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7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相关肾性骨病特征、预防及诊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76例血液透析发生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等,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76例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β2-微球蛋白(β2-MG)增高、高磷低钙、代谢性酸中毒,骨关节病变等异常。

常规透析(HD)治疗后β2-MG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治疗后β2-MG有明显下降(P<0.05)。

结论有效控制饮食,合理使用药物,充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充分清除PTH、β2-MG等尿毒症毒物,可延缓肾性骨病的发生,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血液透析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RO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由于钙、磷、维生素D代谢障碍,继发甲状旁腺(PTH)机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而引起的骨病。

临床上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主要特征。

而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3缺乏以及酸中毒等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2-HPT),而2-HPT 导致破骨细胞增多、骨胶原纤维合成减少、骨矿化障碍等又引起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肾性骨病长期以来困扰着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如何降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关注的问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骨关节疼痛及临床相关检查异常者76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

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8.7岁。

维持血液透析时间4个月~14年,平均4.1年。

原发疾病:慢性肾炎60例,糖尿病肾病9例,肾结核1例,囊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1例,原发病因不明2例。

1.2诊断标准
(1)GFR186mmol/L;(3)骨密度测定低于同年龄人群正常参考值。

全部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关节、骨骼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排除严重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者。

1.3方法
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75mmol/L,20例患者使用中通量透析器(NT1408)行普通透析(普通透析组,moderate flux group),56例患者用高通量的透析器(BLS627)行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ux group)。

1.3监测指标
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取血查Ca2+、P5+、β2-MG。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分析,以(x-±s)表示,2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76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普通透析与高通量透析治疗前后Ca2+、P5+、β2-MG检验结果,见表1。

3讨论
肾脏是机体骨代谢的重要器官,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随的代谢性骨病。

慢性肾脏病早期就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磷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FM分泌增多,是引起肾性骨病和血管钙化重要原因,对透析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随着透析时间延长、影响因素增多,病变趋复杂化。

临床均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肌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发生自发性骨折。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饮食限制,增加透析次数、延长透析时间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来治疗。

在透析次数、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饮食和药物来治疗。

如果要保证患者营养,单纯饮食控制,透析患者血磷往往很难达到控制目标值,尚需要服用磷结合剂,理论上才能控制高磷血症。

目前国内常用的磷结合剂是碳酸钙等。

此外,如果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需要服用1,25(OH)2D3来抑制PTH产生,防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

这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但长期疗效如何,尚没有很多研究进行评价。

本文资料显示,给予高通量透析,血液中P5+、β2-MG明显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透析,P<0.01。

因此,对于肾性骨病应密切监测肾脏的排泄功能,检测血清Ca2+、P+5、β2-MG 等水平,确定透析次,选择相应的血液透析及血液滤过方法[3]。

对于高磷血症肾性骨病患者,避免进食含磷较高的食物如黄豆、腐竹、小豆、绿豆、紫菜、牛奶等,一般每日进入的磷不要超过800~1000mg。

应用磷结合剂、碳酸钙是目前公认最好的磷结合剂,它既能结合磷,又能补充钙,尚可纠正酸中毒,每天0.75~1.5g分3次口服,定时抽血检查,及时调整用量,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用药治疗。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科学选择血透方法,以防止血透性肾性骨病发生[4]。

参考文献
[1] 董晓辉,徐岩,吕希峰,等.不同制剂密盖息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效果
比较[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45~246.
[2] Cannata-Andia JB,Rodriguez-Garcia M.Hyperphosphataemia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how to manage the problem[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2,17 Suppl 11:16~19.
[3] 陈业珍,曾丽花.血液净化患者肾性骨病98例临床分析[J].中国国热带医学,2008,8(12):2161,2259.
[4] Couttenye MM,D’Haese PC,Verschoren WJ,et al.Low bone turnover in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J].Kidney Int,1999,56(Suppl.73):S7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