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份)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百喻经》在说理上有何特色? 提示:《百喻经》是一部佛经,有近百个寓言式的小故事,以譬喻 的方式讲理,都是先讲故事后说理。故事虽小,但情节生动,人物传 神,寓意深刻。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直截了当地说破人心缺憾,每 个诙谐风趣的比喻皆能使人得到反省与启示。作者用生动的故事 及个人的体会来叙述发人省思的哲理,在虚妄的人物中反映写实的 人生。用字虽浅近,寓意却无限深远,让人在现实中获得人生启示。
《百喻经》六则
佛教的义理玄奥,一般人难以理解,故佛经常常“假近以喻远,借 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 听闻,易于接受。《百喻经》就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学习本文,要注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百喻经》的 语言特色,体会其寓意在现代社会对人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 处世的道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譬 彼 . 嗤 笑 . 诣 市 .
2.解多义
读音 pì chī yì
加点字 庵 婆罗 . 敕 之 . 瓮 .
读音 ān chì wènɡ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益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动词,增加 名词,好处 副词,更加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汝患渴逐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在98篇故事中,动物寓言仅5则,直接嘲讽痴人的故事有93则,占绝 大多数,它们所摹画的全是些幽默可笑、滑稽荒诞的事情,故事的 戏剧性在于痴人自有一套愚人的思想方法和处世准则:所思所虑明 明是谬误,却还自以为高明;所作所为虽极其粗憨迂阔,但他们干这 些蠢事时却始终有一股认真劲儿。作为局外人冷眼静观时,对他们 的执着不免唏嘘嗟叹,或嗤之以鼻,但同时也必定会心有所悟。譬 喻后半段的说教部分正是要帮助读者参悟的。说教部分的内容可 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如《愚人食盐》中批驳外道妄滥绝食, 白白损害身体而无益于道。 2.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其中的具体原因很多,可总括为 “贪”“瞋”“痴”三毒,正是这三毒使痴人的言行除可笑外,还 可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诙谐风趣,内涵深刻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 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本书又名《百句譬喻经》《百 句譬喻集经》《百譬经》,尤以《百喻经》之称最为直率简明而易 懂,故流传最广。本书以“百喻”为名,实际上只有98篇。98篇譬 喻均由故事和说教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先导,是说法的手段;说教是 终结,是撰者编书的目的所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愚人食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 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 但如果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 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 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 使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逻辑错误。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点评: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怪僻的见解,不 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 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在现实 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 止。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第六则:《驼瓮俱失》 点评: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的用 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在于通过驼瓮俱失的事 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 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 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选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 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 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 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 格上也就有了一处瑕疵,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 业。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 人有什么分别呢?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佛陀认为消除三毒的根本办 法是皈依佛教、解悟佛理,并精进实修,修习过程中又要勇于发出 忏悔,不能因为犯一戒而更犯众戒,毁坏道业。 4.规劝世俗人及时布施。在小有财物时就要勤于施舍,不要指望 家资巨富时再行善举,因为时运难料,未来之事深不可测,也许不会 再有积功累德的机会。 5.解说某些深奥的佛教义理。从伽斯那编撰本书的目的来看,值 得重视的还是后面的说教部分,弘教布道的目的十分明显。《百喻 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内涵深刻,很受人们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 泛。
副词,就 副词,则 副词,应该 介词,给 动词,成为 动词,作为 表被动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助词,能够 形容词,得意,满足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动词,得到
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 名词,心得,收获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此言得之 动词,实现,达到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百喻经》,全称为《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为天竺高 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百喻经》虽称 “百喻”,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98篇,全书两卷,共两万余字, 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 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由梵文译成汉文,已经有一千五百 多年的历史。
百喻经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百喻经》中的故事原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 独留寓言”,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 对社会人生也有启发意义。不仅《百喻经》如此,在佛经中,经常 会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 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 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固定下来, 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如“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 中捞月”等。
判断句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第四则:《尝庵婆罗果》 点评: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去 “尽一一尝之”,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 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 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 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的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 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 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分析,就 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文本也是这样。
动词,祸害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名词,危机
患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不患寡而患不均
名词,灾祸 动词,担忧 动词,回到 动词,归顺 动词,女子出嫁
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归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后五年,吾妻来归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当 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为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形容词,适宜,得当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 名词,长度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秋水共长天一色
3.辨用法
形容词,年长的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长 形容词,时间长
形容词,广阔
徒自困饿 ,无益于道 .. 汝当斩头,自得出 之 . 既复杀驼,而复破 瓮 .
“困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乏力饥饿 “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 “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汝患 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 “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分古今 傍人语言 (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 5.明句式 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宾语前置句 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宾语前置句 何以不乘 宾语前置句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被动句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省略句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被动句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被动句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 之心,不能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除去这层宗教的意思,这则故 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故事中的主人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 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 东西,原因在于内心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 判断。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 半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