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颍州区西湖镇中心学校许坡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化
学实验、设疑和联系生活实际等创设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起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化学教学;创新情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教学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异常的智慧和
能力。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其创新思维,使其充分
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欣慰,展示出了其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的方式我采取了以下几种。
一、通过实验设置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
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
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等,都可设
置情境。
对一些实验如昨一些小变动或补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
生通过参与实验,可展示其创新能力。
如在做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验证分子运动实验时,
我稍作改动,创设了以下情境。
①如果从节约酒精的角度出发,假如只用10毫升酒精,而又要显示出更明显的实验
现象,可采取什么办法?
经过学生激烈地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最后确定用酸碱滴定管代替200毫升的量筒进行
实验。
②该实验还要通过什么样的改进,既能明显地显出分子的运动,又能体现出分子之间
有间隔呢?如何具体操作?
讨论确定,把10ml水和10ml酒精分别装在酸碱滴定管中,在盛酒精的滴定管中加一
粒品红,观察品红的扩散现象,再把滴定管中的酒精滴入盛有水的滴定管中,观察界面颜
色的变化和混合液最后的体积等。
③有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如此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其创新意知和能力。
再例如,在讲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时,我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并在各实验室
上事先展示出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装置,提问:
1.实验室制CO2用什么药品,需什么反应条件,应选什么样的装置?学生于是活跃
起来,纷纷动手装配。
2.如果没有广口瓶、大试管,还可用什么仪器代替?怎样装配?由于学生主动尝试,结果有选“U”型管、蒸馏烧瓶或锥形瓶等组装的,也有用启普发生器的。
如此,也就更
好地使学生理解实验室制取O2、H2、及CO2气体装置的联系与区别。
二、通过设疑创设
情境
“学进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
思维的源泉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
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要
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创造思维的快乐。
如在讲化学方程式时,先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C+O2点燃CO2的示例后设疑: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如下:P+O2
点燃P2O5此式能否为化学方程式?为什么?
②要使它成为化学方程式,你认为应作如何改动?
在此,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没配平或任意改动化学式里的原子个数而设置的情境,它有效地使大部分学生置于思考、探索的氛围中进行解答,调动了广大学生的主动权和积
极性,对学生作出的不同答案让大家评议,教师小结、归纳,再让学生看课本。
当一些人
看书时发现和自己的尝试作答一致时,会有一种尝试成功的心理满足;失误的虽有遗憾,
但却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材中有大量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这些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
创设情境,可促使
学生产生责任感、道德感,逐步形成价值倾向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讲水的污染和治理时,设置如下情境:①我们周围有无严重污染水的现象?
学生激烈讨论开了:
a、身边严重污染来源于脱水厂,气味难闻,废渣成堆,废水流入村沟,致使鱼虾难
以生长,甚至草木不生,近处严重污染处的十米以上的地下水不能引用。
b、还有一部分人,长年以宰牛为生,致使整个街道及其附近经常出现难闻的臭味、腥味、怪味,沟中到处漂浮着白色垃圾等。
②这些污染如何防治?
同学们讨论更激烈了,有的甚至要求停产、停宰,有的要求环保部门提供合适的治理方案等,但仍未找出最佳措施。
教师趁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环保做贡献。
这些联系生活的实例,摸得着,看得见,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改革情境,通过设疑创设情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活起创新思维,展示共创新能力,还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为攀登科学之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