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1-11-28T11:28:27.806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陈觉非[导读] 食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

陈觉非 440824197806****28
摘要:食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食品安全问题愈发被广大消费者所关注,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添加更引发了消费者的思考。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等,已成为食品行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做好食品添加剂与安全问题管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规范》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然而一些丧失道德底线的商贩,不顾食品安全,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违规使用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危害,导致极坏的社会影响。

例如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违规使用硫磺来熏蒸馒头,美化馒头的卖相,严重破坏了馒头中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2。

荧光增白剂中含有二苯乙烯三嗪衍生物等有害成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而不法商贩知法犯法,向面条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来提高面条的亮度及白净程度。

1.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超出规定范围
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生产商往往为了追求浓郁的口感、销量和利益最大化而随意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例如在蜜饯中过量使用甜味素,有的最高含量甚至超出规定范围12倍之多。

我国葡萄酒生产的相关规定要求,不允许添加香料、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但有些生产商为了强化葡萄酒的色泽,向葡萄酒中添加胭脂红等色素,长期饮用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极易诱发机体器官病变。

1.3工业添加剂代替食品添加剂
工业添加剂不能代替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漠视法规法纪,通过非法渠道购置工业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中,给老百姓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薄弱有一定的关系。

如工业级添加剂改头换面,更换成食品的标签和包装,出具假的检验报告,冒充食品级添加剂使用。

2解决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措施 2.1加大政府监管执法力度
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建立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的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零容忍并严肃处理。

由政府主导,让相关部门合理分工协作。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监督企业根据规定和国家标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加大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检测范围,也包括提高对餐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依法依规,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

2.2加强对食品产业链上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家责任感
抓住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源头,一些企业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并不清楚,食品安全意识也不高。

所以政府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力度,大力宣传讲解《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定期对食品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让食品从业者了解到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以及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违法成本。

2.3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目前,我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淡薄,这就给企业的违法行为以可乘之机。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传媒等手段,提高消费者的知识,向消费者输入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让政府、企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一起努力,全社会齐抓共治,人民共享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3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3.1加快建设有效的制度标准
受到众多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谈之色变,没有对食品添加剂树立科学的正确认识,导致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缺乏信任甚至导致了一些误会。

因此,若要打破公众的固有错误认知,就必须要不断加快制度标准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我国食用商品的社会信誉度,不断完善健全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制度法规,制定成熟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标准,完善食品监管制度,严格查验食用商品生产商的诚信度和生产许可证,并对有关的食品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加强食品企业工商登记备案的检查,对食品的来源进行溯源,对食品加工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报告登记制度,提高有关部门对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查水平,对非食用性的食品添加剂进行重点抽查和检测,对于滥用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必须严肃查处,严厉打击添加剂乱用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的社会信誉,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信任程度。

3.2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生产者的管理能力
首先,相关部门要对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使之深入了解食品生产流程与加工工艺,学习食品标准法律法规,包括标准、国家公告等,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等,以此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坚持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地做好检测工作。

其次,要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管理能力,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保证食品生产一线的安全。

3.3因时因地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系统性开展食品中危害因子膳食暴露评估,对农兽残留、致病性微生物等进行有效限制,完善相关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加快制定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和食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97种,有相应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的仅有591项,应当尽快对剩余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和质量标准进行研制;严格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地方特色食品应及时公布相应的地方标准,对质量严格把关;建立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认证标准。

3.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交流
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设立具有权威资质的食品安全风险专项交流机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危害和应用风险作出科学的考察,成立专家小组,进行多项风险的专业评估,使有关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杜绝食品添加剂使用风险的消息能够传递到食品生产企业和社会大众中,有助于帮助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正确地认知食品添加剂的相关风险,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更重要的是为食品生产企业制定正确的食品添加剂参考标准,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有法可依,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无小事。

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不仅使食品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还能帮助产品提升质量,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但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需要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从而为民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帅.食品添加剂的起源与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局限性[J].化工管理.2020.04.077.
[2]孙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关系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35.044.
[3]谭欣欣.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检验质量[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