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提高
专题一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的比较
1.文明的拓展方式
(1)希腊:经过殖民成立新的城邦,汲取外面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经过吞并战争扩大领土,在继承希腊文明、汲取外面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的形式
(1)希腊:分别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色是小国寡民,长久独立自治。

(2)罗马:一致的集权制,采纳行省制,推行总督统治。

3.政治体系和统治方式
(1)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初次实现了公民广泛参加、轮流而治的民主制度。

(2)罗马:在挣脱了君主制后成立了共和国,可是一开始权益就集中在少量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无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跟着领土的扩大,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推行君主专制制度。

专题二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差别
法律观点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集体观点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益
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表现了显然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法律地位
家统治的根本,表现了显然的法治色彩
法律构造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法律内容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品权制度;中国则没有
法学家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劳;中国古代法律则
完整以官方为主导
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进而形成了中
历史影响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很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专题三欧美财产阶级代议制
1.确定和发展
(1) 欧美财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就,它的理论基础是启发思想家倡议
的“人民主权说”。

(2)在 17、 18 世纪,代议制经过英国、美国、法国初期财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国家确定,主要
包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等。

2.代议制的一致性、多样性
3.主要特色:议会民主、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现代国家制度的中心是对权益的监控 ( 防备绝对权益出现 ) 与限制 ( 最后目的:主权在民 ) 。

4.在
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否认了专制制度,防止了少量人专制,保障了财产阶级的民主利益,拥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关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固拥有重要作用。

(2)有益于调整财产阶级内部关系,和缓财产阶级不一样公司间的矛盾,有效防备封建权益复辟,
稳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3) 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能够利用它在必定程度长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保护无产阶级
的合法权益,推进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专题四17、 18 世纪中西政治体系不一样趋势及原由
中国西方趋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代议制确定、发展
自然经济占有统治地位,资本主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财产阶级力量日趋经济义萌芽发展迟缓,地主阶级保护壮大,财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其利益需要需要
原中国地区辽阔,专制统治有益于西欧各国地小人少;为了和缓矛盾,巩政治
因国家一致固统治
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文艺中兴、启发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思想
思想、八股取士约束人们的脑筋人文思潮令人们追求自由、同等、民主历史传承大陆文明,专制日久大海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2017 ·课标全国Ⅰ,41)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朕
即民族”。

启发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论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
民族能够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公民则不存在,更不用说
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以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
不单居住在同一地区、使用同样的语言,并且互相之间是同等的,全体法国人构成法兰西民
族。

一般以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出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记。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 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使作用。

(8 分)
法国的民族主义是在法国人民和财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反平等级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


国大革命对封建权益的打击表此刻各个方面,这都表现了其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作用。

试答:
资料二盖民族主义,关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去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
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
义,则依赖帝国主义而生计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
斗争,关于多半之公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公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 (2)依据资料一、二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公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同样之处,并说明不一样之处及其产生的原由。

(17 分)
注意从资猜中获得有效信息,两国的民族主义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的斗争过程中形成,因
此追求民主、同等是其同样点。

但两者又有不一样之处,中国的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
不一样之处的原由要从中法两国的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以及有无外面要素影响等方面剖析。

试答:
答案 (1) 启发思想的宽泛流传;君主专制被颠覆;等级制度被取销;《人权宣言》宣告了天分人权
和公民同等。

(2)同样:追求民主与同等。

主义。

原由: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
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
俄的影响。

[ 规律总结 ]
1.审准题意很重要。

比如此题第(1) 问是要求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和革命成就来说明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条件。

解答时要把民族主义追求民主、同等的要乞降法国大革命的成就相
联系。

2.既要从资猜中获得显性信息,也要获得隐性信息。

比如此题资料一中“启发思想家主
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互相之间是同等的”,资料二中“免去帝国主义之侵略”等。

3.合理调换所学知识。

比如此题第(2) 问“原由”,要联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答出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以及当时国共合作等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