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怅.然(chàng)殉.职(xún)仿膳.(shàn)神采奕.奕(yì)
B.蹒.跚(pán)笃.志(dǒu)菡.萏(hán)人迹罕.至(hǎn)
C.坍.塌(tān)高邈.(miǎo)攲.斜(qī)花团锦簇.(cù)
D.稀疏.(shū)憔悴.(cuì)抽噎.(yè)絮.絮叨叨(xù)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殉.职(xún)——xùn;
B.笃.志(dǒu)——dǔ;菡.萏(hán)——hàn;
D.抽噎.(yè)——yē;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高元催化剂魂牵梦萦集思广议
B.减默雄赳赳赏心悦目笑容可菊
C.眷顾文绉绉力挽狂澜博采众长
D.肯求检字法金碧辉煌目不睱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 高元——高原,集思广议——集思广益;
B. 减默——缄默,笑容可菊——笑容可掬;
D. 肯求——恳求,目不睱接——目不暇接;
故选C。

3.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①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①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①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解答此题,先通读全句段找中心句,①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①以“动漫”为中心词展开叙述,紧接上句意思,可作为第二句;①句分析中有“获得成功”与①句中的总结契合,①中有“因此”一词可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①①①。

故选A。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D.《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D.《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选项中“《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表述有误;
故选D。

二、句子默写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潼关》中谭嗣同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自己渴望冲破罗网,勇往
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3)一次旅行,一道风景。

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下,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

(4)《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我,其中“__________”一句,是反
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

(5)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穿越时空,把眼前的凄
苦转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

【答案】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注意易错字词“缥缈、嫌、潼、残、烛”等的正确书写。

三、填空题
6.《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是________,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________》中。

小时候,作者认为她是一个_________的人,长大后
却逐渐发现她是个_________的人。

在她的影响下,作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
自己终生不能释怀的事,这件事是:__________
【答案】衍太太琐记和蔼虚伪自私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
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在这10篇文章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等等,在这部
散文集中,出现了两个女性的形象,一个是阿长,一个是衍太太。

衍太太这个人物形象出现在《琐记》和《父亲的病》这两篇散文中,她和作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因此①空填衍太太;①空填琐记。

在《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
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实际上意指衍太太,小时候作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
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因此①空可填和蔼;①空可填虚伪自私。

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父亲弥留之际,衍太太让“我”大声叫父亲,“我”一叫父亲,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所以“我”感觉
自己让父亲走得不安生,这是“我”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情。

因此①空可填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据此回答即可。

四、名著阅读
7.名著阅读。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

……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做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

”……(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西游记》第十一回
(1)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

(2)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
【答案】(1)泾河龙因触犯天条被判死罪,向太宗求救;太宗答应救它,但不料泾河龙仍被魏征梦中所杀。

泾河龙就到地府状告太宗。

(2)玄奘誓死去西天取回真经。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了解。

此故事语出《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泾河龙因触犯天条被判死罪,向太宗求救;唐太宗答应老龙要救他。

第二天,唐太宗专门召魏徵,和他一起下棋,谁料魏徵还是梦斩了龙王。

唐太宗被带到地府,与龙王三曹对案。

幸得崔判官相助,最后使得唐太宗还阳。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了解。

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

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

太宗将其赐予玄奘。

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誓死取回真经。

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

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五、综合性学习
8.亲爱的同学们,这学期,你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的精神家园。

今天,是学校文学部落最后一次活动,我们邀请你走进文学部落,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吟诗诵文部落】
(1)部落的同学为《观沧海》(曹操)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的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填序号)( )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①《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①《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①《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①《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部落的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①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①重读“母亲”“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停顿,重读“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高亢急促。

(3)部落邀请你来当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朗诵节目写串场词。

(4)妙笔生花部落的同学们写感悟,作小诗,玩得不亦乐乎,快加入他们吧!下面是小琳同学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探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愿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答案】(1)①
(2)①
(3)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2002班季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4)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5)示例:每一次努力,都是获得幸运的伏笔。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风格的把握。

《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表达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感情。

故背景曲选①“《十里埋伏》,曲风苍凉壮美,激昂慷慨”最为合适。

(2)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这句话表现母亲看到"我"暴怒的样子时的内心痛苦,她希望"我"能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勇敢地活下去,而她的这种心情表现在“扑”与“抓”的动作上,所以这两个字要重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以此来突出母亲心情的急切。

母亲说“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时已经病重,气息微弱,她内心痛苦,强忍哭声,故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故选①。

(3)本题考查串联词的拟写。

串联词是主持人组织、串联各节目的话语。

它承接上一个节目,开启下一个节目,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串联词要准确,与节目内容准确联结;要简洁,不喧宾夺主;要有情感性,能感染听众。

这段串联词要上承《我的中国梦》的话题,下启《奋斗的青春》的话题,从二者的关系角度拟写。

示例: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梦想串联起来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实现我们伟大梦想的前提和基础,下面请欣赏2002班季强同学带来的朗诵《奋斗的青春》。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①把“诗歌”或“古典诗词”去掉即可,属于用词重复的语病。

改为: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或:我读了大量散文、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①把“不耻下问”改为“请教”或“虚心请教”,属于用词不当的语病。

(5)本题考查仿写。

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结合句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每一……,都是……”的句式进行仿写。

示例: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巴掌,一辈子
①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在县城上学,读高二。

快要收麦的时候,有一天上午放学,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小名,低头一看,是爹。

爹将鞋子脱了,垫在屁股下,坐在我们教室的窗户下等我下课,看到我,正穿鞋子。

A.爹扶着墙,慢慢站起来,一迈脚,差点摔倒。

我忙扶着他,他不好意思地说,坐了半节课,腿麻了,老了啊。

爹身边有个袋子,我要背,爹不让。

我扶着爹往外走。

②爹说他是来卖杏的。

家里有棵杏树,麦黄的时候杏子也熟了。

爹叹口气说,城里人都不吃杏子了,五毛钱一斤也没人买,一上午才卖了五块钱。

到了学校门口,爹把裤兜儿翻个底朝天,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我。

爹说,再苦几天吧,收了麦咱就有钱了。

③爹要走,我说什么也不让。

我拉爹去学校附近的烩面馆吃羊肉烩面。

爹说,我吃过三次了,不吃了,不好吃。

我不吭声,只管拉他往前走。

④学校附近的几家烩面馆人都很多。

我拉着爹到了最冷清的香香烩面馆。

我要了两大碗羊肉烩面。

爹说他要小碗,我坚持说要两大碗。

烩面端来了,爹又要把烩面拨到我碗里一些,我不让。

爹就把碗里仅有的几块羊肉用筷子夹给了我。

我没有再拒绝。

爹在碗里加了好多辣椒油,爹吃得很香,吃得热气腾腾,吃得热情高涨。

汗水把他花白的头发都溻湿了,头发一湿,更显得稀疏了,更显出老态了。

⑤吃完面去结账的时候,麻烦来了。

老板说上星期你来我们这儿吃过饭,对吧。

我先替他们垫上,回头你再向他们要。

⑥我一秒也不愿在这儿停留。

我准备数钱,看够不够。

爹过来,和老板吵了起来,说老板讹人,说人家欠的账为啥让我孩儿还?
⑦老板也生气了。

老板对爹说,你孩儿他们把我害惨了,知道吗?他们上次来吃面,快吃完的时候,放碗里一只苍蝇,反说我的饭不卫生,吃了面都不给钱,还坏了我的名声,我的饭馆都要开不下去了啊!
⑧爹愣住了。

爹说,我不信,我孩儿不是这样的人。

老板说,学生娃啊,开始谁信?还是听他们同学说的,后来别的饭馆的人也说见过他们几个。

爹掉转头,用失神的眼看着我。

我的大脑失去了思维,一片空白。

⑨我看到爹举起了巴掌,我闭上眼。

“啪”的一声,非常响亮,但我却不觉得疼。

睁眼一看,爹的巴掌打到了自己的脸上。

⑩我跪了下来。

老板过来扶住了爹。

有液体滴到我的头上,不知是爹的汗还是爹的泪。

⑪爹给老板说了很多好话,求他不要把我的事告诉学校。

老板满口答应。

爹把没卖完的杏送给了老板,说好明天他再来还欠的十四块钱。

爹拉着木偶一样的我走出香香烩面馆。

B.爹走路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

爹在学校附近的胡同里找到了他的破自
行车,看着我,想说什么,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⑫爹骑上他的破自行车,佝偻着腰,离我越来越远了。

快拐弯的时候,我大声喊了一句,爹,你走好!爹停下车,回过头,用颤抖的声音冲我喊道,孩儿,你也走好!
⑬这是十年来我第一次喊他爹。

爹是后爹。

9.请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10.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11.你是怎样理解“爹,你走好!”和“孩儿,你也走好!”这两句话的?
12.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9.形式新颖,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暗示文章的主旨,爹打了“我”一巴掌,让“我"在心里铭记一辈子,教会”我”做人。

10.两处都是动作描写,都写出了爹行走困难。

不同的是,A处写出了爹因长年劳作,年老力衰的身体状况;B处写出了爹愧疚自己没挣到更多的钱,没教育好孩子的卑微与凄凉。

11.第一句话是“我”担心爹的身体不好,提醒爹走路要小心,表明“我”内心充满了愧疚。

第二句话是写爹告诫“我”要走好人生的路,不要再学坏。

12.不能。

因为这一段点明了“我"对爹的态度的转变,表现出“我”对爹的爱和感激之情,同时更凸现了爹的形象的高大,爹的可亲与可敬。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作用。

首先文题“一巴掌,一辈子”形式新颖,会让读者不禁想:为什么会是一巴掌就是一辈子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其次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二十年前的事,爹因为“我”的过错打自己一巴掌,让“我”在心里铭记一辈子,教会“我”做人,表现出“我”对后爹的爱和感激之情,同时更凸现了爹形象的高大,可亲与可敬。

所以文章标题“一巴掌,一辈子”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一巴掌之事教育“我”今后应如何做人,因此文章标题暗示文章的主旨,爹打自己一巴掌,让“我”在心里铭记一辈子,教会“我”做人。

10.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时,应抓住关键字词准确判别其使用的描写手法,并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根据A处“爹扶着墙,慢慢站起来,一迈脚,差点摔倒”中的“扶、站、迈”这几个动词可知,该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爹的行走困难,同时结合第①段“到了学校门口,爹把裤兜儿翻个底朝天,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我。

爹说,再苦几天吧,收了麦咱就有钱了”可知,此处父亲行走困难是因为长年劳作而出现的年老力衰的身体状况;
根据B处“爹走路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中的“走”可知,此处是对父亲走路的一个动作描写,根据第①段“他们上次来吃面,快吃完的时候,放碗里一只苍蝇,反说我的饭不卫生,吃了面都不给钱,还坏了我的名声,我的饭馆都要开不下去了啊”,第①段“有液体滴到我的头上,不知是爹的汗还是爹的泪”可知,父亲走路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的原因是愧疚自己没挣到更多的钱,让孩子吃好,同时又暗含没教育好孩子的卑微与凄凉的心理。

1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写写自己的想法,能对句子的意思进行拓展即可。

第①段“爹,你走好”是“我”对父亲说的话,结合第①段“爹扶着墙,慢慢站起来,一迈脚,差点摔倒。

我忙扶着他,他不好意思地说,坐了半节课,腿麻了,老了啊”可知,父亲因长年劳作,年老力衰而行走困难,“我”话里“你走好”是担心爹的身体不好,提醒爹走路要小心,通过第①段“爹拉着木偶一样的我走出香香烩面馆。

爹走路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可知,此时的父亲得知“我”所做的错事正伤心不已,惭愧,“木偶一样”表明“我”此时内心对父亲充满了愧疚,所以才说出“爹,你走好”;
第①段“孩儿,你也走好”是父亲对“我”说的话,结合第①段“他们上次来吃面,快吃完的时候,放碗里一只苍蝇,反说我的饭不卫生,吃了面都不给钱,还坏了我的名声,我的饭馆都要开不下去了啊”,第①段“爹愣住了。

爹说,我不信,我孩儿不是这样的人”,“爹掉转头,用失神的眼看着我”可知,父亲对“我”很失望,由此说出了“孩儿,你也走好”,实际上是在告诫“我”要走好人生这条道,不要再学坏,误入歧途之意。

1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首先表明不能删去。

阅读第①段“这是十年来我第一次喊他爹。

爹是后爹”可知,这里有两个讯息,一个是父亲的身份,一个是十年来第一次称呼父亲,点明“我”对父亲的态度的转变,同时也表现了“我”对他的爱和感激之情;再由第①段“我看到爹举起了巴掌,我闭上眼。

‘啪’的一声,非常响亮,但我却不觉得疼。

睁眼一看,爹的巴掌打到了自己的脸上”,第①段“有液体滴到我的头上,不知是爹的汗还是爹的泪”,第①段“爹给老板说了很多好话,求他不要把我的事告诉学校”可知,父亲对“我”做的事又气又恨,气自己没有能力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也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通过文末对父亲身份的解释,更加凸显了父亲高大,可亲与可敬的形象,可谓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狮子和曼巴蛇
郑玉超
①非洲热带雨林里,一头狮子饱餐后半躺在林下休息。

阳光从密密匝匝的叶子间泼洒而下,狮子半睁着眼睛,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光。

这时。

一条曼巴蛇扭动着身体,一步步向狮子“游来”。

显然,它是嗅到狮子的气味一路寻觅而来。

②狮子看见了正在逼近的曼巴蛇,可它根本没把曼巴蛇放在眼里。

正在树梢上的小鸟也看见了曼巴蛇,忙好心地提醒狮子。

③狮子傲慢地说:“我才不会怕它呢!我能用尖牙利齿,将它撕个粉碎!”边张开大嘴,露出利齿,以示此话不虚。

④小鸟摆了摆翅膀,告诫道:“那可不行!曼巴蛇身上有毒呢。

”狮子听了,就举起了自己的右前掌,说:“我是森林之王,看我等会儿不一掌拍死它!”
⑤曼巴蛇越来越近。

狮子高高昂起头,举起右前掌,等待着随时出击。

⑥曼巴蛇也觉察出来了,于是,盘了盘身体。

⑦狮子望了望树上的小鸟:“看到没?这胆小鬼已经怯场,头都缩回去了。


⑧曼巴蛇缓缓昂起头,盘旋着,身体渐渐抬高。

狮子有点鄙视它的畏畏缩缩,简直就是个缩头乌龟。

⑨小鸟可不这么想,尖叫道:“它是在蓄势待发呢!”
⑩狮子白了小鸟一眼:“你看我的身板,多壮实,就是压也能把它压成肉饼。


⑪狮子边说边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像是就要品尝肉饼的美味了。

⑫这时,盘旋上升的曼巴蛇将头扭向树上的小鸟,它的身体已经有一多半悬在了空中。

⑬狮子仍在喋喋不休:“小鸟啊,你越怕蛇,蛇就越想吃你。

”狮子揣测着距离,感觉曼巴蛇快要够到小鸟了,忙劝小鸟赶快飞走,不然就会大祸临头。

⑭小鸟说:“它只是在给你造成假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让对手分神,产生错觉是它的拿手好戏。

”小鸟知道,曼巴蛇最擅长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袭击,置敌于死地。

⑮狮子撇了撇嘴,根本不信小鸟的话。

⑯几乎就在一瞬间,曼巴蛇就掉转了方向,快速俯冲下来,狮子冷不防被咬了一口。

⑰狮子大怒,站起身来,就扑向曼巴蛇。

谁知晚了,它还不知道曼巴蛇的毒性在所有蛇中是最毒的。

毒液瞬间麻痹了狮子的神经,它踉踉跄跄,跌倒在地,颤抖着。

过分轻敌,加上误判,让狮子丢了性命。

(选自《思维与智慧》)13.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补全故事的主要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曼巴蛇袭击狮子,狮子过分轻敌,丢了性命。

14.“阳光从密密匝匝的叶子间泼洒而下”此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5.简要分析“小鸟”在文中的作用。

16.请在文末的横线处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

【答案】13.狮子饱餐之后,享受美好时光,曼巴蛇步步逼近狮子小鸟多次提醒,告诫狮子,狮子傲慢,轻视曼巴蛇14.景物描写,烘托了狮子饱餐后于林下休息时愉快的心情,为后文狮子轻视曼巴蛇做铺垫。

15.“小鸟”在文中多次提醒、告诫狮子的话,从侧面衬托了狮子傲慢﹑鄙视、轻敌的形象,也为狮子最终被曼巴蛇袭击而丢了性命这一结局做了层层铺垫,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6.示例: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哪怕看起来再弱小的敌人。

【解析】13.此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

这篇文章围绕“狮子和曼巴蛇”展开。

已知信息“曼巴蛇袭击狮子,狮子过分轻敌,丢了性命”对应最后两段内容。

从第①段中“非洲热带雨林里,一头狮子饱餐后半躺在林下休息。

阳光从密密匝匝的叶子间泼洒而下,狮子半睁着眼睛,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光。

这时。

一条曼巴蛇扭动着身体,一步步向狮子‘游来’”可以概括出:狮子饱餐后休息的时候,曼巴蛇慢慢逼近狮子;
从第①段中“正在树梢上的小鸟也看见了曼巴蛇,忙好心地提醒狮子”,第①段中“狮子傲慢地说:‘我才不会怕它呢!我能用尖牙利齿,将它撕个粉碎’”,第①段中“小鸟摆了摆翅膀,告诫道:‘那可不行!曼巴蛇身上有毒呢。

’狮子听了,就举起了自己的右前掌,说:‘我是森林之王,看我等会儿不一掌拍死它’”,第①段中“曼巴蛇缓缓昂起头,盘旋着,身体渐渐抬高。

狮子有点鄙视它的畏畏缩缩”,第①段中“小鸟可不这么想,尖叫道:‘它是在蓄势待发呢’”,第①段“狮子白了小鸟一眼:‘你看我的身板,多壮实,就是压也能把它压成肉饼’”,第①段中“小鸟说:‘它只是在给你造成假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让对手分神,产生错觉是它的拿手好戏’”,第①段中“狮子撇了撇嘴,根本不信小鸟的话”等句子可以概括出:狮子不理会小鸟的多次提醒,十分轻视曼巴蛇。

14.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辨析和其作用的分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