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B.控制电灯的开关短接后,会造成空气开关跳闸
C.手机充电器的电线绝缘皮损坏后可以继续使用
D.可以将三角插头上面的脚折弯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2.(2017•杭州卷)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3.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4.超市的服装贴有磁性标签,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安检门时,安检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报警器达到防盗目的.则安检门的工作原理是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电磁感应
D.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5.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D.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变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7.如图所示,小球由细线吊着在AB间自由摆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和O点,所受重力的方向不相同
B.小球由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当小球刚好摆动到O点时,假如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由A点到O点的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增大
8.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后又落回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
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
9.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模型法等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以下实例和其对应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推理法
B.把电流比作水流——类比法
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控制变量法
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转换法
1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宅在家就是对国家做贡献”。
小明同学自主学习之余在家翻箱倒柜找到儿时玩过的凸透镜。
他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将能看到窗户一半的像
11.家庭电路中属于控制电路通断元件的是
A.空气开关B.电能表C.导线D.节能灯
12.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乙、丙图中的烧杯装有等体积的水和盐水。
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3.0N和2.9N,薄壁烧杯底面积100cm2。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乙图中物体所受浮力为1.1N
B.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C.乙图中物体浸没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比原来增大了100Pa
D.丙图中烧杯对桌子的压力比图乙中烧杯对桌子的压力大0.1N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
B.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760cm高的水银柱
C.书包带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D.匀速上升的飞机,机械能保持不变
14.行人必须根据交通红绿灯信号过斑马线,下列控制红绿灯电路的原理图中,可行的是( )
A.B.
C.D.
15.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6.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于盛有水的圆柱体容器底部处于静止状态(ρ木<ρ),此时绳子处于紧张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
A.木块受到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水的密度、木块的体积、木块的密度有关
C.若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若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小
17.下列关于新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主要利用电流传递信息
B.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
C.“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
18.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9.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筷子
B.托盘天平
C.核桃夹
D.瓶起子
20.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2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玉舍公园里弥漫在山间的白雾
B.夏天的早晨,明湖湿地公园里小草上形成的露珠
C.秋天的早晨,乌蒙大草原牧草叶子上形成的霜
D.冬天的午后,妥乐村银杏树上慢慢消融的冰凌
2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
米德原理
23.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武汉接受捐赠新鲜蔬菜近千吨,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既能保鲜又能防止疏菜营养成分流失,真空脱水的原理是真空环境的()
A.空气密度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B.气压很低,蔬菜中的水分在低温下就能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了水
C.温度很低,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D.温度很高,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超导材料可制成电饭锅发热体和远距离输电线
C.热机和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
D.铜或铝都导体,常用来做导线
25.如图所示是关于电与磁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开关闭合后,在磁场中的导体会运动,该实验原理可制成动圈式话筒
B.乙图:导体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丙图:磁场中的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D.丁图: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6.关于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是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能是二次能源,便于输送和转化
C.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D.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可控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27.甲乙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产生的焦耳热比乙产生的焦耳热多,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甲的电流大B.加在甲两端的电压大
C.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一样大D.甲的电阻比乙的电阻大
28.飞机起飞时利用了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利用你学过的知识,下列那种情况飞机起飞更容易()
A.顺风起飞B.逆风起飞C.无风起飞D.风速对起飞无影响29.如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30.2019年l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罕见的“水星凌日”现象震撼上演,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
如图所示,“水星凌日”是指当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时,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水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下列现象中与“水星凌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D.“海市蜃楼”现象
二、实验题计算题
31.(1)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验证电功与电压的关系。
①甲灯泡和乙灯泡工作时的电阻要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帮小华在图甲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______
③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V1有示数、V2无示数,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④排除故障后,小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
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电压表V2
的示数较大,灯泡______(选填“甲”或“乙”)较亮。
(2) 小明要测量标有“0.3A”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现有器材:电压恒为5V的电源,一只电流表,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A和标有“×Ω 1A”的滑动变阻器B(阻值模糊不清),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用滑动变阻器A,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位置不变,用滑动变阻器B替换小灯泡后,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______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3A。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______的滑片位置不变,把另一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端,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____W。
32.小亮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了一个定值电阻,他对此电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亮为测量电阻Rx的阻值,选择了以下器材:待测电阻Rx、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R0、电压不变(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如图甲所示,小亮连接了实验电路,但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电阻Rx的表达式.
闭合开关S1、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 __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将定值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后接在电压保持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定值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x和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则R2两端的电压U2跟R2的关系式为:U2= _______________.
33.(7分)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阳阳同学已连接好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
(1)在阳阳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2)连接好电路后,把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二表有示数。
判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怎样操作确认这一判断:,
(3)阳阳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该把滑片
向(填“A”或“B”)移动。
(4)实验中阳阳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5)他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4.如图所示,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
A.可能灯丝断了;
B.可能是变阻器开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请根据电表示数判断故障原因,并与故障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3)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V;接着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
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35.小王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小王继续移动滑片P,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又测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42安.次数 1 2 3
U/V 2 2.5 3
I/A 0.4 0.42
亮度暗亮
根据以上信息,小张经思考后认为,小王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伏.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张的判断是正确的._______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__________(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36.某实验小组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小灯泡(标有0.3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以及若干导线.正确连接电路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时,闭合电键S,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2伏,电流表示
数为0.2安;当滑片P从某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约距离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2.8伏,
电流表示数为0.24安;继续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电源电压U____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_________.(需写出计算过程)
(2)为了能精准测得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功率,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电压表V并在小灯泡两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伏;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断开电键,将电压表V并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继续移动滑片P,当小灯正常发光时,读出电压表示数.老师看了该方案后,建议做进一步完善.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
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采用并联接法,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总电阻越小,故A正确;
B.控制电灯的开关短接后,无法关闭电灯,不会造成空气开关跳闸,故B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采用并联接法,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总电阻越小,故A正确;
B.控制电灯的开关短接后,无法关闭电灯,不会造成空气开关跳闸,故B错误;C.手机充电器的电线绝缘皮损坏后可能造成触电或短路等事故,不可以继续使用,故C 错误;
D.将三角插头上面的脚折弯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会导致地线不起作用,可能引起漏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该滑轮为动滑轮,且;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等于牵引力
故A、B项均错误;
CD.1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力F移动的距离
拉力F做功
拉力F做功的功率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n=;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等于牵引力
AB.该滑轮为动滑轮,且2
==⨯=
f F
2210N20N
故A、B项均错误;
CD .1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1m/s 1s 1m s vt ==⨯=物
力F 移动的距离
2212s s m m ==⨯=物
拉力F 做功
10N 2m 20J W Fs ==⨯=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20J =20W 1s
W P t =
= 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故选C 。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 正确.
4.C
【解析】
当未消磁的标签经过超市出口处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该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解析:C
【解析】
当未消磁的标签经过超市出口处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该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但是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因物体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突然外力全部消失的,故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以平衡车为载体考查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等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很强,但难度不是很大.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闭合开关后,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流。
A.将滑动变阻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闭合开关后,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流。
A.将滑动变阻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总电流变小,根据P UI
=可得,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变小,故A错误;
B.根据
U
R
I
=可得,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滑动变阻器阻值
变大,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故B错误;
C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也为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在点和点时,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B.小球由点到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则小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所以,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在A点和O点时,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B.小球由O点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则小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所以,在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当小球刚好摆到O点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假如所有力突然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小球由A点到O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速度逐渐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知道,受到的浮力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知道,受到的浮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受到的浮力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受到的浮力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A 错误;
B .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不再受浮力作用,由于惯性将继续上升,故B 错误;
CD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由 p gh ρ= 知道,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深度变小,由 p gh ρ= 知道,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小,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9.D
【解析】
【详解】
A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 定律,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研究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 定律,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了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墙壁相当于光屏,墙壁上能承接到的是实像;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