行实验获得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更增强了学生对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材注重与物理、与生物等课程的联系,打破了学科知识间的界限,避免了以往教材各自为阵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了看问题有整体性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这一栏目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材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教学,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例如书上对仪器及其操作要求介绍较少,以至于学生在操作中因不当操作而损坏了一些仪器。
教材中涉及的实验那么多,准备这些实验花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虽然我整天忙碌着,但一看到学生开心的做实验、认真的上课、热情高涨的学习着化学,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