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第二中学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罗源第二中学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一些精品国剧走出国门,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荧屏带去了一股的中国风尚。

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走出去,是机遇,是更大的市场,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海外观众的增多与国际市场的扩大,要求国产影视行业掌握更先进的制作技术、选取更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创作更新颖的主题内容、制定更全面的传播策略,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影视剧市场走得更远。

此次《长安十二时辰》在海外广受欢迎,( )。

该剧主创人员前前后后看了3遍小说,针对第一集写了23个版本,花费4个月时间抓住人物和故事核心,富于质感的画面、多样的制作拍摄手法、富有层次的场景设置,让外国观众对的中国影视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充分展现了当今国产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日益。

可见,国产剧要想赢得很好的海外口碑,扩大全球市场,必须在提升制作水平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浓重必需精雕细刻全球化
B.浓郁必须精雕细刻国际化
C.浓重必须巧夺天工全球化
D.浓郁必需巧夺天工国际化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B.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C.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的双重需求。

D.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因为有精良的制作,还因为有精心打磨的故事
B.不仅因为有精心打磨的故事,还因为有精良的制作
C.不是因为精心打磨的故事,而是因为有精良的制作
D.不是因为精良的制作,而是因为精心打磨的故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都悦耳动听。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①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上放开了歌喉
②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
③它一旦离巢就会找一棵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④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⑤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
⑥而那歌声竟然使云崔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A.③②①⑤⑥④B.⑥④③②①⑤
C.③①②⑥⑤④D.④⑥③②①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写诗是一种细致的手艺活,为了得到理想效果,诗人往往要殚.(dān)精竭虑,付出繁剧锁细的努力——冷淬水磨白炽(zhì)的情感;海选、试错,寻找那个唯一恰当的字词。

B.准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吊诡,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愈来愈准确,使其几乎没有模棱.(léng)两可的含义,语言反而因丧失应有的弹性而变得味同嚼.(jué)蜡。

C.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祥和,面对伤害能力不容小觑(qù)的新型冠状病毒,医务工作者们纷纷请缨,带着坚如磐.(pán)石的初心,果断逆行,弛援武汉。

D.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pǐ)好,转得瘾头十足,结果为了获得转发量,有人不惜用“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xué)头。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

疫情发生后,我们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牢了控制疫情的防线,用中国实践为世界抗疫树立了新标杆。

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的努力将为全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作出巨大贡献。

A.破釜沉舟蔓延卓尔不群
B.风雨同舟漫延卓尔不群
C.风雨同舟蔓延卓有成效
D.破釜沉舟漫延卓有成效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1.本诗开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主旨,请加以分析.
2.赏析“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句的艺术效果。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骚》)
(2)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

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临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强调指出由此病毒引发的武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国家卫健委提高重视程度,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可以肯定,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病毒潜伏新最短为1天,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甚至更长。

潜伏期内病毒具有传染性。

目前,该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患者,存在头痛、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流感和普通感冒也存在此类症状,但其实它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摘编自2020年2月《生命时报•怎样分清“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什么作为支点、通过什么途径跨越到人类的?关于这两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流行病学数据尚有许多缺口,没有令人确信的结论。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把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触摸源头指向蝙蝠。

《新美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研究论文,证明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并鉴别确定了其特征。

病毒基因组测序和其他报告均表明,它与SARS冠扶病毒(SARS-CoV)的同源性达75%-80%,与几种蝙蝠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更近,特别是与中国西南地区收集的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的遗传基因相似。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表示,新型病毒与浙江舟山的一种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90%的相似性,国外也有研究声称找到另一种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与这个病毒相似性达到96%。

但有关专家认为,即使同源性很高,也不能认定新型冠状病毒就来自于这种蝙蝠。

北京大学等中国科研团队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将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锁定为蛇。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表的基因序列的研究,研究组发现该病毒的一段基因组发生了同源重组,为了追溯病毒源头,他们对武汉海鲜市场常见的一些动物,包括蛇、鸡、穿山甲、蝙蝠和旱濑等的基因密码都进行了检测。

得出的结论是:蛇是最有可能的中间宿主。

跨物种传播一直都是病毒的欲望,它们常常伺机而动。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怎么来到武汉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表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摘编自《第一财经•科学溯源:到底是谁把新冠病毒带到了武汉?》)
材料三: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情。

疫情将打破2019年底的弱企稳,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民企、小微企业岌岌可危;投资、消
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需求骤降,物价上涨、短期失业率上升;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行业受到很强冲击,而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到青睐;电影、餐饮、旅游行业受到强烈冲击,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新)+旅游市场 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国家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因此各个社区、每个乡村的百姓,日常的出入受到严格管理,出行次数锐减,购买生活用品不再像以往那样方便;工厂复工、工人返城延迟,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损失最大;学校开学、学生返校延迟,高三学生、初三学生最焦虑……可以预测的是,风险中酝酿机遇,疫情或将催生新的业态,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看智能化、线上化发展;政府治理将更透明。

(摘编自《网易新闻·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1.下列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武汉肺炎疫情,并釆取了高于该传染疾病的应对举措来管理防控疫情。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潜伏期无法确定,潜伏期存在感染危险,隔离防控非常重要。

C.中外科学界对新型冠状病毒源头的追溯都取得了研究性进展,但仍然不能确定该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支点和途径。

D.新型冠状病毒疑似与SARS等冠状病毒相似,病毒本源可能与部分野生动物携带的具有跨物种传播性的病毒有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多样,但一般不引起肺炎;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却容易致人类肺部器官感染,引起肺炎。

B.为了有效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向人类传播,侵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科学家正在加强対该病毒基因序列的检测研究。

C.如果人类可以做到禁食蝙蝠、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就能有效防止新型传染病的发生。

D.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已从华南海鲜交易市场的野生动物身上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3.请结合材料,分析2019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给中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

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j土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

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
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曰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

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

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

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比如,英国的《魔戒》《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而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

这些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

对此,我们不必强求。

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

B.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C.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

D.—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基于民间文学的意义与传承危机,提出了留住民间文学中民族记忆的措施。

B.文章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间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学走向衰落的原因。

C.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

D.文章列举《魔戒》《幽灵公主》等作品,证明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具有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共同传承中华文明,但在具体传承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B.如果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就可能实现让民间文学融入当代社会的目标。

C.面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危机,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传承方式。

D.传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耕者有其田”,是以往土地政策中的一个根本观念,初看上去似乎是最明白不过的,就是“经营农田的人就是该农田的所有者”,提倡的是农田经营和所有合一的主义。

以佃户为主的农村中,在农田上劳作和经营的是占绝对多数的这一辈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人们,握有土地权的地主们可以在很远的市镇里,他们连所有农田在什么地方都不很明白。

在这种农村中,经营农田的人并不是所有农田的人。

在一个承认土地所有者有权可以任意支配他的土地的地方,地主们只有在能获得“地租”的条件下,才会把使用他们所有土地的权利让给别人。

所有者虽不自己经营他所有的农田,可是他单凭那“可以不给人经营”的权利,坐享着别人经营农田之后所收获的农产,这笔名作“地租”的收入,可以占农田产量总数的一半到一半以上。

任何人根据他的常识就能想像到:以佃户为主的农村中,每年一定得输出大宗农产到地主所在的市镇中去,结果使农村人民借以为生的资产大行减少,人民的生活程度随之降低。

当然,有人可以说:佃户们的输出是和另外一笔无形的输入相平衡的,因为,他们靠了这笔输出获得了在农田上暂时经营的权利。

他们的经营既靠着地主们的允许,地主们的允许就是一笔无形的输入。

不管我们怎样替“地租”辩护,这种“有形输出,无形输入”的农村中佃户们的生活程度总是提不高的。

农民生活程度高不高与地主有什么关系呢?不能接受极低生活程度的人,本来不用来做佃户,“要租田就得这样,不租就算了么”,地主们自然可以这样说——他这样说,是合法的,因为法律承认他可以任意荒废他所有的农田,自己不经营,并不一定要给人经营。

话是合法的,可是合法的并不一定能做得通,因为法律本身只在人民能容忍的时候才有效力。

若是一条法律太使一辈人过不去,这辈人的反抗可以使该项法律失去效力。

地租若高出了一辈佃户的生活所能容忍的限度时,就发生了“自愿坐牢,不愿交租”,以及“罢耕抗租”——一直到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政治革命”。

蒿目时艰[注]的先觉之士,要求有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就发生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所有田的人自己去经营他的田,或是不经营农田的就不能享有农田所有权。

彻底地这样做,经营和所有合一之后,就取消了“佃户”这一种人,因地租而引起的农村经济的危机,以及农村经济危机而引起的政治叛乱,都无从发生了。

(取材于《内地的农村·农田的经营和所有》)
[注]蒿目时艰: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

指对时事忧虑不安。

材料二:
若比较现在有田和没有田的农民,前者生活比较丰裕,可是没有田的既不能一跃而成为有田的,若要借钱来变成有田者,他们的生活很可能比现在没有田的时候苦。

中国农民的贫穷,基本原因是有耕地太少,有没有耕地权还是次要问题。

不论从生产的增加或是为生计的提高上说,扩大农场面积应当是今后农业改善的一个主要目标。

可是要提高贫农生活,要“耕者有其田”,却不能只把既有土地设法分给既有耕者就了事。

若一看我们过去几十年以至现在的状况,农村里有土地的向外跑,没有土地的困守乡下。

有地离地,无地守地,
于是造下了“贫农”的身份。

当然,使这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贫农在农业里尚能贫而活,一旦离开农业连贫都没有资格了。

这种情形现在快要过去了,都市兴起,工业在建设,农业之外亦要劳力,没有土地的人自然可以出来了,离开土地一样能生活。

工业建设一定要有个相配合的农业革命,我们一定要解放一部分农业里的人力到工业里去,现在工业里正感到人力缺乏,而农村里的确有闲手的地主,这也许是一条出路。

——要讲工业,非使他们离开土地不成。

(取材于《内地的农村·贫农的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佃户”、“贫农”、“农民”和“地主”的身份,主要以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农田劳作的情况来区分。

B.材料一认为,“地租”是在佃户有形的农产输出与地主无形的经营权输入的平衡下,完全不合法的收入。

C.材料二中指出的中国“今后农业改善”的主要目标,对缓解材料一中“佃户”的生存状况或许会有帮助。

D.两则材料都从“耕者有其田”这一目标出发,层层深入地阐明农民贫穷的根源在于政府执政观念的陈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使佃户能够承受地租的限度,或是使没有土地的贫农不作佃户,或是使贫农离开农业,三者都能避免大规模的政治叛乱的发生。

B.与工业建设相配合的农业革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当扩大农场面积,二是要解放农业里没有土地的农民和调动闲手的地主。

C.佃农因地租而贫困与地主坐拥农产享乐的对比、农民离开农业无法生活与以后离开土地还能生活的对比,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D.材料一中的两个破折号,前者有补充说明和强调的作用,后者起补充说明和语音延长的作用,均与材料二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同。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因此我们解决贫农的出路,不一定在土地。


B.“新生产力的使用,使住在土地上的农民得到了新的解放。


C.“地主们如果要维持他们的生存,就应当勇敢地接受挑战。


D.“农民会穷到要借高利贷,以致最后出卖田契。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湖中雁
(南朝•梁)沈约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①牵弱藻,敛翮带余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注]①唼流:在水中吃食。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A.《长短句精编》
B.《怀古诗选》
C.《古风菁华》
D.《近体诗集萃》
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情于物
B.首尾照应
C.直抒胸臆
D.虚实结合
3.本作品写雁角度丰富、刻画精细,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及徙豪富茂陵
..权至使..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

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

”上曰:“布衣
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解家遂徙。

诸公送者出千馀万。

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

解兄子断杨掾头。

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

上闻,乃下吏捕解。

解亡。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

轵有儒生
..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
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

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吏奏解无罪。

御史大夫
....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

当大逆无道。

”遂族郭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呜呼,惜哉!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