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原创A卷(安徽)+化学(全解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
九年级化学·全解全析
1.【参考答案】D
【全解全析】A、蔡伦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参考答案】D
【全解全析】A、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能减少水土污染等,符合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B、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符合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等,符合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任意排放“三废”能造成水土、空气的污染等,不符合理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参考答案】A
【全解全析】A、塞紧胶塞时不应把玻璃导管向下压,以防玻璃管破碎扎伤手,图中操作错误;B、暂时贮存氧气可用盖有毛玻璃片的集气瓶,瓶口朝上,故正确;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D、装入粉末状药品时要将盛有药品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故正确。

故选A。

4.【参考答案】A
【全解全析】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故A正确;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靠物理变化完成的,故B不正确;C、净化水时,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沉降,故C不正确;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D不正确。

故选A。

5.【参考答案】B
【全解全析】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此选项正确;B、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水和过氧化氢,由于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选项不正确;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此选项正确;D、氢元素对应的单质是氢气,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不污染环境,放热,是一种新能源,此选项正确。

故选B。

6.【参考答案】D
【全解全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乙酸钾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 错误;B、乙酸钾中碳、氢、氧、钾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16×2)∶39=24∶3∶32∶39,选项B错误;C、乙酸钾是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元素和钾这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选项C 错误;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同一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只要比较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大小,相对原子质量总和越小,其元素质量分数就越小,在CH3COOK中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最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7.【参考答案】A
【全解全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A、由分析可知,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14×2∶2(12+16×2)=7∶22,说法错误;B、图中所示有三种氧化物的分子,分别是NO、CO、CO2,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所示单质的化学式为N2,说法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发生后,分子由4个变成了3个,分子总数减少,说法正确。

故选A。

8.【参考答案】A
【全解全析】A、尖端技术采用液氮获得低温,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法错误;B、用作新型电池电极材料的石墨烯与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说法正确;C、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机身主体材料是铝合金,说法正确;D、通过改变钢铁组成,表面覆盖保护层,可以确保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说法正确。

故选A。

9.【参考答案】C
【全解全析】A、该实验中将干燥的花放在二氧化碳中不能变色,潮湿的花放在二氧化碳中变色,说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酸性的物质即碳酸,选项A正确;B、该实验中能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石蕊溶液中,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选项B正确;
C、该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必须有可燃物不能得出燃烧时必须跟氧气接触,不能得出完整的燃烧的条
件,选项C错误;D、该实验中注意了控制变量,左边试管和中间试管比较,得出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加;左边试管和右边试管比较,得出铁生锈必须有水参加,左边试管中铁生锈,是因为铁既跟氧气接触,又跟水接触,如果缺少氧气或水,铁就不生锈,因此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选项D正确。

故选C。

10.【参考答案】D
【全解全析】A、选项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升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40 ℃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40g
40g+100g
×100%,故选项说法错误;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小,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参考答案】(5分)
(1)钢(或铝锂合金)(1分)
(2)合金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1分)Fe2O3+6HCl2FeCl3+3H2O(2分)
(3)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分)
【全解全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所以钢和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合金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所以大飞机C919大量使用合金材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等。

12.【参考答案】(8分)
(1)锥形瓶(1分)
(2)2H2O22H2O+O2↑(2分)连续均匀冒出(1分)
(3)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分)
(4)A(1分)D或E(1分)
【全解全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根据“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A;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常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E。

13.【参考答案】(7分)
(1)B(1分)
(2)①+6(1分)水(1分)
②Fe(或铁)(1分)
③Fe+H2SO4FeSO4 +H2↑(2分)置换反应(1分)
【全解全析】(1)利用不锈钢的延展性,可以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故选B。

(2)①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出硫酸亚铁中硫的化合价为+6价。

②金属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达到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目的,故X 是Fe (或铁)。

③由题文可知,不纯的铜中含有铜和铁,为得到硫酸亚铁,溶液Y 应为稀硫酸,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 2SO 4
FeSO 4 +H 2↑,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4.【参考答案】(7分)
(1)质量(1分) 化学性质(1分) (2)2KClO 3
2
MnO ℃
380 2KCl+3O 2↑(1分)
(3)1.5(1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1分)
(4)催化剂的颗粒大小(1分) 取不同颗粒大小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相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1分)
【全解全析】(1)催化剂是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除了探究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实验④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380 ℃时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 3
2
MnO ℃
380 2KCl+3O 2↑。

(3)从图中数据可知,实验③和实验④是探究温度与化学反应快慢的关系,在对比实验时,只能是温度不相同,其他条件需相同,所以实验④中控制MnO 2的质量为1.5 g ,若t 3>t 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4)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可能还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因素有关,设计实验方案为:取不同颗粒大小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相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15.【参考答案】(12分) 3Fe+2O 2
Fe 3O 4(1分)
【提出猜想】Fe 3O 4(1分)
【实验探究】黑色固体不变红(1分) Ⅰ(1分) 【实验分析】(1)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薄细沙)(1分) (2)Fe+CuSO 4
Cu+FeSO 4(2分)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1535 ℃~1538 ℃(2分) 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2分)
【全解全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 2
Fe 3O 4。

【提出猜想】呈黑色的只有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根据已有猜测,可知猜想Ⅱ为只有Fe3O4。

【实验探究】将黑色固体碾碎,露置在空气中,黑色固体不变色,说明黑色固体中不含有氧化亚铁,猜想Ⅲ、Ⅳ不成立。

碾碎,加入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产生红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猜想Ⅰ成立。

【实验分析】(1)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前,集气瓶内需要加入适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

(2)实验过程中加硫酸铜溶液时,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大于铁的熔点,而小于四氧化三铁的分解温度,即在1535 ℃~1538 ℃之间;铁在氧气里燃烧产生的是Fe3O4的原因是铁在氧气里燃烧产生的高温能使氧化铁分解。

16.【参考答案】(6分)
(1)46.7%(2分)
(2)设需要焦炭的质量是x。

SiO2+2C Si+2CO↑(1分)
24 28
x 2.8 t×90%
=(1分)
解得x=2.16 t(2分)
答:要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至少需要焦炭2.16 t。

【全解全析】(1)根据二氧化硅的化学式可知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28+16×2=60,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