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平安工作总结:群防群治,共创和谐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治平安工作总结:群防群治,共创和谐社区。
一、群防群治的意义
群防群治是指政府、群众、社会组织和公安机关共同参与治安管理工作的一种方法,是推行公共安全治理的一种集体力量。
它强调社会共治,充分发挥“人民警察是人民的警察”这一原则的作用,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各级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合力化,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原则。
群防群治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居民更加参与和关注自身的安全,让安全感更强,责任感更重,而且在事件发生后也能够快速的反应和协助。
同时,通过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相互支持的平台,在预防、处置过程中可以更加高效的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而形成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群防群治的实践
在我国,各级政府和警察部门已经积极推动群防群治的实践,让社区居民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在全国各地,各类群防群治的机构和组织陆续建立,如治安巡逻队、安保志愿队、反诈骗巡逻队、文明礼仪队等等。
在这些组织中,不乏一些热心群众,他们在这个靠生活的基础,无偿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维护祖国和平安宁,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在北京,这种群防群治的做法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和各大社区联合成立了巡逻队、安保志愿队等群防群治组织。
在治安巡逻方面,北京市所属的多个辖区都已建立了巡察组、安全巡逻队、交通志愿者、互联网服务团队等团队,开展巡逻活动。
一些社区还设立了“平安将军”评选活动,广泛宣传群防群治、平安社区重要性。
群众也纷纷响应城市的法治建设,积极参与社区警务工作,担任巡逻、安保志愿者等职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
三、共创和谐社区的挑战
尽管群防群治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公众对治安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同,个别人群甚至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
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成为为害他人的人,由此忽视了任何行为后果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自身处于更高风险的状态。
一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公安部门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但是一些人对这种行为持怀疑态度,认为“玩定时炸弹”的人太多了。
这就导致了“现象级”的治安事件频频出现,群众对于治安情况出现失控的担忧和恐惧逐渐加深。
一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例如,缺少必要的安防和维护设施,治安巡逻队伍缺乏专业指导并不统一,各部门协调执行不够有效,社区居民与公安机关之间的沟通互动不够密切,都会限制群防群治的效果。
四、结语
面对治安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警察部门去解决,而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自我管理的精神,积极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
正如一句著名的格言所说:安全是一个熟悉认识的陌生人告诉你的,“不要让陌生人有机会告诉你”。
这也是我们群防群治和共创和谐社区的目标。
作为一个社区成员,既要注重个人安全,也要关注整个社区的治安状况,积极参与到群防群治、共创和谐社区的活动中来,让身边的环境更加美好,同时也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作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