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论文双语教学探索思考与发展通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论文-双语教学探索思考与发展通用版
文章提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英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
双语教学作为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面对着如今的国情和世界,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已经势在必行。
本文根据自身对双语教学初步的认识,就如何开展双语教学等方面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诱发兴趣运用英语发展思维
世界已经跨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培养一批精通英语的双语人才迫在眉睫。
而双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教学,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目前双语教学实验大有由“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的趋势。
要实行双语教学,首先必须理解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源自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
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
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
因此,双语教学就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手段,也泛指双语教育,是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数学、健康、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
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的其它科目来达到帮助学生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
这种教授方式与以往的用英语上课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它不仅指用英语教授语言类课程,而且强调在非语言类学科中也用英语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习得英语。
它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教师用英语上课,更强调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双语教学坚持的原则是教师坚持使用英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都用英语进行。
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触英语,产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双语教学深化了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学生更自然地把英语运用于生活中去。
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即将在我校展开,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我觉得应根据双语教学“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以下三个阶段:
一、探究阶段——诱发学生兴趣学习英语知识
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双语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每一位双语教师都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接受挑战的背后便是无私的付出。
教师懂得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广大教师通过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各科双语教师采取集体备课,集体讨论,互相审查、定稿的方式,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情况自行调整、修改教案。
选择自己最满意,学生最喜欢的方法来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中,最初,首先由一位教师先上示范课。
前几轮可以是英语教师先示范,目的是让其他学科教师进一步熟习课堂用语,学习英语教师的准确发音;中途让部分英语基础比较好的教师示范,同时英语教师也可从中受到启发,学到教案上没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最后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替示范,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我们以健康课为例来谈双语教学,例如在教学our bodies这一课时,可以先新授单词,在学生熟练掌握单词的基础上,通过TPR(Total-Physical-Response),Sing and Touch, Simon Says等多项活动组织教学,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动手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单词,学熟单词,学活单词;接着老师可以采用Brainstorming,TPS(Thinking-Pair-Share)两张形式思考问题:What can we do with parts of your bodies?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不同功用,利用poem:Have a strong body教育学生要多多锻炼身体,让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英语化,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思索阶段——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思维强化口语技能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由笼统走向分化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分化性和精细性,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开始萌发,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品质是培养他们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时期是学生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知识经验的局限。
这一点苏格拉底早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知道了。
他从来不说, “ I know, learn from me.” (我知道,向我学习)相反他会说, “Look into your own selves and find the sparks of truth that God
has put into every heart, and that only you can kindle to a flame.”(审视一下你自己,你会发现上帝早就赋予你智慧的火花了,也只有你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
以科学双语教学为例,在上Weight Watching(重量观测)一课时,先让学生掌握重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天平来称重量,然后鼓励学生:在砝码不够用的情况下,你们能不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称出一个柚子的重量?这时学生思维活跃了,他们的好奇、探索、发现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人人参与讨论,动手试验,有的学生在天平的左边放上柚子,右边放上身边的小物件和现有的砝码,再利用现有的砝码称出这些小物件的重量;有的学生把柚子分成了几份;有的学生则问我要了一些沙子和口袋,自制了几个较大的砝码……这时,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往往勇于同中求异,善于在活动中显示出闪射智慧火花的个性优势,表现出独特、多变的思维方式,探求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
老师在学生意犹未尽时,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除了用天平来称重量,你们能不能用不同的工具呢?学生们回家纷纷动脑筋,发挥丰富的想象。
回校后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自制的作品实物或设计图(有卷纸称、弹簧称、橡皮称……),并附有不拘一格的说明书。
通过这样的训练,活跃了学生们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使学生们在延续的探索活动中,展思路、创才能、显个性。
在这过程当中,学生会用到或接触到大量的生词,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激励,极力避免直接翻译,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尽量用英语表达。
久而久之,学生的就养成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思索阶段是双语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初级阶段,大多数课是先用中文,再用英语上一遍;中间也有部分课是直接用英语上。
开始的双语课都需要一些铺垫,一段时间后铺垫时间慢慢减少,只需要几分钟教会学生新单词。
学生基本能用英语直接思维各科知识和在课堂学会各科知识的专有名词,使用英语上课与用中文上上课达到同样的效果,让英语成为第二母语。
三、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摄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还是一个新生儿,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要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模式,由渗透式——整合式——全英式教学模式,层层深入,不断提高。
1、渗透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汇等,基本上以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过程。
2、整合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为了不使学科知识受到影响,教师讲课时可以交替使用英文,适当地用母语教授新课程,同时也努力促进学生英语的逐渐过关。
3、全英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全部采用英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英语学科的配合,在英语课里教授一些陌生的单词,扫清学习的语言障碍。
让学生在时践中不断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双语教学,广大教师必须有进一步的认识。
双语教学要以学科为载体,在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和交际习惯。
双语教学是目前与教育改革相适应凸现的一个新亮点,是教育改革的新产物,是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它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层层阻碍,但是,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将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发展,双语教学,将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一批优秀合格的双语人才。