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客族词的关联机制及其语用价值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老客族词的关联机制及其语用价值探析
“黑客、博客、晒客、职客”等新客族词与“顾客、游客、乘客、旅客”等老客族词,虽然形式上共用了“~客”词语模,但却在结构、语源、语义和语域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这种关联及差异既彰显出词汇“因中有变”的发展期律,也为汉语词汇教学、词汇研究及辞书编纂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标签:客族词语源语义语域关联机制语用价值
当代汉语词汇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新词语在衍生时,族群化现象显著,客族词就是其中之一,如较早时有黑客(hacker)、骇客、灰客、红客等,2005年博客(blog)成为十大流行语之一,随后播客(Podcast)、威客(WitKey)、维客(Wiki)、晒客(Sharer)等成为2006年的热词。
由于工作难找,“职客”也成了2007年新生流行词。
这些新客族词与“顾客”等老客族词虽然都以“~客”词语模(关于这种构词方式,李宇明先生认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族。
”)为关联形式,但它们却在结构、语源、语义和语域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
这种关联及差异既能彰显出词汇“因中有变”的发展规律,也给汉语的词汇教学、词汇研究及辞书编纂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对新老“客族词”的关联机制及语用价值进行探析。
一、新老客族词的关联机制
所谓客族词,是指在形式上以汉字“客”为共同标志、以“~客”为基本结构模式关联聚合而形成的一群词语,其中“客”一般表示“……的人”的意思。
以“~客”这种模式构成的词语,汉语中已有许多:如“顾客、乘客、旅客、房客、食客、散客、零客、临客、女客、男客、游客、来客、麦客、秧客、稻客、茶客”等,我们这里称其为“老客族词”,这些老客族词是人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单个无意识地逐渐创造出来的。
可是在当代汉语中,“~客”这种造词模式已被人们有意识地频繁运用开来,已成为一种特别能产的新词语滋生方式,如近几年人们就有意识地以汉字“客”为“模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以“~客”为词语模,将模槽中的空位“~”换用不同的语素或词,短期内创造出:“黑客、骇客、红客、灰客、博客、播客、隐客、换客、淘客、拼客、拍客、掘客、彩客、威客、维客、拓客、闪客、极客、乔客、晒客、木马杀客、职客”等一大批“新客族词”。
新老客族词因共用了“~客”这一结构模式而相互关联起来的。
二、新老客族词的差异辨析
新老客族族词在语源、语义、风格、结构及语域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一)语源上的差异。
“晒客、博客”等新客族词与“顾客、乘客”等老客族词来源不同。
具体说,老客族词“乘客、旅客、房客、食客、散客、零客、女客、男
客、顾客、游客、来客、麦客、秧客、稻客、茶客”等是土生土长的汉语词,两个构词语素“乘、旅、房、食、散、零、女、男、顾、游、来、麦、秧、稻、茶”与“客”等都是汉语固有语素、它们都是按照“前偏后正”的汉语惯常构词方式构成的“定中型”偏正式复合词,前一语素分别表示一种行为、方式、性状、性别或目的,后一语素“客”表示与此相关“……的人”,是内源词。
新客族词“黑客、骇客、红客、灰客、博客、播客、隐客、换客、淘客、拼客、拍客、掘客、彩客、威客、维客、拓客、闪客、极客、乔客、晒客、木马杀客、职客”等大都是英语音译借词,从现有文献考查,这些新词的构词语素几乎都是英语词的译音,表达一个整体概念,“客”也并不全是“……的人”的意思,除少量词是在音译词基础上类推仿造的外,都不是直接源于汉语,而是外源词。
(二)语义和风格上的差异。
在意义上,老客族词的两个构词语素都具有可分析性,语素义综合起来基本上可推知整个词义,如“乘客”就是“搭乘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旅客”是“旅行的人”、“房客”是“租住房屋的人”、“食客”是“吃某种食品的人”、“散客(零客)”是“单独而不是组团活动的人”、“女客(男客)”是“女性(男性)客人”、“顾客”是“买东西的人”、“游客”是“游人”、“来客”就是“来访的客人”、“麦客”(在我国有些麦、稻等农作物主产区,一到农忙季节就会有大批外地人到那里去打工帮活以挣点收入,当地人称之为麦客、秧客、稻客、茶客等。
这里的“~客”仍是礼貌用语)是“麦收季节受雇为人收麦或帮干其他活儿的短工”,等等。
其中“客”是礼貌用语,是一种尊称,含有褒义,多用于他称。
新客族词多是音译借词,多为英文词音义的整体借入,词义的可分析性较差。
虽然在词尾位置都有“客”字,也都表现为“~客”形式,但由于其中的“客”字的谐音来源不同,如黑客(hacker)谐[ka]音、博客(blog)谐[g]音、晒客(sharer)谐[r3]音等,这些音与汉语“客-ke”[ke51]并不能完全等同,意义上也并不都是“……的人”的意思。
所以两个字不能分开解析,也不能单凭字面推断整个词义,如“博客”并非“广博的人”或“博大、渊博的人”,而是Blog或Blogger的译音,指“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也指博客的文章”;晒客“Sharer,与人分享的人”;黑客“hacker,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播客“Podcast,个人的网络广播,或制作、喜欢网络广播的人”;沃客“Work2.0,一种软件,也指用Work2.0的人”等等。
在风格上,新客族词既能用于尊称、他称,又能用于自称,还能用于称物。
(三)语域、语体和言语主体方面的差异。
新客族词“晒客、博客”等是先在网络语域中产生并流行起来,然后才向其它语域扩散的,以网络为主要适用语域,以网民为主要言语主体,其中年轻人应是创造和普及新客族词的核心言语群体;而老客族词“顾客、乘客”等几乎能通用于各种语域、语体和人群。
(四)结构类型的差异。
老客族词的结构类型都是以“客”为中心而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而新客族词“晒客、博客”等,多是音译单纯词。
(五)结构模式的差异。
老客族词除了有“~客”的词语结构模式外,还有“客~”的结构模式,如“客帮、客车、客串、客店、客队、客饭、客观、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主义、客机、客籍、客家、客流、客轮、客票、客气、客卿、客人、客商、客死、客岁、客堂、客套、客套话、客体、客厅、客土、客星、客姓、客运、客栈”等31个词语。
新客族词语目前还没有发现“客~”结构模式的词。
三、新老客族词语言机制及其语用价值
新老客族词的关联及差异可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一)外形相因——新老客族询的关联是语言经济原则和求同从众的认知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类的记忆力有限,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总会在不影响交际值的情况下按照省力的方式行事,尽可能地运用已有的语言要素来表述新事物,这就必然会带来新生词语与已有词语外形上的相因性。
同时,人的社会性也会影响到个人的言语行为,他们在自己的话语中,多会向大众时尚看齐,并主动使用或模仿流行词语,这就是求同从众的语言认知心理。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广大网民才纷纷模仿并实际参与到客族词新的创造和使用行列中来,推动着词汇不断发生衍生与变异。
(二)同中求异——新老客族词的差异反映出求同从众和求新求异两种语言认知心理的矛盾。
任何一个语言社团在语言使用上都是喜新厌旧的,对既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会慢慢产生厌倦感,产生“审美疲劳”,总会想方设法去追求新奇的、陌生化的词语和言语表达方式,也正是这种潜在的求新求异心理,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创造新的言语,推动着语言不断向前发展。
新老客族词的差异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同时,“说话人想要传达新的事实、新的思想和新的经验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
但是他的所有发明和改造得通过检验证明为可以理解、得有听话人的认可才行”。
新产生的词语为了增加可接受性,必然会在词形、读音或语义上尽可能与已有词语相关联,并借助这种联系生存下来。
这种看似矛盾的追求,正是求同从众和求新求异两种语言认知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正是新老客族词关联和差异的价值所在。
(三)尊中有谑——新老客族词风格上的差异,是谦逊好客的民族文化心理在市场经济语用环境下的蜕变和发展。
汉语词“客”本身含有一种尊称和褒义,以“~客”称人,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礼仪、谦逊好客的民族文化心理。
由于人们在交际时喜用礼貌词语,“~客”的称呼就备受人们欢迎,因而,“尊”是老客族词的主体语境;而现在,通过考查新客族词的许多用例,我们发现:人们既能用“~客”来尊称别人,又能用之来宽慰自己,既可以是诚心诚意地尊敬称谓,又可以是包含幽默的戏谑之词,许多新客族词还能用于称物,“尊中有谑”就成了新客族词衍生变异的独特语境。
(四)聚合成族——新老客族词的关联,展现出一种外来词汉化生存的独特方式。
当代汉语新词中外来词的比例很大,这些词在借入时大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汉化改造,并采取了族群化衍生道路,如“的”族词、“领”族词、“网”族词等等。
新“客”族词也是先经过词尾读音的汉化改造(符合汉语语音和声调),然后才通过谐音和借形于汉语“客”字并与老客族词产生关联的,这样,新、老“客”族词就会在词形和词义上聚合成族并互相感染,致使许多新客族词得以快速滋生并在汉语
中存活下来。
(五)扬长避短——新老客族词的关联及差异考辨,有利于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词汇教学是语言运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揭示出新老客族词各成员在词语来源上、内涵意义上、语法结构上、语音形式上以及语用环境上的各种区别与联系,就能更全面地把握它们的实质,然后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实例把这些联系与差异展示出来,扬长避短,帮助学习者更确切地感知和理解这些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主动利用它们的关联进行词汇联想和记忆、区分差异进行创造性运用,逐渐将所学的词语系统化,这样就能增强词语教学的理据性和趣味性,使词语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六)能利用新老客族词的关联及差异考辨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优化词族型主题词表的编撰,可以促进图书情报检索和相关人工智能工作。
总之,新客族词虽然大多源于网络,译自英文,较多地保留了外文词的特点,但它们能在汉语中快速滋生并流行开来,其主要原因是顺应了“因中有变”的词语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新客族词正是因为一开始就相因了老客族词“~客”这一外形,并在结构、语源、语义和语域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因袭和变异才得以衍生并流行开来的。
因而,我们就能利用新老词语间的这些关联和差异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词汇研究、新词预测及有针对性的词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