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传统文化+6定社稷+序民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力学文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 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 不可诬以奸诈。
——《礼记·经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余力学文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通“悬”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 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 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 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晓事明理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晏子谏齐景公
阅读故事并回答:晏子是用了什么办法来谏齐景公的?结果 怎样?
晏子以无礼的行为让齐景公生气,从而意识到应该 重视礼教。
使齐景公明白了礼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广闻博识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阅兵
自读并说出“阅兵”的意义。 阅兵是展示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展国威、 扬军威、鼓士气。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经典诵读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社”土神,稷” 谷神。代指国家
礼礼,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效法“夫礼 ,天之经也,地之 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 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 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 昏乱,民失其性。
试一试
文中说,礼可以成为行为准则,你是怎 样理解的?
礼是规范父子、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 为准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学以致用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外国元首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我国政府会有迎接 他们的仪式。你对这些了解吗?试着查阅一下吧。
——《礼记·经解》
用礼来治国,就好比用秤来 称重,用绳墨来画曲线直线,用 规矩来画方形圆形。所以,如果 把秤认真地悬挂起来,是轻是重 就骗不了人了;把绳墨认真地陈 设在那里,是曲线是直线就骗不 了人了;把规矩认真地陈设在那 里,是方形是圆形就骗不了人了; 如果君主深明于礼,那么任何奸 诈就骗不了人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二单元 崇礼 6 定社稷 序民人
知识回顾
礼义也者,人之_大__端____也,所以讲信修睦, 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 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 人,必先去其__礼___。
知识回顾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相 传为西汉礼学家__戴__圣__所编。
名著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 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 作的代表。
《左传》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 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在艺术上有较高的价值,善于叙 事,善于描写战争,亦善于刻画人物,善 于写外交辞令,为后人所推崇,被列为 《十三经》之一。
通“彰”,彰显
礼,能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 百姓有秩序、有利于后代。
“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 则,百姓行动的依据。”天地的规范, 百姓就加以效法。效法上天的英明, 依据大地的本性,产生了上天的六气, 使用大地的五行。气是五种味道,白 表现为五种颜色,彰显为五种声音, 过了头就昏乱,百姓就失掉本性。
课文解读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两则短文均出自《左传》。上段直奔主题,强调“礼”的作 用——巩固国家、维护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下段深化主 题,提出“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儒家一贯主张礼是为政的基础,礼与治国密不可分,礼是经邦 治国的大经大法,礼治精神在历史上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曾起 过巨大作用。
想一想
???
“礼”对国家、百姓的意义是什么?
巩固国家、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 会和谐、提高人的素质。
点睛
礼,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也是维护社 会秩序、淳厚社会风气的关键。一个家庭,一 个国家,如果缺少了礼,就像门没有枢轴,无 法开合;就像盲人没有向导,难以前行。孔子 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安上治民,莫 善于礼”,特别强调礼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学习新课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晏子谏齐景公”的故事,理解仁义治天下的道 理。 3.感悟礼和礼治的时代价值。
经典诵读
第6课 定社稷 序民人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礼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 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 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 失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