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通过测量 已知 Á B- 3 6 c m . m /s 物 体运 动的加速度
是
m / s 2 (结果均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Scanned by CamScanner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他们将宽度很小的挡光
片固定在小车上 用不可伸 长的细线将其通过 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 在水平桌面上 的
l夕
3
3
示 河 中各处 水流速度相 同 且速度 图象如 图乙所
示 快艇 以最 短时间到达岸边 则
A 快艇的运 动轨迹 为直线
B 快艇 的运 动轨迹 可 能为直线 也可 能为 曲线
C 快艇所用 的时间为 20s
D 快艇经 过 的位移 定大于 l oom
11 升降机 的底板上 放置 质量 为 川 的物体 当升 降机在竖直方 向以加速度 a 做
0 8.
.
( 1) 小滑块运动至 8 点时的速度大小
b 水平抛 出 忽略空气阻力 则下 列说法 正 确 的是 A 球先落地
B a b 两球均做匀变速运动
C a b 两 球落地前 的瞬间速 率相 同
D a \ b 两 球落地前的瞬间速度方 向相 同
5 将地 面 上 静止 的货物竖直 向上 吊起 货物从开始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 中 u [ 图象
如 图所示 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前 6s 货物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 体所 受 的 合外 力 的方 向 与加 速 度 方 l ì 不 在 同 条直 线 上 4 a b 两 球 处 在 高地 高度相 同 的 同 水 平 ï酊上 r1 球 山静 I I 释 放 l ! 球 同 lf 以 初 速 度
Scanned by CamScanner
高厂 物理 第 1 页 ( 共 8 页 )
A l 2- 2 [ r B Á C= 2S
C Å C= 3S
D 小球分别落在斜面上 的 B 和 C 点时 速度方 向相 同
第 卷 (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 本题共 4 小题 共 18 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 置 上 15 如 图 甲所示 个传感器 固定在水平面上 弹簧 端与传 感器 连接 传感 器 与 电 脑相连 当对 弹簧施加变化 的作用 力 ( 拉力或压 力) 在 电脑上 得到 了© 簧弹力与弹簧 长 度 的关系 图象如 图 乙 所示 则下 列说法 中正 确 的是
17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 中重要的实验仪器 图 甲中的 a \ b 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
中物理 实验 中常用 的多 请 回答下面的问题
限位 孔
墨粉 纸 盒
圈
复写纸
盘©
电源插 头
a
U
甲
( 1) a 是
( 选填 " 电磁 " 或 " 电火花 ) 打点计时器 电源采用的是
(选
填 低压 交流 电源 " 或 " 交流 22 0 V 或 " 四节干 电池 )
F
A 弹簧伸长量为 m g sin o
B 物 体 爿 对 斜面体 的压 力大小为 m g F s i n o
C 斜面 体受地 面 的静摩擦力大小等 于 凡 o s o
D 水 平面对斜面体支持力大小等于斜面体和物体 À 的重 力之用1
8 在物理 学 中 突 出问题 的主 要方面 忽略 次要 因素 建立 理 想化 的 " 物理 模型
静止 在半径 为 R 一 16c m 的光滑 半球形 圆弧槽底端 Å B 两球的球心 在同 水平面上 求
( 1 3 月 B 两球间的作用力大小
0
( 2 ) 圆弧槽对 Á 球的弹力大小
Scanned by CamScanner
2o ( 10 分 ) 如图所示 皮带传动装置的两轮间距 L 一 8m 皮带呈水平方向 离地面
A 物体的速度越大 惯性越 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小 惯性越 大
C 物体只有在静止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 在 同 外力作用下 物 体的速度 改变越快 惯性越 小
3 物体做 曲线运 动 的条件是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定是恒力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定是变力
C 物体所受 的合 外力的方 向与速度 方 向不在 同 条直线上
( 1) 同时用两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拉伸到 定的长度 在 白纸上记下两细线的方 向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 风
( 2 ) 只用 只© 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使其伸长量与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 在 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
以上步骤中存在 2 处错误或疏漏 请你指出来
Au / ( m s ' )
8 前 2 s 内货物处 于超重状态
C 前 2 s 内与最 后 l s 内货物 的平均速度不 同
D 2 ^ 5 s 内货物 在空 中静止
6 如 图所示 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 质量分别为 m 和 2 m 的小木块 Á 和 B 之 间用 轻弹 簧相连 在水平拉 力 F 作用下 以加速度 a 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突然撤 去 拉力 F , 此 瞬 时 爿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和 o 2 则
( 2 ) 如 图乙是某同学在做 " 探究匀变速直 线运 动 " 的实验 中获得 的 条纸带 已知打点
丁
宁
计 时器 电源频率为 50 H z Å B C D 是纸 带 上 四个相邻 的计数点 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 四个点没有画 出 B C - 7 2 0 c m C 10 b o e m 则打 C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是
图 甲 乙 所示 g 取 1o m / s 2 则
A 木箱在前 3 s 内运动 的位移为 1 2 2 0 1
1
> 12
叮
B 木箱 的质量 为 2 5 k g C 木箱与地面 间的摩擦力为 6N
I 1o
0 12 3 4 5
D 木箱与水平面 间 的动摩擦 因数为 甲
U4
Scanned by CamScanner
并将其作 为研 究对象 是经 常采用 的 种科学方法 质点就是这刻 勿理 模型之
列有
关质 点 的说法 正确 的是
八 只有微 小的物体才 能看成质点
Scanned by CamScanner
B 研 究地 球 公© 的规律时 可 以把地 球看成质点 C 物体在任何情况 下都能看成质点 D 物 体的大小和 形状在所研 究的 问题 中起 的作用很小 可 以忽略 我们 就可 以把它 看 做质 点
高度 - 0 8m 夕 可 视为质点的小物块 以初速度 口o- 10m Ts 从 爿 点水平冲上皮带 皮带静止
时 小物块从传动装置右端 B 点水平抛出 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0 8m
(g-
10 m
/
2 s
)
求
( 1) 小物块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
( 2 ) 若皮带逆时针转动 皮带的速度为 12m / s 小物块运动到 B 点的速度
第 0 卷 ( 选择题 共 42 分 )
本题共 14 小题
小题 3 分 共 4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 中 第 1^ 7
题 只有 项 符合题 目要 求 第 8 ^ 14 题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 全部选对 的得 3 分 选 对但
不 全 的得 2 分 有选错 的得 0 分
1 如 图所示 甲 国是某高速 公路上 的限速标志 表示 允许行驶 的最 大速度是 100 k m /h 乙 图是路线指示标志 表示离下 出 口 还 有 50k m 上述两个数据 的物理 意义是
0 1 2 丁 丁5 乙
<3 立方体物块 Á B 叠放在 起 爿 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 初始时 B 静止 现用力 F 按如图所示方 向斜 向上拉 B , 但 8 仍未动 则施力 F 后 下列说法正
确的
A 弹簧弹力 定不变 B 物块 Å 与竖直墙壁之间没有摩擦力
左
右
C 弹簧可 能处于伸长状态
2 1 ( 10 分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质点其 x 图象如 图所示 已知 p O 时 x = o 求 ( . ) 该质点 的加速度大小 ( 2 ) 该质点在第 2 s 末 的速度大小 ( 3 ) 该质点 的在第 3s 内的位移大小
»V
=
. \ 4S
Scanned by CamScanner
22 .
( 2 ) 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为 取下
把木板
不带滑轮 的 端适 当垫高并反复调节 直到轻推小车后 小车能沿木板做
运动
( 3 )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 d 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 离 L 将小车停在 C
点 在砝码盘 中放上砝码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 动 小车通过 Å B 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A 10 0 k m / h 是 平 均速度 5 0 k m 是位 移 8 ' " 0 km /h 是平均速度 50 km 是路程 C 10 0 k m / h 是 瞬 时速 度 5 0 k m 是 路程
回
D 10 0 k m / h 是 瞬 时速度 50 k m 是位 移
甲
乙
2 下列关于物体惯性 的说法正确 的是
( 12 分) 如图所示
倾角 宇召7
的斜面和水平面由很小圆弧面在B 点连接
小
滑块从斜面上的姓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运动至水平面上的 C 点停下来 小滑块从Å 到 C
历时 取 求 4s . . 48 = l m , B Cb 3m .
g- 10m /52 ,
s in 37e . 0 6 ,
c o s 37° .
l 1·
则小车通 过 爿 时的速度 口 -
在此 过 程 中小车的加速度 a 一
三 本题共 4 小题 共 40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
骤 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必须明确写 出数值和单位
19 ( 8 分 ) 如 图所示 Á B 两个匀质光滑球 半径均为 r = ó c m 重量均为 16N ,
D 物块 B 所受摩擦力方 向为水平 向右 14 如图所示 从倾角为 0 的斜面顶端 爿 点水平抛 出 个小球 小球初速度为 口 时 小球 经 历时间 t l 后落 在斜面上 的 B 点 · B - S 初速度为 2o 时 小球经历时间 后落在斜 面 上 的 C 点 ( 图中未标 出) 不计 空气阻 力 则
B 两处各安装 个光电门 记录小车通过 Á B 时的遮光时间
挡光片 光 电 在该实验 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应保持
不变 用砝码盘和盘中砝码
所受 的总重力作为
为减小系统误 差 应使砝码盘和砝码 的总质量
体
填 " 远 大于 远 小d " 或 等于 )小车的质量
匀变速直线运 动时 以下说法 中正确 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A 物体 定处 于失重状态 B 物体对升降机 的底板压 力可 能为 m (8 a )
C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m g
D 因为加速度是标量 所 以物体对升 降机底板 的压力 定为 n 心 + a )
12 木箱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 F 作用 在 5s 内推力 F 和木箱速度变化的图象如
A 弹簧被拉伸 时 不 能超 出它 的弹性限度 B 该弹簧原 长 1 o- 5c m C 该 弹 簧 的劲度 系数 是 6 0 0 N / m
Scanned by CamScanner
D 该© 簧先后受到拉力和压力时 劲度系数不向
E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 比 F 用儿个不同的弹簧 在电脑上得到图象斜率 定相同 16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D
a l = a , a 2= T a
:i
7 如 图所示 倾 角为 0 的斜面 体放 在粗糙的水平 面上 质量 为 m 的物 体 Á 与 劲 度
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相连 现用 拉力 F 沿 斜面 向上 拉弹簧 使物体 À 在光滑斜面 上 匀速 上 滑
斜 面体仍 处 于 静止 状态 下 列 说法 正 确 的是 ( 重 力加速度 为 g )
9 物体竖直 向上抛 出后 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从它被抛 出到落回原地过程 中 A 上 升时间大于下 降时间 B 上 升阶段 的加速度大于阶段 的 厂降加速度 C 上 升阶段平 均速度大于下 降阶段平均速度 D 物体落 回原地 时的速度大于抛 出时的速度
边 行驶 已在日快艇在静水 中的速度图象如 图 甲所
20 16 20 17 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 自主练习
高一 物理
注 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0 卷 ( 选择题 ) 和 第 H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共 100 出 时间 90 分钟 2 第 I 卷每小题选 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 H 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对应 的答题 区域 内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 题 区 域均无效 考试结 只交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