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敬上——观《国徽》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徽敬上——观《国徽》有感
“长江黄河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长,一幅画定格一个民族的模样,是我骄傲信仰……”。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曲,不错的这就是电影《国徽》的主题曲——《国徽在上》。
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中国国徽的铸造又经历那些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徽》,走进国徽的铸造史。
1949年,北平解放,新中国的国旗也诞生了,可是,国徽的设计方案还没有着落;1950年时,经过了周总理和全国民众的努力,国徽的设计方案产生了;同年9月20日,毛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今天的国徽就是人们共同付出的结果!国徽,看似如此简单,可是我们却不知当时的人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国徽上的五星、麦穗和齿轮,分别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农民和工人,表现了毛主席决心带着新中国走向正轨,走向富强的坚定志向,从那一天起,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在《国徽》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面就是工人们在运送国徽木模的途中,天降大雨,装有木模的卡车陷入泥浆之中,赶来接车的工人齐心协力,终于推出了深陷泥浆之中的卡车。
工人们为中国,保国徽,不惜付出一切,这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当第一枚国徽成功诞生时,他们的欢欣鼓舞,激动万分。
国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中国人非凡的意志就表现在这当中,国徽之举,当中有很多人的功劳,更多的人付出了汗水、心血、智慧,铸造者和设计者的辛勤付出更是历历在目。
国徽的铸造让我想到了我们自己,那时的人民们都能如此团结,再想想我们,做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能做到那个世纪人们的团结吗?我们真的不一定比他们做得好,社会虽然在进步,可是世上的人们却不如从前了,我们不该反思吗?
“长江黄河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长,一幅画定格一个民族的模样,是我骄傲信仰……”耳边又回响起了谭晶的《国徽在上》,看了别人的所作所为,我只能做得更好!
国旗在我的心中飘扬,国徽在展现自己的光芒!国徽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