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七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七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单元质检卷(
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去年4月,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结束“太空出差”。

回到阔别半年的地球。

下图为地球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
A.经纬线
B.地轴
C.赤道
D.形状
2.如果我们沿着地球的赤道做一次环球旅行,大约要走()
A.6371千米
B.6378千米
C.2万千米
D.4万千米
3.如图说明人类处于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月食阶段
C.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D.环球航行阶段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读下图,完成第下面小题。

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5.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两极略鼓中间稍扁的球体
B.地球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C.赤道周长约4万米
D.地球绕太阳做自转运动
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地球与相邻的星球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

大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
①士星
②海王星
③小行星
④月球
⑤水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7.下列关于小行星集中分布的运行轨道,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土星和天王星轨道之间
B.在金星和海王星轨道之间
C.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D.在地球和水星轨道之间
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

下图示意中国探索太空的部分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太空探索属于()
A.探月工程
B.火星探测
C.建设天宫空间站
D.访问小行星
9.我国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科技进步
②探索宇宙奥秘
③寻求巨大利益
④解决粮食危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

下面为中国空间站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A.绕太阳飞行
B.绕地球飞行
C.随意飞行
D.绕月球飞行
11.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

这举措()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使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分界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岩石圈包括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软流层
D.④+⑤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景观在北方地区均可出现,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雾凇景观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数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同学们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甲图中,墨墨视线与桌面齐平,明明将纸片沿着桌面向后移动,墨墨观察到纸片的大小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1分)
(2)乙图中用张开的伞面代替桌面,明明将纸片沿着伞面逐渐向下滑,墨墨观察到的纸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若明明将纸片从伞面底部逐渐向上滑动,墨墨观察到的纸片的面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分)
(3)该实验验证的地理事实是________。

(2分)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另一种能证明该地理事实【(3)题】的例子。

(3分)
17.读“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万千米。

(3分)
(2)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填字母)(1分)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天圆地方
C.地壳比较活跃
D.地球地形复杂
(3)下列三个对古人的评价,你最为认同的是哪一个,请在后面的方框中画“√”。

(1分)
(4)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4分)
18.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_________星,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分)
(2)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

我国太空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请你列举一项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4分)
19.读如图“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写出图中八大行星的名称。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20.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A、B、C共同组成地球的他圈层的______圈层,在外部圈层中,范围渗透其他圈层
___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

(2分)
(2)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对应图乙中序号______。

(3分)(3)E和F合称为______。

(1分)
(4)F与G之间的界面是______界面,地震波在通过该界面时,______波完全消失。

(2
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D正确;经纬线、地轴和赤道在地球上并不真实存在,故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地球赤道长4万千米,D正确,C错误;6371千米是地球是平均半径,故A错误;6378千米是赤道半径,故B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最初是“盖天说”,后来提出了“浑天说”,然后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后通过卫星探测,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所以认识的排序是③④②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A错误;地球绕太阳做公转运动,B正确;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错误;地球绕地轴做自转运动,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属于行星。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小行星集中分布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故选C。

8.答案:B
解析:“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此次太空探索属于火星探测,故选B。

9.答案:A
解析:我国探索太空主要是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促进科技进步,①②正确;我国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不是寻求巨大利益,③错误;探索太空无法解决粮食危机,④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可知,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是绕地球飞行的,
B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①③④正确;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促使人类和平友好利用太空,②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从图中的信息可知,乙为古登堡面,甲为地核的外核与内核分界,丙为莫霍界面,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

图中①+②为地壳,③为上地幔的顶部,故岩石圈包括图中的①+②+③,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中空气属于大气圈,水汽属于水圈,树木属于生物圈,故雾凇景观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3个圈层,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它属于水圈,而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1)不变(1分)
(2)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合理即可);变大(3分)
(3)地球是一个球体(合理即可)(2分)
(4)海边看船驶来,先是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合理即可)(3分)
解析:(1)模拟实验中,在桌面上,我们将纸片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时,纸片整体同时看到,大小没有改变。

(2)在伞面上,我们将纸片沿着伞面逐渐向下滑动时,会观察到纸片下半部分先消失,上半
部分后消失,视野中的纸片面积不断变小;若将纸片从伞面底部逐渐向上滑动时,纸片上半部分先出现在视野中,下半部分后出现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纸片面积为逐渐变大。

(3)结合生活经验,海边眺望驶近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与乙图实验相似,故能推测出地球是个球体。

(4)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举例如下:①海边看行船,我们在岸边看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或桅杆),后看到船身:当出海的帆船越走越远时,我们会先看到船身先消失,船帆(或桅杆)最后消失,这是由于地球是个球体造成的;②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面范围越广,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呈弧形,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7.答案:(1)5.1;6371;4(3分)
(2)A(1分)
(3)(1分)
(4)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分)
解析:(1)地球是一个球体,根据科学家们的测量,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们看到底是方的,天是圆的,认为天圆地方,后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人们可以根据科学家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直观的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A。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观察手段落后,人们看到底是方的,天是圆的,认为天圆地方,天空就是一个盖在上面的大锅。

不能说明古人笨或愚昧可笑。

所以甲和丙不正确,乙正确。

(4)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可知,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要稍长,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8.答案:(1)行;G(2分)
(2)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4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中,据太阳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地球为G。

(2)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太空探索成就有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19.答案:(1)水星;木星(2分)
(2)两(1分)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3分)
(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2分)
解析:(1)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读图可知,A是水星,E是木星。

(2)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

(3)据图分析,图中可以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4)图中反映出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20.答案:(1)外部;B(2分)
(2)D;E;③(3分)
(3)地幔(1分)
(4)古登堡;横波(2分)
解析:(1)A、B、C分别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在外部圈层中,范围渗透其他圈层的是生物圈——B。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上部。

图中D是地壳,E是位于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

岩石圈对应图乙中序号①。

(3)E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F是软流层之下的地幔部分,E和F合称为地幔。

(4)G是地核,F与G之间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外核是液体,地震波通过古登堡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