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2分)
1. (2分) (2020七上·来宾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枯涸(hé)蜷曲(quán)拈轻怕重(niān)
B . 收敛(liǎn)滑稽(qǐ)神采奕奕(yì)
C . 匿笑(ruò)坍塌(tān)头晕目眩(xuàn)
D . 蹒跚(pán)感慨(kài)踉踉跄跄(liàng)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狂澜丰挠浩浩荡荡
B . 屏嶂田垄无时无刻
C . 懊悔高梁惊涛骇浪
D . 诧异污秽天边破晓
3. (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自从学校严肃处理了几个严重违纪的学生,校园这几天倒也风平浪静。
B . 公安部“猎狐行动”以锐不可当之势,打击了一大批外逃贪官。
C . 真希望在游戏中英勇善战的小明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D . 春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吹红了桃杏,吹绿了杨柳。
4. (2分)(2019·道外模拟)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安泽宣布有意参加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成为了第二位美国史上宣布参选总统的华人。
(将“第二位”和“美国史上”互换位置)
B . 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激烈空战,巴基斯坦的一架F-16战机惨遭被印度空军击落。
(将“击落”改为“击毁)
C . 今年3月7日,华为公司起诉美国政府,其颁布的《国防授权法案》已经违背了美国宪法。
(在“其颁布的”前面加“认为”)
D . 在2019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中国队连一块金牌也没有拿到,遭遇了史上最差的成绩。
(将“遭遇”改为“取得”)
5. (2分) (2017七上·惠民期中)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 .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C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
懂谁也汩汩地骑着水泡儿……这一切都是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
6. (2分) (2017七上·汶上期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迎接,使我深受感动。
B . 小明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C . 小雨走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
D . 李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
7. (9分) (2015八上·绍兴期末) 我国古代名家除了有名有字外,许多人还为自己取雅号,请写出下面五位名人的别号。
陶渊明________ 欧阳修________ 苏轼________ 李白________ 杜甫________
8. (1分)(2016·贵港模拟)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①________ ,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②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
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二、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9. (7分) 5月18日,一个9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拒绝烦恼,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动。
(1)【观点论辩】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有人认为这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要趁早。
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右图与初中教材里的一则文言故事有关,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60字以内
(3)【对联征集】结合两则材料,选择下面的一副对联,续写完整。
上联:少壮不经勤学苦下联:________
上联:贤才何须蝇蝇小利下联: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10. (25分)(2018·随州) 阅读下面的书评,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
刘永红
①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鳊辑,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②《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
③读书是有方法的。
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说。
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
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书,所谓现千剑而后识器。
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④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
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把书读活。
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丐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
由是观之,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⑤读书更是一门艺术。
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
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帧雅致的好书。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对当今的全民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与艺术,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多一点书香味,我想,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
(选自2017年9月7日“新华网”,有删改。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3)作者在第④段列举大量事例,是否累赘?为什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透着书香味的好书,有很强的可读性。
B . 易中天、朱光潜一致认为,读书之法,应先博览群书,而后鉴别选择。
C . 读书是一种美好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熏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D . 只要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多一份书卷气,就能构建书香社会。
11.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摆阔”
①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
”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
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之源。
“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那样秘密进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不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疾,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②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自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
那么自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何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
此语大可商榷。
③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外国按摩女洗一次脚,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酒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
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④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
竟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地“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
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⑤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会花”,我很怀疑此说。
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
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
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去“摆阔”也属罕见。
“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
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⑥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
“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用外汇进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殆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们摆阔的的大款诸公有这样的感觉吗?
⑧“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
(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2)第③段划线句采用了的论证方法,作用
是。
(3)本文围绕着论
点
,指出“摆阔”至少存在着以下的弊端和危害:
①
;
②
;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摆阔之风不足虑,自掏腰包可听任之”。
B . 摆阔者招摇过市、乐不可支的姿态会诱发人们“崇阔效阔”的心理。
C . 第⑤段划线句的言下之意是那些摆阔者已经丧失了“勤俭”的本色。
D . 第⑦段用爱因斯坦的例子来呼吁大款们提倡简朴,能把钱用于正途。
(5)请联系现实,谈谈当前我们在提倡节俭方面所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努力。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
答案:11-4、答案:11-5、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