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常见误区及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常见误区及改进措施作者:杜欣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7期
[摘要]班主任全面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及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
然而,从高校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在学生管理的方式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阻碍了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笔者以高校班主任工作中常见误区为出发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后,提出几点有效对策,旨在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主任误区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56-01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见误区
(一)工作态度不端正
高校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较为繁琐,部分班主任还承担了院内代课教师的职责,所以使得工作任务量非常繁重。
进而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多以应付的态度面对,即便在工作制定阶段提出多种措施,但具体实践过程往往均会显现多处纰漏,忽略了大量的管理细节任务,使工作内容出现较多的弊端。
同时,高校班主任在工作中主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基本导向,而实际开展学生管理时却常常由于工作的繁重降低了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无法对学生起到正确的指导与辅助作用。
(二)过度放纵学生干部使用权力
一部分班主任同时兼顾教学和管理的双重目标,实在力不从心;另一部分班主任缺乏责任感,工作随意,常有得过且过心理,无法全心全意致力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还有一部分班主任年龄小、资历浅,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无法将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实践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上三类班主任都有极大可能陷入对学生干部过度放权的管理误区当中。
存在这一误区的班主任往往忽视了干部学生在思想上还未形成比较全面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和待人处事能力,由他们取代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将有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错误的价值引导。
另外,过度放纵学生干部使用权利对其他学生进行约束管理的方法,会造成班主任和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产生交流鸿沟,班主任影响力和公信力降低。
同时,易造成其他同学的不满情绪,认为班主任处事不公、奖惩不明,最终导致班级风气不正,师生难以沟通,管理难度增加。
(三)常规教学管理中的投射误区
老师在管理班级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投射现象,是指班主任或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把自己潜意识的内容转移到学生身上的现象。
大部分高校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均会以自我意识作
为管理理念的建立标准,依据自我认识与理解为学生创造管理模式与理想目标。
该种投射误区往往会使学生出现反叛心理,而教师在观察到学生状态后又会出现不信任情况,逐渐拉远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二、有效改进措施
(一)针对性管理
针对师生间投射误区情况,高校班主任应该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念,在工作与发展阶段均着重建立职业素养并不断深化提高,保证管理开展内容的合理性。
班主任在工作出现瓶颈期间选择换位思考方式,以学生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工作方法的正确与否。
另外,班主任需要对责任班级有充分的认识,不但明确班内学生现状,还需要保证合理的期望值,以保证管理目标的正确性。
(二)信任学生干部,自身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最主要协助力量,优秀的班主任往往更注重对学生干部的有效培养,在交给干部自行处理班级事务的同时,也着重观察对管理效果的监督与检查。
在培养学生干部时,既关注权利释放又建立健全机制,可避免自行完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状况,也能够确保学生干部开展班内事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在该种管理方式下,一方面加强了班内管理与教学的合理有效,另一方面,也充分培养了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为其日后发展道路提供更全面的辅助作用。
(三)奖惩分明,统一标准
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已进入到高度明确阶段,学生自身已具备对正确与错误的认知能力。
进而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需要明确具体标准,确保正确的奖惩机制,避免存在个人偏见与感情色彩,使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程度降低。
针对日常表现优秀的学生尽量多给予语言鼓励和合理奖励,而针对存在严重过错的学生,切勿任其放纵,应该有效指出学生错误所在,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与教育,使其重新建立对学业的认知观。
(四)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制度管理
在强化班主任工作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两项具体措施。
首先,需针对班内日常工作管理内容与方法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的监督体制,增加全面的执行系统。
将班内工作的各环节均进行重点对待,以避免管理工作中发生偏差与实务。
其次,还应进一步确立班级管理目标,依据各班的不同情况来拟定适合的远近期目标,以此协助班主任自身建立工作计划,也确保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指向,保证更完善的工作态度与意识。
三、总结
教育事业赋予班主任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在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为目标的前提下,促使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学科知识,强化教学手段,担当授业重担;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自身言行举止及班级各项管理制度都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高校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教育技术科研平台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自身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科学系统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谌利.本科生班主任制向导师制转型的研究——以J校为例[D].华东师范学院大学,2009.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