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塑料大棚早春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塑料大棚早春栽培技术
2022年我镇开头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首期工程22个大棚,栽培早辣椒。

辣椒早春栽培成熟期比露地栽培要提前30-40天,单价高,效益好,市场潜力大。

现将有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质、抗病、早熟、丰产、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的品种,如甜椒类:双丰(杂种一代)、甜杂1、2号(杂种一代)等;长角椒类:湘椒1号(杂种一代),早杂2号(杂种一代)等。

2、育苗。

在9-12月上旬育苗,此阶段育苗可不用加温设施,主要通过不透亮掩盖物的管理来提高畦温,这就降低了成本。

育苗前按土、肥比6:4的比例掺入腐熟的有机肥预备苗床土(保水力要强,透气性要好)。

播种前先选种、晒种,然后把待催芽的种子浸在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时停止,再浸种7-8小时,捞出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经4-5天后出芽60-70%时即可播种(选晴暖天气的上午播种)。

播种前床土含水量不宜过大,播后覆0.5-1厘米的细土,再盖地膜于床面(开头出苗时揭去),以利保墒。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分苗。

分苗前按土、肥比6:4的比例预备好苗床土(若用钵分苗,还要提前装土),分苗密度为10厘米×10厘米。

3、苗床管理:育苗床的温度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出苗期间维持较高温度,日温30℃左右,夜温18-20℃。

幼苗出齐,子叶展平后,适当降温,以防高脚苗。

分苗前3-4天,适当降温炼苗,以利缓苗。

在管理方法上,主要是早揭晚盖不透亮掩盖物;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时间;早间苗保持合理的密度;向床面撒1-2次细干土,不使畦面龟裂,削减水分蒸发。

分苗前1天要向苗床喷水,以利起苗。

可选晴天上午分苗。

分苗后马上覆膜并密封,1周后留意通风降温,以防幼苗徒长。

苗期一般不追肥,可视苗情根外追0.2%磷酸二氢钾2-3次。

4、定植:辣椒喜温不耐寒,第1朵花现蕾时选晴天上午定植。

定植前10-15天渐渐进行低温炼苗。

定植前大田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优质
农家肥7500-10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

为了削减病害发生,成龄苗可结合根外追肥,喷1次防病农药。

选茎粗叶大的壮苗定植,坚决淘汰病弱苗。

一般采纳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

宽行距60-66厘米,窄行距33-35厘米,穴距30-33厘米,每亩密度为5000株左右。

栽后浇足水,覆土后马上扣严塑膜。

5、大棚管理。

定植后5-6天密闭大棚,以利缓苗,棚内日温为30-35℃,夜温13℃以上。

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棚内白天为28-30℃,高于30℃放风,降至26℃时,停止通风,当夜晚棚外降至15℃以下时,加盖草帘保温。

为提高地温,前期应少浇水,气温回升后,当夜晚棚外高于15℃时,昼夜都要通风。

以后气温再回升,要逐步撤除地膜、棚膜,进入露地管理。

从门椒收获起,增加追肥浇水(选晴暖的中午进行),可亩施硫酸铵14-16千克,过磷酸钙8-22千克,草木灰80千克。

盛果期追肥浇水2-3次。

门椒以下侧枝应准时抹掉,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

为了提高坐果率,可于上午10时前用2,4-D点花柄(用毛笔为好),浓度为10-20毫克/千克,以当天开放的花为好,点时不行过重和重复,以防造成畸形果。

6、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茶黄螨等,可用乐果乳油20毫升加敌杀死或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病害苗期主要有早疫病、猝倒病、根腐病等,成株期主要有霜霉病、晚疫病、青枯病等,可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克对水60千克,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

7、收获。

门椒(第1层果)和对椒(第2层果)要适时早收获,以利多结果;否则,开花质量降低,牢固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