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修改)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追求:
名言:
1最甜美的葡萄串挂在最高的树梢上。
2母鸡的理想,只不过是一把糠。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对事业的抱负和理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
——(古罗马)西塞罗
3在生活中没有信仰的人,犹如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随波逐流。
——(意)但丁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4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斗,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达天上,但我们的航船就凭它指引。
没有血气的人苍白,没有理想的人懈怠。
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俄)契诃夫
5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俄)屠格涅夫
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
6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需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法)雨果
7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古希腊)苏格拉底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8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美)爱因斯坦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塞万提斯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件好事。
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立下愚公志,荒山变良田。
——谚语
9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
——(英)约翰生
希望是人生之需要。
人如果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巴金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格言联璧·处事》
11每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苦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
——冼星海
谚云: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
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任弼时
12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秋瑾
1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1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心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
目在井下,不能烛跬步;目在足下,不可以远视,虽明何益?——《意林·尺子》
现实是理想的土壤,理想在现实中开花,现实在理想中结果。
17长风破浪荡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杜甫
1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
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
——(宋)陆游
19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陈寿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博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
——班超
20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2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晋)张载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2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典故材料
1
宗悫志壮,长风破浪
宗悫年幼时,宗炳问他的志愿。
宗悫回答说:"我想乘着大风,冲破万里波涛,向前猛进!"宗炳说:"你长大如果不能取得富贵,就会把我们的宗家毁灭了……"宗炳平日气节高尚,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儿都爱好学习,只有宗悫好凭感情办事,喜欢习武。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志在千里的老骥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五月,53岁的曹操继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之后,又领兵北征乌桓。
经过数月的战斗,统一了北方。
年底,胜利班师回邺城的途中,曹操想到南方的刘表、孙权、刘备等依然各霸一方,国家仍然处在分裂状态。
自己虽然老了,但重任在肩,还不能歇下来,还必须继续战斗。
想到这里,曹操激情难抑,雄心勃勃地挥笔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诗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
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了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
"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够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投笔从戎
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
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
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
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候。
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进入大学后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实世界。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了造福人类而献身的神。
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盗出来送给人类。
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的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机,并变得文明起来。
他因此触怒了众神之王宙斯,被用铁镣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
但他经受折磨,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尔墨斯说:“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仆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岩石上,也不愿做宙斯的忠实奴仆。
”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马克思立志为人类工作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
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牺牲。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将不是一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马革裹尸
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名将。
他志向宏远,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归来,亲戚朋友听到之后早早地就出来迎接。
这些人中,有一个叫孟冀的人,很有计谋,也很有声望。
马援看见他也随同前来祝贺,便诚恳地对孟冀说:"我的功劳小,受的赏赐大,如何能够保持长久呢?这一点先生怎不指教我?"孟冀说:"我哪里够得上指教您?依我看,您的年纪这么大,该在家休养休养!"马援听了,慷慨激昂地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不时地侵扰我国的北部边疆。
我正想自告奋勇地请求让我去讨平。
男子汉大丈夫为了保卫祖国的边疆,就应当战死在那儿,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故乡,怎么能呆在家里,躺在床上,老死在妻子儿女身边呢?"孟冀听了,十分感动,称赞道:"你真不愧为大丈夫啊!"
5岁莫扎特的志愿
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走进小莫扎特的房间,只见这个金发蓬松、天真无邪的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在五线纸上写着什么,就问:"莫扎特,你在写什么呀?"父亲随手拿起他写的东西一看,暗吃一惊,儿子竟在谱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很合乎规范。
父亲故意跟他开玩笑说:"可是你要知道,你这个曲子是不能演奏的呀?"小莫扎特有点生气了,说:"我知道,爸爸,你说哪
个曲子在演奏之前,不要练习,不要修改呀?"5岁的莫扎特就这样立下了坚定的志愿: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将来当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读史张家玉
晋室倾颓事莫当,鸡声啼起铁肝肠。
诸君漫洒新亭泪,好向中原识范阳!
【解释】晋室:这里指西晋。
倾颓:倾覆,倒塌。
莫当:不行,不可收拾。
漫:且不要。
识:结识。
范阳:指唐朝名将郭子义在平定安禄山之乱后曾任范阳节度使。
【评价】西晋灭亡后,士族豪门纷纷南逃,偏安江南,不求进取。
作者借用闻鸡起舞的祖逖和拯救唐朝的大将熟子义来激发抗清的决心。
【作者简介】张家玉(1615-1647)崇祯进士,后在南明做官。
桂王朱由榔在桂林被清兵紧逼时,他在东莞起兵抗击牵制,战败后投水自杀。
能诗,善写绝句,诗风激昂。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
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解释】八千里路云和月:八千里是象数,意为披星戴月地驰骋数千里杀敌。
长车:战车。
胡虏:指入侵的金人。
胡是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宫殿前的观楼。
【评价】这是一首充满爱国豪情的战歌。
词中洋溢着勇赴国难,气吞万里的豪情壮志,更加表现了民族英雄岳飞激昂悲壮的爱国情怀,勇战沙场的雄心和复国报仇的信念。
抬头远望,山河破碎,胸中悲愤激荡。
三十年间与日月相伴驰骋沙场,立下些微不足道的功名。
眼下国土沦丧,应珍惜年华,去建功立业。
想到未能雪洗靖康之耻,渴望驾战车挥军北上,“餐胡虏肉”,“饮匈奴血”,收复疆土。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1)字鹏举,家世务农,少年时入伍,屡建奇功,累任少保、河南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
绍兴十一年,率军大败金兀术,挺兵至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
宋高宗听信秦桧奸计,诬陷杀害。
后赐谥武穆,追封鄂王。
岳飞善诗词,留传下来的很少,词仅存三首。
词中表达了抗金的伟大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慨叹。
词风深沉激昂,为世人所珍爱,广泛传诵。
苏武令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帐翠华音杳。
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
念白衣,金
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解释】翠华:指皇帝仪仗中一的旗帜。
代指皇帝。
驿使:官方传递书信的人。
双龙:指被金人掳去的徽宗、钦宗。
白衣:原指平民,此句为作者自称。
丹衷:忠心。
调鼎:喻宰相治国。
霖:雨霖甘露。
指造福百姓。
燕然:燕然山。
【评价】诗词大意是:塞上朔风凛冽,渔阳的秋天来得早,遥望北方,被掳去的徽、钦二帝杳无消息。
驿使来往空跑,带不回来任何音讯。
大雁也都南归,没有捎寄来二位皇帝的书信。
回想当初,我一介平民,在金殿上领受皇恩,金榜题名入阁拜相,这份知遇之恩,至今未报答。
谁能相信,我的忠心是不可动摇。
但是时事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使我没能像方淑和召虎一样,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丞相应该能造福百姓;登坛拜将,如窦宪一样,收复失地。
让我统帅大军十万,弛骋在大漠中杀敌。
恭迎回徽宗、钦宗二帝。
表达了作者爱国忠心和壮志。
为理想造句
我试着为理想造句,发觉一切都那么美好,充满了希望,不论是石、火、灯、路,还是黎明、朝阳。
是不是因为“理想”二字本身就富于积极思考的意义?如果是,那任何人心中都该有自己的理想,从1岁到101岁,为自己绘一张未来的蓝图。
1岁时,单纯地向往母亲的怀抱;11岁时,亲近玩具;21岁了,与我相吸相引的那人在哪里?
41岁了,仍然有自己的理想,期盼事业的巅峰,望尽一切山海平芜;或者领悟人生的道理,心中常养一分春;或者,所爱尽在眼前,平安就是福;或者,小小的理想:小小的一座可以爬的山,小小的一块可以种的田,小小的一段可以回味的秘密。
可能41岁的人向往着山宁海静,可能71岁的人企图东山再起,这些都不妨碍91岁的人仍然保有跃跃欲试的心、勃勃然想飞的意愿。
人生真味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这“三字经”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在滚滚不尽的岁月淘洗下体会到了此中的人生真味。
时间很冷酷,也很仁慈。
时间使我丧失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我经历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不是轻松的。
时代考验了我,也哺育了我。
这是不幸,也是大幸。
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生而有涯,每个人只能读到有限的章节,因此必须认真地读。
必须画好生命的句点,不辜负自己到这瑰伟的人世走这一遭,使自己能够安静而轻快地作一次最后的发言:
“永别了,世界!祝福你前途无量!”
青春赋萨缪埃尔·沃尔曼牛继华译
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时期的标志,它是指人应有的心理状态。
要永葆青春,既要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激荡的热情,还必须有战胜胆怯的勇气和决不向困难妥协而敢于去冒险的希求。
人不是因岁月的流逝而老朽,当理想之火泯灭的时候,人生的“暮年”就开始了。
岁月的流逝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而热情的消失则在心灵上留下痕迹。
担心、疑惑、不自信、恐慌、绝望——这些东西正是夭折精神之树的元凶。
无论是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尚未成熟的少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应该有对奇迹的憧憬,对人生乐趣的寻觅,对竞赛的追求,以及对灿若群星的事物和思想的感知;还要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像孩子期待即将出现的事物般的好奇心……人与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轻,与疑惑成比例地衰老;与信心和希望成比例地年轻,与恐惧和绝望成比例地衰老。
谁能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或神灵那里领悟到美丽、喜悦、勇气、高尚、力量……谁就富有青春的活力。
当失去所有的梦幻,心灵的花蕊被悲观之雪和沮丧之冰覆盖的时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
这样的人,只有去乞求神灵的怜悯。
向前走莫回头
《红高粱》给我印象最深的似乎就是这句。
我和朋友聊天时这么说。
可冷不丁,对方忽然冒出一句:“莫回头,行吗?”我不禁哑然!
当我们有幸在这块土地上降生,有幸选择了一条道路,有幸在河上成为一名水手,有幸在海上执一片风帆,有幸被希望招引着抛洒一大把日子,我们回头过吗?
我们回头过。
我们有时在回头中胆颤心惊:因为我们看见过道路上依然彷徨着白发的长者;我们看见过因为河的汹涌而不敢向前的水手;还有回首时觉得希望的虚无缥缈。
但我想说:人
活着,不能太现实,不能老回头!
在我少年的心中,始终有一片极地,那是幻想中的桃源和海市蜃楼。
我愿意这样想象并为之匍匐前行,已经忘却了来路与去路的所有不幸,但只要这块极地神奇地为我照耀。
那么,过去或者今天的挫折又算得上什么呢?何必还要有过多的踌躇张望呢?
走啊,永远不要停下来!夸父虽渴死求索之途,但太阳在东方微笑;普罗米修斯虽悬吊于崖峭,但火种已经点亮人间!走呵,向前走,莫回头!
不归路----记王选院士
四月的清晨,微风拂面,碧空如洗,五四操场上飘着昂扬的歌声。
“现在走过来的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代表队……”银灰色的运动服,他们走得很整齐。
最前面的是王选教授……稳健的步子,看不见他的目光,只感到一种力量。
静静地注视,然后是潮一样的掌声。
他是那天跑道上唯一的教授。
时光是一条河,流淌在人生的季节中。
站在岁月的风景里,人无法留住过去正如当初不能预知今天。
那是共和国的第五个秋天,王选走进了北大的绿阴,肩上是一个年轻人所有的赤诚与梦想,脚下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
今天,经历了探索也经历了艰难,抬起头,他只说:“时间真快!”
仿佛只是瞬间,人生却已经走过年轻。
但年华可以老去,精神却长盛不衰,他说:“只要奋斗了,就是无憾的一生。
”
难忘第一次
——“要么不干,要干就一鸣惊人。
”
1958年7月,21岁的王选毕业于北大数学系,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助教生涯。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刚刚起步的中国计算机研究面临着一次火热的“冲锋”。
北大的决心是搞一台中型电子计算机——红旗机,王选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参加了这个项目。
1959年,从春到夏,他把行李搬到实验室,晚上睡在办公桌上,天亮之后铺盖一卷,接着画图。
一天分作三个单元,从早上7点工作到夜里12点,有时连续工作20小时,调试最紧张的时候通宵达旦干了40个小时。
1960年夏天,他出差到内蒙古大学时,趴在车厢里的小桌子上睡着了,这是王选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睡的头一个好觉。
那是段不知疲倦的日子,伴随着日夜难以忍受的饥饿。
那年冬天,他的晚饭只有三碗稀粥,一小盘黄酱,然后便是一个通宵的工作。
他垮下来了。
年轻的生命面临着死神的威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低烧不退、胸闷憋气,连呼吸都困难,年仅25岁的王选将因此长期卧床,远离阳光,远离他的事业。
l962年6月的一个午后,他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永别了,同志们!”吃力的玩笑中透着许多凄凉。
这一次离开北大,就是四年;这一次病倒,就是十年。
然而,他却一分钟也没有舍弃他的工作、他的求索,就在那些病痛与心痛接踵而至的日子里,就在病床旁的小桌子上,他完成了ALGOL60编译系统,双重纠错码……他找到了创造的源泉。
7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他终于重新回到了阳光下。
“红旗机”是王选第一次作为逻辑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尽管未能投入正式使用,却已经显示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忘我的拼搏精神。
也就是在这第一次的奋斗中,他结识了人生的伴侣与知己——陈堃銶,从那时开始,他们一同走向了辉煌与坎坷相伴的风雨人生。
追求卓越
——“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是无权过普通人的生活的。
”
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中国的印刷业在铅与火中走过了400年。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印刷品占信息量的70%以上,国外每人每年获取信息量是1500个,而我国人均只有15个。
这是一个民族的危机,这是一种文化的困窘。
1974年8月,国家计委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方案命名为“748工程”。
王选渴望参加这项工程,虽然此时他还没有完全走出疾病的阴影,但心中那份热忱却在燃烧。
“那时候我们就看到这个项目将给印刷业带来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发展下去,出现的将是出版形式和出版内容的更深远的革命。
它将会影响人类的知识表达和知识利用的方式,将影响下一代的教育。
”——一个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所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来临。
照排机是这个工程至关重要的一个门槛。
在先后四代技术中,王选选择了最先进也是最难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机。
此时,他和他的同事面对的是其他五家单位雄厚的实力、激烈的竞争。
当然,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技术本身。
l975年,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制激光照排机的英国蒙纳公司也不过处在试制阶段,尚未形成商品。
而王选要做的是一步跨过他们40年走的路。
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以上,印刷用字体、字号又多,每种字体起码需要7000多字,这样印刷用汉字头数高达100万字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储量将达200亿位!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废寝忘食,着了魔似的盯住所有视野里的汉字。
经八个月呕心沥血,王选完成了1∶500的高倍率汉字字形信息压缩方案——这是一项领先西方十几年的技术。
不久,他又发明了汉字字形信息高速还原技术、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那是1976年,他才只有38岁。
1976年9月21日,“748工程”正式选择了王选的方案,一项注定要震惊世界的发明在人们各种各样的注视下开始了艰难的爬坡。
最初的日子总有最难的问题:设备陈旧、资料短缺、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也就是在这种艰难中,王选构思着他整个发明中极辉煌的一页——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发生器。
电子工业部领导向这支队伍投来关切的目光,学校也伸出了支持的双手,北大旧图书馆的一楼正式挂出了“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牌子,半年的时间里研究室与四家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
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王选与他的同事们的创造灵感也纷至沓来。
l979年7月,中国第一张由汉字激光照排机输出的报纸轰动了北京。
1980年夏天,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成功地排出了样书——《伍豪之剑》。
1981年7月,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排版系统原理性样机通过部级鉴定。
1982年6月1日,王选取得欧洲专利第82302816号——“中国的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压缩技术”。
1986年4月,“华光”照排系统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1987年10月,中国颁发首届毕昇奖和森泽信夫印刷奖,名列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教授王选。
1987年10月,华光照排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些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哪一天我王选自己说‘这是我一个人发明的’,那一定是我脑子糊涂发昏了,而那一天也就是我科学生命结束的开始。
”
这13年中,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日。
春节的第一天,他和陈堃銶吃了方便面又进了实验室。
40元钱的劳保工资王选拿了13年。
他们习惯了这样清贫的夜以继日,习惯了在计算机的嗒嗒声中物我两忘,这一对知识分子用他们毕生的光华照亮了一个时代。
王选的路是一条大胆跨越的路,“在科学上要有所成就,就绝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而要处处争取领先。
”这是他的信仰,是照亮他几十年跋涉之路的太阳。
倘若一个人的生命便是不停地攀登,还有什么样的崔嵬能够挡在他面前?
顶天立地
——“不管评价多高,市场用不上等于零。
”
励精图治十几年,当“中华之光”终于赢得众口一词的欢呼、赞誉时,王选却仍未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